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骨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06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骨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脱骨丹,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以及组分的重量如下:大鲫鱼一只(250g以上),砒石10-15g。将大鲫鱼从颈部剖开一半,将内脏物全部取出不要,然后再将砒石装进鱼肚内,用针线将剖开的鱼肚缝起来,再用细网袋装好,吊在通风口处,等鲫彻底风干后取下,在鲫鱼的鱼鳞外边有一层白霜,用竹片刀将其轻轻刮下来,即得脱骨丹,用小瓷器罐装好备用。
【专利说明】一种脱骨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丹药,具体涉及一种脱骨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医中药技术被很多人使用,尤其在中国,中药不仅治标,而且治本,毒副作用小,收到患者的接受。
[0003]疮,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例如痈、瘫、疽、市等,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疮的广生,他给患者带来疼痛和苦恼,甚至影响美观,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现在,有很多的药物用来治疗各种疮,但其副作用大,周期长,效果不明显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蚀疮除腐,脱骨麻醉的脱骨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效果明显周期短,副作用小。
[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脱骨丹,其各组分以及组分的重量如下:大鲫鱼一只(250g以上),砒石10-15g。 [0006]本发明脱骨丹的制备方法:将大鲫鱼从颈部剖开一半,将内脏物全部取出不要,然后再将砒石装进鱼肚 内,用针线将剖开的鱼肚缝起来,再用细网袋装好,吊在通风口处,等鲫彻底风干后取下,在鲫鱼的鱼鳞外边有一层白霜,用竹片刀将其轻轻刮下来,即得脱骨丹,用小瓷器罐装好备用。
[0007]本发明使用方法如下:针对痈疽、瘰疬(即核子)、肿瘤、气瘤、血瘤、肉瘤、皮核、痔疮、恶疖等症,用消毒针将患处皮肤挑拨,然后将脱骨丹少许撒在伤口处,用纱布包扎好,其中脱骨丹需一个星期换一次药,每次换药时,需将患处被脱骨丹药性提出来的毒液脓水洗净再换药。
[0008]经100余例患者使用情况证明,有效率100%,其中2次换药快速痊愈达95%,见效缓慢,4次换药也能痊愈。
[0009]病例1:徐某某,男,21岁,患者在脚部生有一个痈疮,有溃烂现象,使用脱骨丹,2次换药后痊愈。
[0010]病例2:邵某某,男,38岁,在大腿处生有恶疖,有流脓现象,使用脱骨丹,3次换药后疮愈。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蚀疮除腐,脱骨麻醉的功效,对于各种疮效果明显,针对各种疮口,用丹少许,即可拔脓去腐,消肿散瘀,并且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小。
[0012]本发明脱骨丹制备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4]实施例1:取重250g大鲫鱼一只,砒石10g,将大鲫鱼从颈部剖开一半,将内脏物全部取出不要,然后再将砒石装进鱼肚内,用针线将剖开的鱼肚缝起来,再用细网袋装好,吊在通风口处,等鲫彻底风干后取下,在鲫鱼的鱼鳞外边有一层白霜,用竹片刀将其轻轻刮下来,即得脱骨丹,用小瓷器罐装好备用。
[0015]实施例2:取重350g大鲫鱼一只,砒石15g,将大鲫鱼从颈部剖开一半,将内脏物全部取出不要,然后再将砒石装进鱼肚内,用针线将剖开的鱼肚缝起来,再用细网袋装好,吊在通风口处,等鲫彻底风干后取下,在鲫鱼的鱼鳞外边有一层白霜,用竹片刀将其轻轻刮下来,即得脱骨丹,用小瓷器罐装好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脱骨丹,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以及组分的重量如下:大鲫鱼一只(250g以上),石比石10-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骨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大鲫鱼从颈部剖开一半,将内脏物全部取出不要,然后再将砒石装进鱼肚内,用针线将剖开的鱼肚缝起来,再用细网袋装好,吊在通风口处,等鲫彻底风干后取下,在鲫鱼的鱼鳞外边有一层白霜,用竹片刀将其轻轻刮下 来,即得脱骨丹,用小瓷器罐装好备用。
【文档编号】A61P23/00GK103919811SQ20141018031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日
【发明者】周午贤 申请人:周午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