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36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它包括固定床体和与之形状大小匹配的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相互之间滑动配合,且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之间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本发明同时具有床、转运车以及轮椅三合一的功能,其在患者就医转运期间以及活动不便时可作为转运车使用;而在患者手术后需要休息时可作为医用床使用;在患者手术后康复期需要活动时,可作为轮椅使用;通过拆分或组合,以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既方便患者治疗,提高其自理能力,也减少医院设备开支,以及减少医用设备占用空间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多数患者在医院就医过程中需要使用转运车对其进行病房、手术室和检查室 之间的转运;而患者康复期间在医院内的活动还需要轮椅的辅助;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均 需要将患者在床、转运车和轮椅间频繁转移,既造成病人的痛苦,治疗的不便,同时也为给 病人的看护带来了困难,医院为准备上述三种设备还需要占用大量资金,而且,这些设备的 存放还需要占用大量空间。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同时具有床、转 运车以及轮椅三合一的功能,其在患者就医转运期间以及活动不便时可作为转运车使用; 而在患者手术后需要休息时可作为医用床使用;在患者手术后康复期需要活动时,可作为 轮椅使用;通过拆分或组合,以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既方便患者治疗,提高其自理能力,也 减少医院设备开支,以及减少医用设备占用空间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它包 括固定床体和与之形状大小匹配的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相互之间滑动配 合,且固定床体和活动床体之间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
[0005] 所述活动床体包括四轮支架、可变形床板、限位板和电动气缸,可变形床板固定于 四轮支架垂向支撑管的上端部,限位板上下滑动套接于四轮支架的垂向支撑管内;
[0006] 可变形床板包括脚板、腿板、臀板和头背板,两两相邻板体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 接,臀板焊接固定于四轮支架垂向支撑管的上端部;
[0007] 所述四轮支架下部平行于可变形床板长边的两纵梁上各设有两个轮子,四轮支架 下部平行于可变形床板短边且对应腿板一侧的横梁上设有脚板支撑架,其作用是限制脚板 和腿板向下转动的位置,并对脚板起支撑作用;
[0008] 限位板包括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以及垂直固定于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 背面的滑动套管,所述滑动套管与四轮支架垂向支撑管的数量和形状相匹配,滑动套管匹 配套接于垂向支撑管内,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背面与垂向支撑管上端面触接,且外侧 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顶面与可变形床板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如此,当活动床体匹配滑动 进入固定床体内,限位板的卯或榫与固定床体的榫或卯配合限制了活动床体的移动,使固 定床体和活动床体固定在一起,构成医用床,每个垂向支撑管外管壁上设有滑动套管限位 销钉,以使限位板作为轮椅扶手时,限制其垂向高度;
[0009] 电动气缸包括如电动气缸和后电动气缸,如电动气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回拉臂, 后电动气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推送臂,前电动气缸的缸体和后电动气缸的缸体分别固定 于臀板背面,前电动气缸的回拉臂和后电动气缸的推送臂分别固定于腿板背面和头背板背 面,前电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回拉臂铰接,后电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推送臂绞接,当需要将作为 转运车使用的活动床体转换成轮椅时,接通前电动气缸和后电动气缸的电源,控制前电动 气缸,使其活塞杆回拉带动回拉杆运动,使腿板向下转动,当腿板遇到脚板支撑架时,脚板 相对腿板向上转动,直到脚板背面与脚板支撑架完全贴合,此时前电动气缸停止工作,脚板 构成轮椅的踏板;控制后电动气缸,使其活塞杆顶出带动推送臂运动,使头背板向上转动, 达到预定角度,后电动气缸停止工作,头背板此时构成轮椅的椅背;
[0010] 所述固定床体包括固定床板和设置于固定床板下表面上的六根支撑床柱,所述固 定床板俯视呈U字形结构,U字形结构的开口设于固定床板的一个短边上,该U字形结构是 为了方便活动床体由该开口处滑入固定床体内,固定床板两长边的内侧壁对应位置分别设 有榫或卯,以与活动床体上对应设置的卯或榫配合,构成榫卯结构,将活动床体限位固定在 固定床体内,构成医用床,固定床板内侧壁分别与匹配对应的可变形床板的脚板外侧壁、腿 板外侧壁和头背板外侧壁相触接,固定床板的榫或卯与对应的可变形床板的卯或榫相互配 合,固定床板两长边下表面对应榫或卯位置分别设有限位板顶起装置,所述限位板顶起装 置包括手柄、转轴和顶杆,手柄垂直连接于转轴一端,顶杆垂直连接于转轴另一端,顶杆位 置对应于手柄位置,且顶杆位于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正下方,顶杆可将活动床体上的 限位板顶起,以解除对活动床体的位置限定。
[0011] 固定床板两长边下表面靠近内侧壁位置分别对应设有导轨,其设置目的是与可变 形床板背面的导轮配合,方便活动床体滑入固定床体内,并且,导轨可进一步防止可变形床 板在做为医用床时脚板、腿板、臀板和头背板改变水平位置,造成患者的不适;所述腿板背 面、限位板背面和头背板背面对应固定床板两长边位置分别设有若干导轮,同侧的导轮处 于同一延长线上,固定床板的导轨位置与导轮位置对应,导轮与导轨滚动配合。
[0012] 所述头背板背面的前端设有推手,以作为转运车或轮椅时方便推拉。
[0013] 所述滑动套管外管壁对应垂向支撑管的滑动套管限位销钉位置设有若干限位孔, 以通过滑动套管限位销钉的限位作用调整限位板相对于臀板位置的高低,针对不同患者, 调整限位板作为轮椅扶手位置的高低。
[0014] 所述四轮支架每个纵梁上的对应脚板一端的轮子是万向轮,其可使活动床体作为 转运车或轮椅使用时转向灵活。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发明同时具有床、转运车以及轮椅三合一的功能,其在患者就医转运期间以及 活动不便时可作为转运车使用;而在患者手术后需要休息时可作为医用床使用;在患者手 术后康复期需要活动时,可作为轮椅使用;通过拆分或组合,以实现不同功能的转换,既方 便患者治疗,提高其自理能力,也减少医院设备开支,以及减少医用设备占用空间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 图1示出本发明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示出本发明仰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示出本发明活动床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示出本发明活动床体转换为轮椅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 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 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刚_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它包括固定床体1和与之形状大 小匹配的活动床体2 ;所述固定床体1和活动床体2相互之间滑动配合,且固定床体1和活 动床体2之间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
[0025]所述活动床体2包括四轮支架21、可变形床板22、限位板23和电动气缸24,可变 形床板22固定于四轮支架21垂向支撑管211的上端部,限位板23上下滑动套接于四轮支 架21的垂向支撑管211内;
[0026]可变形床板22包括脚板221、腿板222、臀板223和头背板224,两两相邻板体之间 通过合页转动连接,臀板223焊接固定于四轮支架21垂向支撑管211的上端部;
[0027] 所述四轮支架21下部平行于可变形床板22长边的两纵梁212上各设有两个轮子 2121,四轮支架21下部平行于可变形床板22短边且对应腿板222 -侧的横梁213上设有 脚板支撑架2131 ;
[0028] 限位板23包括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以及垂直固定于外侧边带有卯或榫 的板体231背面的滑动套管232,所述滑动套管232与四轮支架21垂向支撑管211的数量 和形状相匹配,滑动套管232匹配套接于垂向支撑管211内,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 背面与垂向支撑管211上端面触接,且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顶面与可变形床板22 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个垂向支撑管211外管壁上设有滑动套管限位销钉2111 ;
[0029] 电动气缸24包括前电动气缸241和后电动气缸242,前电动气缸241包括缸体 2411、活塞杆2412和回拉臂2413,后电动气缸242包括缸体2421、活塞杆2422和推送臂 2423,前电动气缸241的缸体2411和后电动气缸242的缸体2421分别固定于臀板223背 面,前电动气缸241的回拉臂2413和后电动气缸242的推送臂2423分别固定于腿板 222背 面和头背板224背面,前电动气缸241的活塞杆2412与回拉臂2413铰接,后电动气缸242 的活塞杆2422与推送臂2423铰接;
[0030] 所述固定床体1包括固定床板11和设置于固定床板11下表面上的六根支撑床柱 I2,所述固定床板11俯视呈U字形结构,U字形结构的开口设于固定床板11的一个短边上, 固定床板11两长边的内侧壁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榫或卯,固定床板11内侧壁分别与匹配对 应的可变形床板22的脚板221外侧壁、腿板222外侧壁和头背板224外侧壁相触接,固定 床板11的榫或卯与对应的可变形床板22的卯或榫相互配合,固定床板11两长边下表面对 应榫或卯位置分别设有限位板顶起装置111,所述限位板顶起装置1U包括手柄 1111、转轴 1112和顶杆1113,手柄1111垂直连接于转轴1112-端,顶杆1113垂直连接于转轴 1112 另一端,顶杆1113位置对应于手柄1111位置,且顶杆1113位于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 231正下方。
[0031] 转运车的工作原理
[0032] 参见图3所示,通过调整前电动气缸241和后电动气缸242,将可变形床板22的脚 板221、腿板222、臀板223、头背板224放平,此时脚板 221和腿板222之间通过具有限位作 用的合页承重,腿板222和头背板224分别由前电动气缸241和后电动气缸242支撑,外侧 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 31可作为护栏使用,此时可以将活动床体2作为转运车使用。
[0033] 医用床的工作原理
[0034]参见图1-图2所示,在转运车使用后,需要把活动床体2转换为医用床使用,就需 要将活动床体2与固定床体1限位连接,将活动床体2由固定床体i的u字形结构开口推 入,直至两者完全吻合并触接,此时,下压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使其与垂向支撑管 m上端面触接,此时,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与固定床板11两长边内侧壁设有的榫 或卯配合固定,使活动床体2与固定床体1构成一个整体,此时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床体2 与固定床体1可作为医用床使用;
[0035]当需要使活动床体2与固定床体1二者分离时,分别向上搬动左右手柄1111,左右 顶杆1113将左右两个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顶起,解除固定床体1对活动床体2的 限位,从而能够使活动床体2和固定床体1分离;
[0036] 活动床体在作为医用床使用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前电动气缸241和后电动气缸 242以改变可变形床板22的脚板221、腿板222、头背板224的角度,以起到改变患者身躯的 姿势作用,可使患者完成上身坐起、小腿弯曲等的活动,便于治疗和康复。
[0037] 轮椅的工作原理
[0038]参见图3-图4所示,活动床体作为转运车使用后,又希望转换为轮椅使用,就需要 分别调节前电动气缸241和后电动气缸242,使前电动气缸241活塞杆2412回拉,带动回 拉臂 2413以及腿板2M向下转动,当腿板222遇到脚板支撑架2131时,脚板221相对腿板 2M向上转动,直到脚板221背面与脚板支撑架2131完全贴合,此时前电动气缸241停止工 作,脚板 221构成轮椅的踏板;控制后电动气缸242,使其活塞杆2422顶出带动推送臂2423 运动,使头背板224向上转动,达到预定角度,后电动气缸242停止工作,头背板224此时构 成轮椅的椅背,通过垂向支撑管211的滑动套管限位销钉2111限制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 体 231的滑动套管232高度,构成轮椅的两个扶手,这样就完成了由转运车到轮椅的转换, 此时活动床体可以作为轮椅使用。
[0039] 实施例2
[0040]参见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固定 床板11两长边下表面靠近内侧壁位置分别对应设有导轨112 ;所述腿板222背面、限位板 23背面和头背板224背面对应固定床板11两长边位置分别设有若干导轮225,同侧的导轮 225处于同一延长线上,固定床板11的导轨112位置与导轮225位置对应,导轮225与导 轨112滚动配合,此时,导轨112对脚板221、腿板222、臀板223和头背板224起进一步支 撑作用。
[0041] 所述头背板224背面的前端设有推手2241。
[0042] 所述滑动套管232外管壁对应垂向支撑管211的滑动套管限位销钉2111位置设 有若千限位孔2321。
[0043] 所述四轮支架21每个纵梁212上的对应脚板221 -端的轮子2121是万向轮。 [0044]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臀板还可以通 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端设置的横梁上,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 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 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床体d)和与之形状大小匹配 的活动床体(2);所述固定床体(1)和活动床体(2)相互之间滑动配合,且固定床体Q)和 活动床体(2)之间通过榫卯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床体(2)包括四轮支架(21)、可变形床板(22)、限位板(23)和电动气缸 (24),可变形床板(22)固定于四轮支架(21)垂向支撑管(211)的上端部,限位板(23)上 下滑动套接于四轮支架(21)的垂向支撑管(211内); 可变形床板(22)包括脚板(221)、腿板(222)、臀板(223)和头背板(224),两两相邻板 体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臀板(223)焊接固定于四轮支架(21)垂向支撑管(211)的上端 部; 所述四轮支架(21)下部平行于可变形床板(22)长边的两纵梁(212)上各设有两个轮 子(2121),四轮支架(21)下部平行于可变形床板(22)短边且对应腿板(222) -侧的横梁 (213)上设有脚板支撑架(2131); 限位板(23)包括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以及垂直固定于外侧边带有卯或榫 的板体(231)背面的滑动套管(232),所述滑动套管(232)与四轮支架(21)垂向支撑管 (211)的数量和形状相匹配,滑动套管(23 2)匹配套接于垂向支撑管(211)内,外侧边带 有卯或榫的板体(231)背面与垂向支撑管( 211)上端面触接,且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 (231)顶面与可变形床板(2?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个垂向支撑管(211)外管壁上设有 滑动套管限位销钉(2111); 电动气缸(24)包括前电动气缸(241)和后电动气缸(242),前电动气缸(241)包括 缸体(2411)、活塞杆(2412)和回拉臂(2413),后电动气缸(242)包括缸体(2421)、活塞 杆(2422)和推送臂(2423),前电动气缸(241)的缸体(2411)和后电动气缸(242)的缸 体(2421)分别固定于臀板(223)背面,前电动气缸(241)的回拉臂(2413)和后电动气 缸(242)的推送臂(2423)分别固定于腿板(222)背面和头背板(224)背面,前电动气缸 (241)的活塞杆(2412)与回拉臂(2413)铰接,后电动气缸(242)的活塞杆(2422)与推送 臂(2423)铰接; 所述固定床体(1)包括固定床板(11)和设置于固定床板(11)下表面上的六根支撑床 柱(12),所述固定床板(11)俯视呈U字形结构,U字形结构的开口设于固定床板(11)的 一个短边上,固定床板(11)两长边的内侧壁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榫或卯,固定床板(11)内 侧壁分别与匹配对应的可变形床板(22)的脚板(221)外侧壁、腿板(222)外侧壁和头背板 (224)外侧壁相触接,固定床板(11)的榫或卯与对应的可变形床板(22)的卯或榫相互配 合,固定床板(11)两长边下表面对应榫或卯位置分别设有限位板顶起装置(111),所述限 位板顶起装置(111)包括手柄(1111)、转轴(1112)和顶杆(1113),手柄(1111)垂直连接 于转轴(1112) -端,顶杆(1113)垂直连接于转轴(1112)另一端,顶杆(1113)位置对应于 手柄(1111)位置,且顶杆(1113)位于外侧边带有卯或榫的板体(231)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固定床板(11)两长 边下表面靠近内侧壁位置分别对应设有导轨(112);所述腿板(222)背面、限位板(23)背 面和头背板(224)背面对应固定床板(11)两长边位置分别设有若干导轮(225),同侧的导 轮(225)处于同一延长线上,固定床板(11)的导轨(112)位置与导轮(225)位置对应,导 轮(225)与导轨(112)滚动配合。 3_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背板(224) 背面的前端设有推手(224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管(232) 外管壁对应垂向支撑管(211)的滑动套管限位销钉(2111)位置设有若千限位孔(2321)。
5. 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轮 支架(21)每个纵梁(212)上的对应脚板( 221) -端的轮子(2121)是万向轮。
【文档编号】A61G1/02GK104188771SQ20141047141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艾山 申请人: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