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628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大叶南苏,蜜环菌,蛇根木,腰子草,远志,毛节兔唇花,九香虫,附子,肉桂,八角制成。临床可以用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的首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心律失常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其发生主要由于心肌收缩节律、频率、信号传导的速度或者传导起源异常引起,主要表现为心脏节律的异常。心律失常可继发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某些功能性疾病。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 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大叶南苏,蜜环菌,蛇根木,腰子草,远志,毛节兔唇花,九香虫,附子,肉桂,八角,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叶南苏40 — 50份,蜜环菌25 — 35份,蛇根木25 — 35份,腰子草20 — 30份,远志20 — 30份,毛节兔唇花20 — 30份,九香虫20 —30份,附子15 - 20份,肉桂15 - 20份,八角6 — 10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大叶南苏45份,蜜环菌30份,蛇根木30份,腰子草25份,远志25份,毛节兔唇花25份,九香虫25份,附子18份,肉桂18份,八角8份。
[0007]本发明中药原料药重量份为:大叶南苏40份,蜜环菌25份,蛇根木25份,腰子草20份,远志20份,毛节兔唇花20份,九香虫20份,附子15份,肉桂15份,八角6份。
[0008]本发明中药原料药重量份为:大叶南苏50份,蜜环菌35份,蛇根木35份,腰子草30份,远志30份,毛节兔唇花30份,九香虫30份,附子20份,肉桂20份,八角10份。
[0009]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大叶南苏:苦、微甘、凉。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润肺止咳。临床用于心绞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症。
[0010]蜜环菌:甘、平。归肝经。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临床用于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冠心病;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等症。
[0011]蛇根木:苦、凉。归肝经。降血压。临床用于高血压等症。
[0012]腰子草:甘、温。益肾壮阳,养血补虚,理气除湿。用于虚劳,眼目昏花,阳痿,遗精,睾丸肿痛,贫血,白浊,白带等症。
[0013]远志: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用于惊悸、失眠健忘、痰阻心窍,癫痫发狂。
[0014]毛节兔唇花:甘、凉。化瘀止血,生肌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溃疡病,出血等症。
[0015]九香虫:咸、温。归肝、肾、脾经。行气止痛,温肾壮阳。用于肝胃不和,脘腹胀痛,腰痛,阳痿等症。
[0016]附子:辛、甘、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用于亡阳证,寒痹证,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胀痛,泄泻等。
[0017]肉桂:辛、甘、热。归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用于肾阳衰弱的阳萎宫冷,虚喘心悸,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胸痹,闭经,通经等。
[0018]八角:辛、甘、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腰膝冷痛、畏寒呕吐、寒湿脚气等。
[0019]本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金匾要略》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故所创胸痹九方大多为通阳姗痹之方,用之临床确有一定疗效。本虚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之异,标实有癖血、痰浊、气滞、寒凝之别,症状复杂多变,须辨证施治方可取得满意疗效。本发明大叶南苏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为君药,蜜环菌祛风通络、强壮筋骨,蛇根木降血压,腰子草益肾壮阳,养血补虚,为臣药;远志宁心安神,毛节兔唇花化瘀止痛,九香虫行气止痛、温肾壮阳,附子回阳救逆、温经通脉,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八角散寒、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行气止痛之功,达到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目的。 [0020]本发明中药使用于2002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症61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1例患者,均经心电图确诊为症状性心律失常。其中男性病人40例,女性病人21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12例,室性早搏24例,房性早搏15例,平均年龄53岁。
[0021]2、诊断标准
均经心电图确诊为症状性心律失常。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心悸气短,少气无力,声低息短,胸中痞闷,入夜更甚,畏寒喜温,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稀,舌质淡、苔薄润,脉沉或沉缓。
[0022]3、治疗方法
3.1处方:大叶南苏45g,蜜环菌30g,蛇根木30g,腰子草25g,远志25g,毛节兔唇花25g,九香虫25g,附子18g,肉桂18g,八角8g。
[0023]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0024]3.3服用方法:每次I剂,每日2次,30天为I疗程。
[0025]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显效:上述心律失常症状消失。连续24h行holter监测,心律呈窦性,心率介于60~100 次 /mirio
[0026]有效:上述心律失常症状部分消失。连续24h行holter监测,结果显示心率较前改善>5次/min。
[0027]无效:治疗后症状及连续24h行holter监测结果无变化甚或加重。[0028]总有效的计算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0029]4.2结果:61例患者中,显效33例(54.1% ),有效23例(37.7% ),无效5例(8.2% ),总有效率为91.8%。
[0030]5、典型病例
5.1赵某,男,64岁。自述心悸胸闷反复发作4年,加剧10天,服药无效。症状: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短,四肢厥冷,大便溏稀,舌淡、苔薄白,脉结。血压:18.6/10.6Kpa,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2-15次/分。心电图:频发性室性早搏,结成室性并行心律,呈二联律,左前半枝传 导阻滞,II °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服用本发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0031]5.2王某,女,63岁,心悸,气短两年,伴胸闷隐痛,夜眠不安,舌质紫绀,苔薄白,脉虚。症见胸憋气短,言语多时即感胸闷不适,气少无力,心前区频频作痛,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EKG提示心肌缺血,血压:17.29/10.64kPa,心律78次/分。心电图:多发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诊断为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服用了本发明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I个疗程,疼痛程度、次数均减轻,舌质紫暗明显消失,苔薄白,脉有力。继续服用I个疗程,症状消失。坚持服用I个疗程,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33]实施例1,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叶南苏40g,蜜环菌25g,蛇根木25g,腰子草20g,远志20g,毛节兔唇花20g,九香虫20g,附子15g,肉桂15g,八角6g。
[0034]实施例2,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叶南苏45g,蜜环菌30g,蛇根木30g,腰子草25g,远志25g,毛节兔唇花25g,九香虫25g,附子18g,肉桂18g,八角8g。
[0035]实施例3,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叶南苏50g,蜜环菌35g,蛇根木35g,腰子草30g,远志30g,毛节兔唇花30g,九香虫30g,附子20g,肉桂20g,八角IOgo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阳不振型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 大叶南苏40 - 50份,蜜环菌25 - 35份,蛇根木25 — 35份,腰子草20 — 30份,远志20 - 30份,毛节兔唇花20 - 30份,九香虫20 — 30份,附子15 — 20份,肉桂15 — 20份,八角6 — 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 大叶南苏45份,蜜环菌30份,蛇根木30份,腰子草30份,远志25份,毛节兔唇花25份,九香虫25份,附子18份,肉桂18份,八角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 大叶南苏40份,蜜环菌25份,蛇根木25份,腰子草20份,远志20份,毛节兔唇花20份,九香虫20份,附子15份,肉桂15份,八角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 大叶南苏50份,蜜环菌35份,蛇根木35份,腰子草30份,远志30份,毛节兔唇花30份,九香虫30份,附子20份,肉桂20份,A角10份。
【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3977251SQ20141020634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郑世花, 王金磊, 张莉 申请人:郑世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