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80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扶桑花5~25重量份、翠云草5~25重量份、木芙蓉叶3~15重量份、白背叶根3~9重量份、榕树叶3~9重量份、牡荆叶3~9重量份、水翁花2~7重量份、葫芦茶2~7重量份、厚朴花2~7重量份、马蔺子2~7重量份、黄蜀葵根2~7重量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通经舒络之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
【专利说明】—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0002]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的多发性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以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为主,至晚期可见关节僵硬和畸形。本病发病率较高,国外一般为I %左右,我国为
0.1%-0.3%,发病以青壮年为多,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20-45岁左右。据统计,本病致残率高达60~70%,其中10%的患者在数年内丧失劳动力,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0003]目前,西药类药物主要以镇疼抗炎药、抗风湿药与激素抗炎和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为主,西药治疗减轻疼痛,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其疗效均不满意,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扶桑花5~25重量份、翠云草5~25重量份、木芙蓉叶3~15重量份、白背叶根3、重量份、榕树叶3、重量份、牡荆叶3、重量份、水翁花2~?重量份、葫芦茶2~?重量份、厚朴花2~?重量份、马蔺子2~?重量份、黄蜀葵根2~7重量份。
[0005]优选地,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扶桑花15重量份、翠云草15重量份、木芙蓉叶9重量份、白背叶根6重量份、榕树叶6重量份、牡荆叶6重量份、水翁花4重量份、葫芦茶4重量份、厚朴花5重量份、马蔺子4重量份、黄蜀葵根5重量份。
[0006]上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材研磨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将细粉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液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熬至稀糊状,取出后冷却即成。
[0007]治疗方法:将本发明中药涂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3天换一次,3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000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其有益效果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通经舒络之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成本低。
[0009]【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病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0]实施例1
称取扶桑花5g、翠云草25g、木芙蓉叶3g、白背叶根9g、榕树叶3g、牡荆叶9g、水翁花2g、葫芦茶7g、厚朴花2g、马蔺子7g、黄蜀葵根2g研磨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将细粉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液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熬至稀糊状,取出后冷却即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
[0011]实施例2
称取扶桑花25g、翠云草5g、木芙蓉叶15g、白背叶根3g、榕树叶9g、牡荆叶3g、水翁花7g、葫芦茶2g、厚朴花7g、马蔺子2g、黄蜀葵根7g研磨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将细粉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液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熬至稀糊状,取出后冷却即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
[0012]实施例3
称取扶桑花15g、翠云草15g、木芙蓉叶9g、白背叶根6g、格树叶6g、牡荆叶6g、水翁花4g、葫芦茶4g、厚朴花5g、马蔺子4g、黄蜀葵根5g研磨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将细粉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液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熬至稀糊状,取出后冷却即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
[0013]上述各组分的有效组合,君臣佐使,具有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消炎止疼之功效,并经临床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关资料如下:
一、病例临床选取标准
主要症状:多关节游走性疼痛,关节肿痛,重时关节活动不灵;疼痛与气候变化有明显关系,寒冷或触及冰冷水时加重,天气晴或暖和时减轻。
[0014]二、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患病部位功能恢复,活动自如,不影响活动及工作;
2.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改善,或由重度转为轻度,患病部位功能基本恢复,不影响工作,仅在劳累情况下出现轻度症状;
3.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趋势。
[0015]三、治疗方案
将本发明中药涂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3天换一次,3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临床试验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止痛的中药、西药或其他药物和疗法。
[0016]四、统计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称取扶桑花5~25重量份、翠云草5~25重量份、木芙蓉叶3~15重量份、白背叶根3、重量份、榕树叶3、重量份、牡荆叶3、重量份、水翁花2~?重量份、葫芦茶2~7重量份、厚朴花2~7重量份、马蔺子2~7重量份、黄蜀葵根2~7重量份研磨成过100目筛的细粉;将细粉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加水量以超过药面2-3cm为度;将上述中药材浸泡半小时,使其充分湿润,以利药液充分煎出;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熬至稀糊状,取出后冷却即成。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893428SQ20141015713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0日
【发明者】郑家林 申请人:郑家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