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30956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颅骨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颅骨锁装置,包括上锁片、下锁片以及具有螺纹段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螺纹段之间设有活动部,所述下锁片套设于活动部上,可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固定有一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螺杆的自由端的部位形成弯曲部;所述上锁片位于靠近螺杆自由端的螺纹段上,所述上锁片与螺杆的螺纹段之间还设有一紧固螺母,所述上锁片固定于紧固螺母上,所述紧固螺母螺接于螺杆的螺纹段上。本发明能够具有较佳固定效果,产品的安全性能好。
【专利说明】颅骨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开颅手术中颅骨复位的颅骨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颅脑疾病或外伤需要进行开颅手术,而开颅手术都会涉及到颅骨切开以及颅骨再复位等问题,而由开颅手术引起的颅骨原位移植重建就需要使用颅骨固定装置。
[0003]参阅图1和图2,现有的开颅手术在进行骨复位固定时,采用的颅骨固定装置,包括一根螺杆1、上锁片2以及下锁片3,两个锁片都是直接在锁片进行攻牙,将下锁片旋转到螺杆底部起到拖盘作用,上锁片向下旋紧起到固定作用,再把螺杆由配套的工具折断器4把多余部分折断。
[0004]上述颅骨固定装置虽然也是起到固定的作用,但在操作上要配合折断工具使用,增加了手术的复杂程度,而且由于上片是直接起到固定作用需要承受一定向外的张力,但在加工上采取的是直接在锁片上进行攻牙,这样由于锁片本身比较薄(厚度只有0.6mm),在承受向外的张力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为此,有必要对上述的颅骨固定装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安全性能好的颅骨锁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颅骨锁装置,包括上锁片、下锁片以及具有螺纹段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螺纹段之间设有活动部,所述下锁片套设于活动部上,可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固定有一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螺杆的自由端的部位形成弯曲部;所述上锁片位于靠近螺杆自由端的螺纹段上,所述上锁片与螺杆的螺纹段之间还设有一紧固螺母,所述上锁片固定于紧固螺母上,所述紧固螺母螺接于螺杆的螺纹段上。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螺杆的螺帽与螺纹段之间预留活动部,使下锁片能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解决了由于手术因素使下锁片退回的问题,取得较佳的固定效果;在螺杆的自由端采用固定有一把手并形成弯曲部,便于折断把手与螺杆,不需要使用专用的折断器,操作简单;另外,还采用在上锁片与螺杆之间设置紧固螺母,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技术中颅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现有技术中使用折断器折断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发明颅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4是本发明下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发明上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3]标号说明:
[0014]1-螺杆,2-上锁片,3-下锁片,4-折断器,5-紧固螺母;
[0015]11-把手,12-螺纹段,13-活动部,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1-第一齿状物,32-第二齿状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7]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本发明在螺杆的螺帽与螺纹段之间预留有活动部,能够使下锁片在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以及在螺杆的自由端固定有一把手11并形成弯曲部,便于折断把手1 1与螺杆,能够提高整个装置的固定效果以及安全性能。
[0018]请参阅图3,一种颅骨锁装置,包括上锁片2、下锁片3以及具有螺纹段12的螺杆1,所述螺杆I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螺纹段12之间设有活动部13,所述下锁片3套设于活动部13上,可在螺帽与螺纹段12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螺杆I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固定有一把手11,所述把手11固定于螺杆I的自由端的部位形成弯曲部;所述上锁片2位于靠近螺杆I自由端的螺纹段12上,所述上锁片2与螺杆I的螺纹段12之间还设有一紧固螺母5,所述上锁片2固定于紧固螺母5上,所述紧固螺母5螺接于螺杆I的螺纹段12上。
[0019]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螺杆的螺帽与螺纹段之间预留活动部,使下锁片能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解决了由于手术因素使下锁片退回的问题,取得较佳的固定效果;在螺杆的自由端采用固定有一把手并形成弯曲部,便于折断把手与螺杆,不需要使用专用的折断器,操作简单;另外,还采用在上锁片与螺杆之间设置紧固螺母,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0020]参阅图1,进一步的,所述上锁片2及下锁片3均设有凸沿,上锁片2的凸沿与下锁片3的凸沿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上述的上锁片2以及下锁片3的凸沿结构,能够形成一夹持空间,利于上锁片2与下锁片3与颅骨的固定。
[0021]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1的形状为圆弧状。圆弧状的把手11是本方案的优选的方案,除此之外,把手1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弧状,还可以是近似圆环状、钩状等形状,其特点是把手11与螺杆I的自由端形成一弯曲部,便于折断。
[0022]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螺母5的一端设有帽沿,所述帽沿贴合于上锁片2上,紧固螺母5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上锁片2。紧固螺母5可以延长螺纹长度从而增加上锁片2把持力,增加对外张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
[0023]参阅图4及图5,进一步的,所述上锁片2上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下锁片3上设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31的孔径。第一通孔21中需要容置紧固螺母5,第二通孔31中则只需通过螺杆I。
[0024]进一步的,所述上锁片2及下锁片3的形状均为圆形,且上锁片2的边缘设有第一齿状物22,下锁片3的边缘设有第二齿状物32。上锁片2及下锁片3的边缘均设有齿状物方便固定,提高固定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颅骨锁装置通过在螺杆的螺帽与螺纹段之间预留活动部,使下锁片能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解决了由于手术因素使下锁片退回的问题,取得较佳的固定效果;在螺杆的自由端采用固定有一把手并形成弯曲部,便于折断把手与螺杆,不需要使用专用的折断器,操作简单;另外,还采用在上锁片与螺杆之间设置紧固螺母,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另外,上锁片及下锁片的倾斜延伸结构能够方便固定,紧固螺母与上锁片贴合,,锁片及下锁片的边缘均设有齿状物,能够进一步提高固定效果,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 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颅骨锁装置,包括上锁片、下锁片以及具有螺纹段的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螺纹段之间设有活动部,所述下锁片套设于活动部上,可在螺帽与螺纹段之间往复运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固定有一把手,所述把手固定于螺杆的自由端的部位形成弯曲部;所述上锁片位于靠近螺杆自由端的螺纹段上,所述上锁片与螺杆的螺纹段之间还设有一紧固螺母,所述上锁片固定于紧固螺母上,所述紧固螺母螺接于螺杆的螺纹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片及下锁片均设有凸沿,上锁片的凸沿与下锁片的凸沿相对设置形成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母的一端设有帽沿,所述帽沿贴合于上锁片上,所述紧固螺母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上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片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锁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片及下锁片的形状均为圆形,且上锁片及下锁片的边缘均设有齿状物。
【文档编号】A61B17/68GK104000644SQ201410260928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李江利 申请人:深圳市沃尔德外科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