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3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其原料是;人参2份、青蒿5份、香薷8份、白术10份。所述软膏制备方法:称取原料人参2份、青蒿5份、香薷8份、白术10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具有消热解暑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中暑。
【专利说明】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 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 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 气温度升高(> 32°C )、湿度较大(> 60% )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 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易发因素包括:①环境温 度过高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 进和应用某些药物(苯丙胺)。③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传透气不良的衣服等。 ④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早 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 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 性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现有技术中 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热解暑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中暑。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其各组份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 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份量在该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人参2份、青蒿5份、香薷 8份、白术10份。
[0005] 为达到消热解暑功效,本发明选择人参2份、青蒿5份、香薷8份、白术10份进行 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中暑。选取的 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0006] 人参:【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功效】大补元气,复 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 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 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0007] 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干燥地上部分。【性味与归经】:苦, 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清透虚热,凉血除蒸,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 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该品苦寒清热,辛香透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 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兼有解暑,截虐之功。青蒿水煎液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 疽杆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 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挥发油在〇. 25%浓度时,对所有皮肤癣菌有抑菌作用,在1 %浓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是;人参2份、青蒿5份、香薷8份、 白术10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暑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在于如下方 法:称取原料人参2份、青蒿5份、香薷8份、白术10份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 30-60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所获得的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083435SQ201410270975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栗方方 申请人:栗方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