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3920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凤尾草、虎杖、柯蒲木、黑壳楠、苦菜、鸡子壳、金兰、干岩矸、金银花、管南香、瓜子金、栝楼、狗牙贝、耳草、山禾串和升麻;本发明中药含片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化痰清热、疏散风热、润肺化痰、宣肺止咳之功效,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咽喉肿痛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成本低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咽喉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腺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通常都伴有咽喉痛。多数急性咽喉痛会在数天至数周内自动消失;然而,如果疼痛持续存在或在几天内加重,则需要看医生。因为,如果长期不加以治疗,该病可能导致风湿热,危害心脏和肾脏。任何刺激喉咙及口腔粘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包括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灰尘、香烟、废气、热饮料或食物,牙齿或牙龈感染有时也会累及咽喉、慢性咳嗽、极干燥的环境、胃酸反流及说话声音过大同样会刺激喉咙,声音撕哑是常见的副作用。
[0003]急性咽炎为咽部常见病之一,主要原因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病毒感染。急性咽炎有时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喉炎同时存在。有时急性咽炎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诸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感和经微疼痛、随后疼痛加剧,吞咽时疼痛加重,常常伴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和四肢酸痛。检查时咽部充血,或有粘稠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白血球增高。
[0004]急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其他葡萄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的感染,症状轻重不一,全身不适、恶寒、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下领淋巴结肿痛,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或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压痛,有时并发扁桃体周围炎或脓肿、或并发急性风湿热、心肌炎、肾炎及关节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大多数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其症状与急性扁桃体炎相似,但较严重,咽痛限于一侧,吞咽时疼痛加重,并向同侧耳部放射,脓肿形成后;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咽部疼痛加重、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张口困难,甚者牙关紧闭,患者呈急性病容,头偏向患侧,颈部活动受限,患侧下须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炎症,为常见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患之一,主要症状为声撕、阵咳、呼吸困难,及发音与咳嗽时喉痛。成人全身症状轻微,无发热或有低热。
[0005]目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西药品种繁多,大多组分复杂,制备工艺难度大,虽然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不彻底,治愈后还容易复发,而且治疗范围窄,服药时间长,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含片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化痰清热、疏散风热、润肺化痰、宣肺止咳之功效,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咽喉肿痛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成本低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9]凤尾草52~76份虎杖50~74份柯蒲木46~70份黑壳楠46~70份
[0010]苦菜44~68份鸡子壳43~67份金兰43~67份干岩砰41~65份
[0011]金银花40~64份管南香40~64份瓜子金38~62份括楼36~60份
[0012]狗牙贝32~56份耳草31~55份山禾串27~51份升麻23~47份。
[0013]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4]凤尾草55~71份虎杖53~69份柯蒲木49~65份黑壳捕49~65份
[0015]苦菜48~64份鸡子壳47~63份金兰47~63份干岩砰45~61份
[0016]金银花44~60份管南香44~60份瓜子金42~58份括楼40~56份
[0017]狗牙贝36~52份耳草35~51份山禾串31~47份升麻27~43份。
[0018]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9]凤尾草59~67份虎杖57~65份柯蒲木53~61`份黑壳楠53~61份
[0020]苦菜52~60份鸡子壳51~59份金兰51~59份干岩砰49~57份
[0021]金银花48~56份管南香48~56份瓜子金46~54份括楼44~52份
[0022]狗牙贝40~48份耳草39~47份山禾串35~43份升麻31~39份。
[0023]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24]凤尾草63份虎杖61份柯蒲木57份黑壳楠57份
[0025]苦菜56份鸡子壳55份金兰55份干岩砰53份
[0026]金银花52份管南香52份瓜子金50份栝楼48份
[0027]狗牙贝44份耳草43份山禾串39份升麻35份。
[0028]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29]( I)将凤尾草、苦菜和瓜子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30](2)将虎杖、鸡子壳和管南香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31](3)将柯蒲木、金兰和金银花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0032](4)将黑壳楠、干岩矸、栝楼、狗牙贝、耳草和山禾串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33](5)取升麻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后,切厚片干燥,置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34](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汁液、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
[0035]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36]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寒;归大肠、心、肝经。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广西药植志》载:“清大肠、肺热。治热性赤痢及齿痛,止吐血。”
[0037]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产后瘀血不下,癥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虎杖煎剂对外伤出血有明显止血作用,内服对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止血作用;虎杖提取物有解热镇痛作用,对烫伤创面有收敛、防止感染和消炎作用。
[0038]柯蒲木:味苦、辛,性温,有毒。消炎止痛,舒筋活络。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
[0039]黑壳楠:味辛、微苦,性温;归肝、胃经。祛风除湿,温中行气,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疼痛,脘腹冷痛,疝气疼痛,咽喉肿痛,癣疮瘙痒。
[0040]苦菜:味苦,性寒;归心、脾、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肠炎,痢疾,黄疸,淋证,咽喉肿痛,痈疮肿毒,乳腺炎,痔瘘,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0041]鸡子壳:味淡,性平;归胃、肾经。治停饮脘痛,反胃,小儿佝偻病,各种出血,眼生翳膜,头身疮疖,聘耳流脓。《现代实用中药》载:“焙燥研细末,开水服,治粘膜性胃炎,胃痛及佝偻病,肺结核,骨结核等。”
[0042]金兰:味甘,性寒;归肝经。清热泻火,解毒。主治咽喉肿痛,牙痛,毒蛇咬伤。《新华本草纲要》载:“全草,有清热,泻火的功能。用于喉痛、牙痛。”
[0043]干岩矸: 味苦,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目赤疼痛,咳血,吐血,胃热脘痛,肝郁胁痛,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跌打肿痛。
[0044]金银花: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心、大肠经。清热祛邪,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抗炎、解热,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0045]南香:味苦,性寒;归胃经。清热解毒,理气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急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咽喉炎,肺结核,主痈疽肿痛,胃痛,肠痈腹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广西药植名录》载:“清凉退热,解毒。治头晕,喉痛,胃病,腹痛,疮疥,刀伤,蛇伤。”
[0046]瓜子金:味微辛,性微温。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疖肿。《中国药植图鉴》载:“根为镇静、祛痰剂,能益智安神,散郁化痰,消赤肿。治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多痰,惊悸,健忘痈疽疮肿,喉痹。”
[0047]栝楼: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纲目》载:“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
[0048]狗牙贝:味甘、微苦,性平。祛痰止咳,外用消肿止血。用于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外用治痈肿疮毒,外伤出血。
[0049]耳草:味苦,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喉痛,急性结膜炎,肠炎,痢疾;外用治蛇咬伤,跌打损伤,痈疮肿毒,乳腺炎,湿疹。
[0050]山禾串:味甘、微涩,性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水火烫伤。
[0051]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主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纲目》载:“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升麻提取物具有抗菌、降压、抑制心肌、减慢心率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005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3]本发明中药含片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化疲清热、疏散风热、润肺化疲、宣肺止咳之功效,有效提闻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咽喉肿痛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成本低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55]实施例1
[0056]本发明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7]凤尾草71g虎杖69g柯蒲木65g黑壳楠65g
[0058]苦菜64g鸡子壳63g金兰63g干岩砰61g
[0059]金银花60g管南香60g瓜子金58g栝楼56g`[0060]狗牙贝52g耳草51g山禾串47g升麻43g。
[006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62]( I)将凤尾草、苦菜和瓜子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63](2)将虎杖、鸡子壳和管南香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64](3)将柯蒲木、金兰和金银花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0065](4)将黑壳楠、干岩矸、栝楼、狗牙贝、耳草和山禾串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66](5)取升麻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后,切厚片干燥,置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67](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汁液、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
[0068]用法用量:含服即可,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I片,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I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69]实施例2
[0070]本发明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0071]凤尾草67g虎杖65g柯蒲木61g黑壳楠61g
[0072]苦菜60g鸡子壳59g金兰59g干岩矸57g
[0073]金银花56g管南香56g瓜子金54g括楼52g
[0074]狗牙贝48g耳草47g山禾串43g升麻39g。
[0075]本实施例的中药含片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76]实施例3
[0077]本发明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78]凤尾草63g虎杖61g柯蒲木57g黑壳楠57g
[0079]苦菜56g鸡子壳55g金兰55g干岩矸53g
[0080]金银花52g管南香52g瓜子金50g括楼48g
[0081]狗牙贝44g耳草43g山禾串39g升麻35g。
[0082]本实施例的中药含片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83]实施例4
[0084]本发明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85]凤尾草59g虎杖57g柯蒲木53g黑壳楠53g`[0086]苦菜52g鸡子壳51g金兰51g干岩矸49g
[0087]金银花48g管南香48g瓜子金46g括楼44g
[0088]狗牙贝40g耳草39g山禾串35g升麻31g。
[0089]本实施例的中药含片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0]实施例5
[0091]本发明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92]凤尾草55g虎杖53g柯蒲木49g黑壳楠49g
[0093]苦菜48g鸡子壳47g金兰47g干岩矸45g
[0094]金银花44g管南香44g瓜子金42g栝楼40g
[0095]狗牙贝36g耳草35g山禾串31g升麻27g。
[0096]本实施例的中药含片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0097]临床资料:
[0098]1、病例选择:
[0099]作为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选择确诊的咽喉肿痛患者382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91例,其中男性95例,女性96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平均3.1年;对照组191例,其中男性96例,女性9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平均2.9年。
[0100]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101]2、药物选择:
[0102]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含片,含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I片(每片0.5g),饭后温开水送服;5天为I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103]对照组服用头孢羟氨苄,口服,成人Ig~2g/日,分2次服用,偶可致过敏,对其它头孢菌素过敏者忌用,肾功能不全者宜减量,少数患者有皮疹、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偶见转氨酶升高。
[0104]3、疗效判定:
[0105](I)治愈:咽喉肿痛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0106](2)显效:咽喉肿痛症状明显缓解,试验室检查有所好转。
[0107](3)有效:咽喉肿痛症状有所缓解,试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0108](4)无效:通过治疗后咽喉肿痛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0109]4、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52~76份虎杖50~74份柯蒲木46~70份黑壳楠46~70份 苦菜44~68份鸡子壳43~67份金兰43~67份干岩砰41~65份 金银花40~64份管南香40~64份瓜子金38~62份括楼36~60份 狗牙贝32~56份耳草31~55份山禾串27~51份升麻23~4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55~71份虎杖53~69份柯蒲木49~65份黑壳楠49~65份 苦菜48~64份鸡子壳47~63份金兰47~63份干岩砰45~61份 金银花44~60份管南香44~60份瓜子金42~58份括楼40~56份 狗牙贝36~52份耳草35~51份山禾串31~47份升麻27~4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59~67份虎杖57~65份柯蒲木53~61份黑壳楠53~61份 苦菜52~60份鸡子壳51~59份金兰51~59份干岩砰49~57份 金银花48~56份管南香48~56份瓜子金46~54份括楼44~52份 狗牙贝40~48份耳草39~47份山禾串35~43份升麻31~39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含片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凤尾草63份虎杖61份柯蒲木57份黑壳楠57份 苦菜56份鸡子壳55份金兰55份干岩砰53份 金银花52份管南香52份瓜子金50份栝楼48份 狗牙贝44份耳草43份山禾串39份升麻35份。
5.—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凤尾草、苦菜和瓜子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虎杖、鸡子壳和管南香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3)将柯蒲木、金兰和金银花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4)将黑壳楠、干岩矸、栝楼、狗牙贝、耳草和山禾串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5)取升麻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后,切厚片干燥,置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汁液、细粉以及稠膏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含片。
【文档编号】A61K36/896GK103877336SQ20141015882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0日
【发明者】慈文学, 杨小平, 张景红 申请人:慈文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