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及护理方法

文档序号:130899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及护理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及护理方法,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中医认为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此,本发明选择具有益气健脾,滋阴养胃的中药还阳草根、老虎姜、狭穗鹭兰、红花锦鸡儿、黑皮根、蝴蝶树、野梧桐、虎耳还魂草、禾叶墨斛、金雀花,由我院制剂室制成外敷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6.7%,而且治疗成本低,方法简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及护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

【背景技术】
[0002] 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不振或食欲减退为主的一类症状。在小儿时期很常见, 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引起本症的病因很多,包括 饮食习惯不良、精神行为异常、胃肠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以及药物等。西医药物治疗普遍存 在副作用,中医传统的内服治疗也由于中药的独特气味遭到患儿的排斥。中医穴位敷贴法 是将经络输穴理论与敷贴法相结合,除了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 皮毛揍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良好的治 疗效果,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 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 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 穴位敷贴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 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杂病广要》述道:"脾 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且不化。"临床观察认为:饮食不节,喂养 不当或长期偏食,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 病因病机,治宜益气健脾,滋阴养胃。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由以 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还阳草根5-10份、老虎姜5-8份、狭穗鹭兰5-10份、红花锦鸡儿3-7 份、黑皮根4-8份、蝴蝶树3-9份、野梧桐3-5份、虎耳还魂草1-5份、禾叶墨斛3-5份、金雀 花1-3份。
[0005] 优选的,还阳草根7份、老虎姜6份、狭穗鹭兰7份、红花锦鸡儿5份、黑皮根6份、 蝴蝶树6份、野梧桐4份、虎耳还魂草3份、禾叶墨斛4份、金雀花2份。
[0006]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用。
[0007] 方中:还阳草根补益气血、健脾利湿;老虎姜养阴润肺、消肿解毒、健脾益气;狭穗 鹭兰益脾补虚、健胃;红花锦鸡儿健脾强胃、利尿、活血通经;黑皮根健脾益胃、补肾固精; 蝴蝶树健脾消积、清热解毒;野梧桐调整消化功能;虎耳还魂草健脾消疳、止血化瘀;禾叶 墨斛滋阴益胃,生津液;金雀花滋阴和血、健脾。
[0008] 临床资料
[0009]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门诊病例30例,均诊断为 小儿厌食症。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10岁,平均5. 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 7个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敷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制成:还阳草根5-10份、老虎姜5-8份、狭穗鹭兰5-10份、红花锦鸡儿3-7份、黑皮根4-8 份、蝴蝶树3-9份、野梧桐3-5份、虎耳还魂草1-5份、禾叶墨斛3-5份、金雀花1-3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穴位敷贴剂,还阳草根7份、老虎姜 6份、狭穗鹭兰7份、红花锦鸡儿5份、黑皮根6份、蝴蝶树6份、野梧桐4份、虎耳还魂草3 份、禾叶墨斛4份、金雀花2份。
【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4042914SQ201410248205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日
【发明者】王纪红 申请人:王纪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