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痰、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0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咳、痰、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咳嗽”、“痰饮”、“喘证”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4-8g、杏仁8-12g、枳壳8-12g、人参12-18g、辽五味子4-8g、云苓22-28g、白术22-28g、蛤蚧8-12g、冬虫夏草1-2g、赤芍4-8g和地龙8-12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6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先浸泡1小时,每次先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本发明具有健脾祛痰、活血祛瘀、止咳平喘的功效,原料丰富,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咳、痰、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上的创新。
【专利说明】—种治疗咳、痰、喘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咳、痰、喘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咳嗽”、“痰饮”、“喘证”是目前最常见的病,常见于上呼吸道急性炎症、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急进期、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等咳、痰、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中医认为“咳嗽”、“痰饮”、“喘证”的病因病机为六淫之邪侵袭入体,卫表受邪,肺失肃降,痰浊滋生,或他邪犯肺,或他脏腑累及于肺。本病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因此,如何利用中药来治疗咳、痰、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咳嗽”、“痰饮”、“喘证”的用药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4_8g、杏仁8-12g、枳壳8-12g、人参12-18g、辽五味子4_8g、云苓22_28g、白术22_28g、蛤蚧8_12g、冬虫夏草l-2g、赤芍4-8 g和地龙8-12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6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先浸泡I小时,每次先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0005]本发明具有健脾祛痰、活血祛瘀、止咳平喘的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咳、痰、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效果好,是治疗咳、痰、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4g、杏仁Sg、枳壳Sg、人参12g、辽五味子4g、云茶22g、白术22g、蛤阶8g、冬虫夏草lg、赤苟4g和地龙8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0008]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6g、杏仁10g、枳壳10g、人参15g、辽五味子6g、云苓25g、白术15g、蛤蚧10g、冬虫夏草1.5g、赤芍6g和地龙1gdf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0009]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8g、杏仁12g、枳壳12g、人参18g、辽五味子8g、云苓28g、白术28g、蛤蚧12g、冬虫夏草2g、赤芍8g和地龙12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6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 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0010]实施例4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5g、杏仁9g、枳壳9g、人参13g、辽五味子5g、云茶23g、白术24g、蛤阶9g、冬虫夏草1.3g、赤苟5g和地龙9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6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0011]实施例5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7g、杏仁Hg、枳壳Hg、人参16g、辽五味子7g、云等27g、白术26g、蛤阶llg、冬虫夏草1.7g、赤苟7g和地龙I I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6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0012]本发明组方中,炙麻黄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使肺气宣畅,以复肺司肃降,平喘之要药,配伍杏仁祛痰止咳平喘,两者同为君药;臣以半夏燥湿化痰,葶苈子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干姜温肺化饮,云苓健脾化痰,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佐以党参健脾益肺,白术健脾益气,山药补脾、养肺、固肾、益精,苍术燥湿健脾,麦芽健脾和胃,赤芍活血祛瘀。全方健脾祛痰、止咳平喘。上述组份科学、合理配伍,互相支持,具有健脾祛痰、活血祛瘀、止咳平喘的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咳、痰、喘,疗效好,用药安全,并经临床资料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临床资料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I月至2014年6月某中医院门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女30例,男30例;年龄21~69 (46.8± 12.5)岁;病程I~48(19.8 ±10.5)个月。对照组女20例,男60例;年龄22~67 (47.4 ± 12.6)岁,病程2~47(19.6±8.9)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0013]1.2纳入标准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中医辨证诊断经副主任医师以上确诊者,依从性好的患者,同意参加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0014]1.3排除标准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或活动性肺结核,合并有气胸、胸腔积液、肺栓塞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凡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
[0015]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均予太极急支糖浆(重庆太极集团),口服,一次20~30ml,一日3~4次。
[0016]2.2治疗组服用本发明中药,每天2次,早晚各I次,每次水煎液150_200ml,冬虫夏草粉0.5-lg, 15天为I个疗程,I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00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①治愈:咳嗽症状消失;②显效:咳嗽症状基本消失;③有效:咳嗽症状减轻;④无效:治疗后咳嗽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
[0018]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均经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X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9]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由上表可知,治疗组共60例:治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60例: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两组疗效比较,ν=1,χ2=5.925,按α =0.05水准,Pd 025,按α =0.05水准,说明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0020]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炙麻黄4-8g、杏仁8-12g、枳壳8-12g、人参12_18g、辽五味子4_8g、云苓22_28g、白术22_28g、蛤蚧8-12g、冬虫夏草l_2g、赤芍4-8g和地龙8-12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6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先浸泡I小时,每次先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炎麻黄4g、杏仁8g、积壳8g、人参12g、辽五味子4g、云茶22g、白术22g、蛤阶8g、冬虫夏草lg、赤芍4g和地龙8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炎麻黄6g、杏仁10g、积壳10g、人参15g、辽五味子6g、云考白术15g、蛤阶10g、冬虫夏草1.5g、赤芍6g和地龙10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炎麻黄8 g、杏仁12g、积壳12g、人参18g、辽五味子8g、云考^Sg、白术28g、蛤阶12g、冬虫夏草2g、赤芍Sg和地龙12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6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5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炎麻黄5g、杏仁9g、积壳9g、人参13g、辽五味子5g、云茶23g、白术24g、蛤阶9g、冬虫夏草1.3g、赤芍5g和地龙9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6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痰、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炎麻黄7g、杏仁Hg、积壳Hg、人参i6g、辽五味子7g、云考白术26g、蛤阶Hg、冬虫夏草1.7g、赤芍7g和地龙lig,将上述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第一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6倍量的水浸泡I小时,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第二次加除冬虫夏草以外的原料药物4倍量的水,大火煎沸,改文火煎2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得水煎液,将冬虫夏草研细成粉,另放,服用时,与水煎液一同冲服。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4069227SQ20141035199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谢文英, 尚立芝, 张良芝, 李亮, 佘悦, 何磊, 鲍海燕, 陈晓辉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