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保健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布了管式保健治疗仪,包括壳体以及环绕在壳体外壁的按摩层,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同为扇形的活动偏心轮和两个固定偏心轮,活动偏心轮设置在两个固定偏心轮之间,在固定偏心轮的端部上设置有挡销,活动偏心轮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且在活动偏心轮的端部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挡销位于所述限位块做圆周运动的轨迹上;还包括置于壳体内部的支撑座和电机,转轴一端贯穿支撑座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在支撑座内开有环形凹槽,橡胶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且凸出于环形凹槽的上表面。在不改变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转轴的旋转方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壳体的工作振幅的调节,解决了传统的保健仪单一的振动幅度以及不理想的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管式保健治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仪,具体是指管式保健治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老龄化的进程,年纪较大的人群都会有深刻的体会,人一过 五十岁就会经常感到心神疲备,精力不足。除去每天的上班工作时间,闲在家中一天到晚都 会感到腰酸背痛,肌肉僵硬,尤其是一到晚上更是无法入睡,通常的手段是服用一定剂量的 活血化瘀、松筋止痛的消炎药物以此缓解症状,但是是药三分毒,多数人会直接采用手工推 拿按摩的方式,根据推拿按摩和人体经络穴位原理,对人体背部以及颈部有关穴位区域的 规律性按压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整个内分泌系统,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目前市面 上的治疗仪也是基于此项振动功能来对人体局部进行按摩,达到按摩穴位的目的;但是此 类治疗设备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大体是以点振动或是有限的局部振动治疗为主,震动虽 大,但是其振幅不可调,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管式保健治疗仪,根据实际的病况灵活调节治疗仪的振动 幅度,提高治疗仪的保健治疗效果。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管式保健治疗仪,包括壳体以及环绕在壳体外壁的按摩层,在所述壳体一侧内壁上安 装有行走轴承,行走轴承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同为扇形的活动偏心轮和两个 固定偏心轮,活动偏心轮设置在两个固定偏心轮之间,在固定偏心轮的端部上设置有挡销, 所述活动偏心轮转动设置在转轴上,且在活动偏心轮的端部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挡销位 于所述限位块做圆周运动的轨迹上;还包括置于壳体内部的支撑座和电机,转轴一端贯穿 支撑座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在支撑座内开有环形凹槽,橡胶圈固定在环形凹槽内且凸出于 环形凹槽的上表面。本发明作为对现有的保健治疗仪的改进,在对人体的发生病况的背部 或是颈部等区域进行保健治疗时,壳体外壁的按摩层与背部接触,电机驱动转轴旋转,活动 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在转轴的带动下进行自由旋转,通过不断地改变偏心距来实现壳体的 多幅度振动,以此来达到振动按摩穴位的目的;本发明工作时,电机带动转轴顺时针旋转, 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的静偏心距相减,从而产生小振幅,即当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 轮同时到达最低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壳体与人体病灶区域接触,按摩层开始进行 穴位的按摩;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的静偏心距相加,进而产生大振 幅,即当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同时达到最高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壳体脱离人 体病灶区域,按摩层停止按摩;在不改变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 转轴的旋转方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壳体的工作振幅的调节,解决了 传统的保健仪单一的振动幅度以及不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保健治疗仪使用过程中,转轴的不断转动很容易造成自身与其他连接部件的磨损, 且转轴容易发生径向的跳动;本发明的转轴一端转动设置在行走轴承内,另一侧贯穿支撑 座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在支撑座内橡胶垫突出于环形凹槽的上表面与转轴端部接触,橡胶 垫通过发生一定的形变来减缓转轴产生的径向跳动,保证转轴的稳定运行,以提高治疗仪 的治疗效率。
[0005] 所述按摩层包括粘接在壳体外壁的按摩腔体以及多个均匀分布在按摩腔体内部 的滚珠。按摩层直接与使用者的背部或是颈部等患病区域直接接触,按摩腔体可设为各种 外形与病灶区域相匹配的外形,并且按摩腔体粘接在壳体的外壁,可随时实现快速更换或 是安装;多个均匀分布在按摩腔体内的滚珠可直接作用病灶区域中的穴位处,配合壳体的 振动功能,可有效提1?治疗效果。
[0006] 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一侧固定在支撑座内,在套管内壁上开有多头螺纹且与 转轴的端部外壁接触,所述套管的另一侧通过密封盖固定在转轴的外壁上。在长时间使用 过后,会对转轴注入润滑油,减小摩擦的同时降低转轴的温度,设置在密封盖与转轴之间的 薄壁套管的外表面上设有多头螺纹,转轴转动时会带动套管转动,套管的旋转方向为支撑 座的内侧,这使得即将外漏的润滑油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力,迫使润滑油向支撑座内侧运 动,最后将支撑座内溅洒到转轴上和密封间隙中的润滑油推回支撑座内,避免润滑油的泄 漏而导致转轴温度持续升高,并且密封盖将套管的端部固定,防止转轴端部在径向跳动时 与套管的端部发生碰撞而致使套管受损,在提高转轴与套管的稳定性的同时,延长本发明 的使用寿命。
[0007] 所述滚珠为橡胶材质,且滚珠的形状为椭圆形、圆弧形或是波浪形。为进一步增强 治疗效果,将滚珠设为椭圆状、圆弧形或是波浪形,可增加滚珠在振动时与病灶区域内的穴 位直接接触的几率,并且橡胶材质的滚珠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不会对使用者的病灶区域 造成刺痛感,进而提1?保健治疗仪的治疗效果。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在不改变活动偏心轮与固定偏心轮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转轴的旋转方 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壳体的工作振幅的调节,解决了传统的保健仪 单一的振动幅度以及不理想的治疗效果; 2、 本发明,套管将支撑座内溅洒到转轴上和密封间隙中的润滑油推回支撑座内,避免 润滑油的泄漏而导致转轴温度持续升高,并且密封盖将套管的端部固定,防止转轴端部在 径向跳动时与套管的端部发生碰撞而致使套管受损,在提高转轴与套管的稳定性的同时, 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3、 本发明,滚珠设为椭圆状、圆弧形或是波浪形,可增加滚珠在振动时与病灶区域内的 穴位直接接触的几率,并且橡胶材质的滚珠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不会对使用者的病灶区 域造成刺痛感,进而提高保健治疗仪的治疗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轴振幅减小的示意图; 图3为转轴振幅增大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按摩层、3-滚珠、4-转轴、5-行走轴承、6-橡胶圈、7-固定偏心轮、8-挡销、 9_固定偏心轮、10-活动偏心轮、11-电机、12-支撑座、13-套管、14-密封盖、15-电机输出 端、1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1]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1以及环绕在壳体1外壁的按摩层,在所述壳体 1 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行走轴承4,行走轴承4内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安装有同为扇形 的活动偏心轮9和两个固定偏心轮7、10,活动偏心轮9设置在两个固定偏心轮7、10之间, 在固定偏心轮7的端部上设置有挡销8,所述活动偏心轮9转动设置在转轴4上,且在活动 偏心轮9的端部上安装有限位块16,所述挡销8位于所述限位块16做圆周运动的轨迹上; 还包括置于壳体1内部的支撑座12和电机11,转轴4 一端贯穿支撑座12与电机输出端15 连接,在支撑座12内开有环形凹槽,橡胶圈5固定在环形凹槽内且凸出于环形凹槽的上表 面。本发明作为对现有的保健治疗仪的改进,在对人体的发生病况的背部或是颈部等区域 进行保健治疗时,壳体1外壁的按摩层与背部接触,电机11驱动转轴4旋转,活动偏心轮9 与固定偏心轮7在转轴4的带动下进行自由旋转,通过不断地改变偏心距来实现壳体1的 多幅度振动,以此来达到振动按摩穴位的目的;本发明工作时,电机11带动转轴4顺时针旋 转,活动偏心轮9与固定偏心轮7的静偏心距相减,从而产生小振幅,即当活动偏心轮9与 固定偏心轮7同时到达最低点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个壳体1与人体病灶区域接触,按 摩层开始进行穴位的按摩;转轴4逆时针旋转时,活动偏心轮9与固定偏心轮7的静偏心距 相加,进而产生大振幅,即当活动偏心轮9与固定偏心轮7同时达到最高点时,在离心力的 作用下,整个壳体1脱离人体病灶区域,按摩层停止按摩;在不改变活动偏心轮9与固定偏 心轮7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转轴4的旋转方向就可达到改变静偏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 壳体1的工作振幅的调节,解决了传统的保健仪单一的振动幅度以及不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保健治疗仪使用过程中,转轴4的不断转动很容易造成自身与其他连接部件的磨 损,且转轴4容易发生径向的跳动;本发明的转轴4 一端转动设置在行走轴承4内,另一侧 贯穿支撑座12与电机输出端15连接,在支撑座12内橡胶垫突出于环形凹槽的上表面与转 轴4端部接触,橡胶垫通过发生一定的形变来减缓转轴4产生的径向跳动,保证转轴4的稳 定运行,以提商治疗仪的治疗效率。
[0012] 其中,所述按摩层包括粘接在壳体1外壁的按摩腔体2以及多个均匀分布在按摩 腔体2内部的滚珠3。按摩层直接与使用者的背部或是颈部等患病区域直接接触,按摩腔体 2可设为各种外形与病灶区域相匹配的外形,并且按摩腔体2粘接在壳体1的外壁,可随时 实现快速更换或是安装;多个均匀分布在按摩腔体2内的滚珠3可直接作用病灶区域中的 穴位处,配合壳体1的振动功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0013]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一侧固定 在支撑座12内,在套管13内壁上开有多头螺纹且与转轴4的端部外壁接触,所述套管13 的另一侧通过密封盖14固定在转轴4的外壁上。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会对转轴4注入润滑 油,减小摩擦的同时降低转轴4的温度,设置在密封盖14与转轴4之间的薄壁套管13的外 表面上设有多头螺纹,转轴4转动时会带动套管13转动,套管13的旋转方向为支撑座12 的内侧,这使得即将外漏的润滑油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力,迫使润滑油向支撑座12内侧运 动,最后将支撑座12内溅洒到转轴4上和密封间隙中的润滑油推回支撑座12内,避免润滑 油的泄漏而导致转轴4温度持续升高,并且密封盖14将套管13的端部固定,防止转轴4端 部在径向跳动时与套管13的端部发生碰撞而致使套管13受损,在提高转轴4与套管13的 稳定性的同时,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0014] 为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将滚珠3设为椭圆状、圆弧形或是波浪形,可增加滚珠3 在振动时与病灶区域内的穴位直接接触的几率,并且橡胶材质的滚珠3具有一定的形变能 力,不会对使用者的病灶区域造成刺痛感,进而提高保健治疗仪的治疗效果。
[001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管式保健治疗仪,包括壳体(1)以及环绕在壳体(1)外壁的按摩层(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1) 一侧内壁上安装有行走轴承(5 ),行走轴承(5 )内设置有转轴(4 ),所述转轴 (4)上安装有同为扇形的活动偏心轮(9)和两个固定偏心轮(7)、(10),活动偏心轮(9)设置 在两个固定偏心轮(7)、(10)之间,在固定偏心轮(7)的端部上设置有挡销(8),所述活动偏 心轮(9)转动设置在转轴(4)上,且在活动偏心轮(9)的端部上安装有限位块(16),所述挡 销(8)位于所述限位块(16)做圆周运动的轨迹上;还包括置于壳体(1)内部的支撑座(12) 和电机(11 ),转轴(4 ) 一端贯穿支撑座(12 )与电机输出端(15 )连接,在支撑座(12 )内开有 环形凹槽,橡胶圈(6)固定在环形凹槽内且凸出于环形凹槽的上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保健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层包括粘接在壳体 (1)外壁的按摩腔体(2)以及多个均匀分布在按摩腔体(2)内部的滚珠(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保健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13),所述套管 (13)的一侧固定在支撑座(12)内,在套管(13)内壁上开有多头螺纹且与转轴(4)的端部 外壁接触,所述套管(13)的另一侧通过密封盖(14)固定在转轴(4)的外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保健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3)为橡胶材质,且 滚珠的形状为椭圆形、圆弧形或是波浪形。
【文档编号】A61H23/02GK104116623SQ201410362805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张文 申请人: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