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984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该制剂由以下中药制成:黄芩、金银花、乳没、地肤子、丹参、僵蚕、蝉蜕、连翘、苦参、大黄、穿山甲。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泻肝胆实火,健脾除湿,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且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的,能够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有效率达100%。
【专利说明】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状疱疫中药粉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带状疱疫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无论有 疹或无疹类型,疼痛难眠是其主要特点,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出疹型 患者见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 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局部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 神经痛。人是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感染,并可长期 潜伏体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 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 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 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过敏,持续1?3天,亦可无 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 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 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周围神经呈 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带状疱疹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该病毒原发感染水痘(儿童),复发感染带状疱疹(成 人)。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 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 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 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 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飞蛇等称。
[0003] 目前治疗带状疱疹的药物有很多,这些药物见效慢、疗效不显著,即使疱疹症状缓 解,但多数患者待疱疹消退后易遗留有程度不等的神经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就是为了提出一种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该制剂见效快、疗效明显、无 毒副作用,疱疹消退后后遗神经痛消除。
[0005]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该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 药制成:黄芩Γιο份、金银花10?30份、乳没2~10份、地肤子3?9份、丹参6?15份、僵蚕1?5 份、蝉蜕1?10份、连翘5?15份、苦参6?15份、大黄Γ3份、穿山甲1?8份。
[0006] 优选地,该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黄芩8份、金银花25份、乳没7份、地 肤子8份、丹参13份、僵蚕5份、蝉蜕8份、连翘12份、苦参12份、大黄2份、穿山甲6份。
[0007] 优选地,所述的制剂为丸剂、汤剂或胶囊剂。
[000S] 当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剂型为丸剂时,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各原料药加水浸泡30 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3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分钟,再 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4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 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控制在8〇°c,烘干后冷却,与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细条,制成蜜炼丸^ 腊封包装。
[0009] 当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药加重量10 倍量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将3次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 药液浓度为〇· 5g生药/ 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C时1. 08 ;所述滤液流经体积 为10L的吸附树脂柱,之后用10倍树脂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洗脱,再用5倍树脂 柱体积的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去除乙醇溶剂,得到组份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 囊剂。
[0010] 当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为:取上述原料粉碎成细末,加入 一定量水,在8(TlO(TC下加热3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500毫升,冷却至室温,即得本 发明的汤剂。
[0011]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为: 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功效。《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 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 鼠瘘,疮疡、赤眼,黄芩性味苦寒,具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的功效。据现代药理研究证 明,黄芩根所含的黄芩甙、黄芩甙原(黄芩素)能破坏肥大细胞的酶激活系统(SH酶),抑制 过敏性介质的释放,并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抗组胺与抗乙酰胆碱作用,因而黄芩能 有效地预防、控制皮肤炎症。
[0012]金银花: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 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 效果显著。金银花的功效概述: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 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一是抗菌及抗病毒。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 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二是有增强免疫的 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 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_3]乳没: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 痈疽肿痛,痔漏,目障。药理作用如下:a,抗菌作用:没药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 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b、消炎 止痛:肺中有过多黏液时最适合用没药,因为它有特别的『干化』作用。它对一般的肺部问 题有很好的效果,可清肺,并治疗支气管炎、感冒、喉咙痛、黏膜发炎、咽喉炎及咳嗽。
[0014]地肤子:《药性论》:〃主打榼损,心腹血瘀,伤折蹂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损,痛不可 忍,皆以酒投饮之。〃地肤子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 癣,阴部湿痒。清热解毒:《本草述》曰:"地肤之味,始微甘而后纯苦,且其气寒,应属清热之 剂。"本品寒可清热,故目赤肿痛,血痢不止,疮痒肿毒,风疹等证,均可用此药治之。药理作 用:抗皮肤真菌作用。地肤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 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抑制过敏。地肤子水提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0015] 丹参: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 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活血散瘀,镇静止痛。
[0016] 僵蚕:主要含蛋白质,脂肪。僵蚕尚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铁、锌、铜、锰、铬等微量元 素。白僵蚕体表的白粉中含草酸铵。根据僵蚕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功,也用于风热 头痛、目赤、咽痛及风疹瘙痒,治肝经风热上攻之头痛等。
[0017] 蝉蜕:镇静作用:蝉蜕与五虎追风散均能撺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动,与环己巴比妥 纳有协同作用;并能引起家兔活动减少,安静,横纹肌紧张度降低,翻正反射迟钝等全身反 应。可解表透疹,祛风止痒,主治各种疹疾。
[0018] 连翘:药理作用: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 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 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常用连翘治疗急性 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
[0019]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 疹,湿疮,皮肤瘙痒。抗菌作用:苦参醚提物及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苦参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抗炎作用:苦参碱对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渗出增加、大鼠角叉 菜胶性足垫肿胀,均有抑制作用。安定作用:苦参有安定的作用,苦参总碱单独使用有轻度 的镇痛作用抗过敏作用苦参碱可降低过敏介质的释放,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苦参一药,我们 临床较多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引起的皮疹、红斑,皮肤、口腔、阴部溃疡,眼炎, 血管炎,蛋白尿、转氨酶、肌酶、球蛋白升高,淋巴结肿大等,是一味重要的免疫抑制药。其药 力和副作用比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等免疫抑制药要弱。治疗湿疹疥癣时,苦参能够清除下焦 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湿疹疥癣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0020] 大黄: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 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 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 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 菌、痢疾杆菌等。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大黄有止血、保肝、降 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大黄能够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大黄用于痈肿疔 疮、血热有瘀出血者、外治水火烫伤、炭凉血化瘀止血。
[0021] 穿山甲:功能主治:消肿溃痈,搜风活络,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痈肿初起红肿热 痛,跌打损伤,关节肿胀,胁肋疼痛,半身不遂以及各种淋巴结肿大、肿瘤包块及各种癌症。
[0022]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之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气郁结, 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 本发明中金银花、丹参、连翘、蝉蜕、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为君药;黄芩、僵 蚕、苦参、地肤子、佐药、乳没、穿山甲为臣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为使 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毒邪自退,达到治疗带状疱疹的功效。
[0023]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临床资料 选择130例均为例带状疱疹患者,发病时间广8天,其中男68例,女62例,年龄 16?8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其中,男45例,女3〇例,年龄 16~85岁, (44. 6±12_ 8)岁;发病于胁肋部22例,腰腹部25例,胸部8例,头面部12例,四肢部5例, 颈背部3例;患病1?8天,平均(2. 61 ±0· 09)天;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 龄17~86岁,平均(44· 3± 15. 7)岁,发病于胁肋部18例,腰腹部12例,胸部8例,头面部11 例,四肢部3例,颈背部3例;患病广7天,平均(2. 11±1· 09)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 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〇. 05),具有可比性。
[0024] 2、诊断标准 临床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 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 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和皮疹消退 后遗疼痛症状。
[0025]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服,每7天为一疗程。忌辛辣刺 激食物;对照组:予病毒唑0.2g,维生素 B12针剂0.5mg,肌注每日1次,外用碘伏消毒,每 日3次;两组均1〇天为1个疗程。
[0026] 4、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带状疱疹已完全结痂,无新 生疱瘆,无后遗神经痛;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带状疱疫结痂在80%以上,无新生抱瘆;好 转:疼痛减轻,带状疱疹结痂在30 %以上,无新生疱疹;未愈:疼痛存在,带状疱疹结痂在 30%以下,有新生疱疹,或虽结痂在30%以上,但遗留后遗神经痛。
[0027] 5、治疗结果 (1)、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权利要求】
1. 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制成: 黄芩Γ10份 金银花10?30份 乳没2?10份 地肤子3?9份 丹参6?15份 僵蚕1?5份 蝉蜕Γ10份 连翘5~15份 苦参6~15份 大黄Γ3份 穿山甲广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由以下重量份 数的中药制成: 黄芩8份 金银花25份 乳没7份 地肤子8份 丹参13份 僵蚕5份 蝉蜕8份 连翘12份 苦参12份 大黄2份 穿山甲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带状疱疹中药粉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为 片剂、汤剂或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4189106SQ20141042842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谢菲, 谢仁和 申请人:谢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