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84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其成分包括:干姜、桂枝、麻黄、五味子、杏仁、甘草、生石膏、牛子、山药,具体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干姜80-120份、桂枝80-120份、麻黄80-120份、五味子80-120份、杏仁80-120份、甘草30-80份、生石膏100-200份、牛子80-120份、山药80-120份。本发明配伍合理,给药简单、方便,本发明能够散寒解、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有效治疗月痹心悸,小便不利,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闭经,关节痹痛等症状。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剂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夏季越来越热,日常辛苦工作的人会感到,月痹心悸,小便不利,风寒感冒,脘 腹冷痛,血寒闭经,关节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
[0003] 中国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凝证"通脉胶囊"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公布号CN 102038920 A)。它主要有:制附子、肉桂、干姜、桂枝、当归、三棱、水蛭、黄芪、 毛冬青、全虫、细辛、红花、丝瓜络、牛夕、甘草、丹参,但是其配方不合理,药效不稳定、服用 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 齐U,其成分包括:干姜、桂枝、麻黄、五味子、杏仁、甘草、生石骨、牛子、山药,具体配方由以 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干姜80-120份、桂枝80-120份、麻黄80-120份、五味子 80-120份、杏仁80-120份、甘草30-80份、生石膏100-200份、牛子80-120份、山药80-120 份。
[0006]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干姜100份、桂枝100份、麻黄100份、五味子100份、杏仁100份、甘草50份、生石骨 150份、牛子100份、山药80份。
[0007]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干姜80份、桂枝80份、麻黄120份、五味子120份、杏仁120份、甘草30份、生石骨100 份、牛子80份、山药80。
[0008]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 可。
[000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药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2) 将干姜、桂枝、麻黄、五味子、杏仁、甘草、生石膏、牛子、山药,经超声波微细粉碎成 120目颗粒,然后每5-10克装入一个胶囊中。
[0010] 1、药理分析:本发明是发明人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结合祖国中医学精髓辩 证组方而得,而且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扶正固本、改善体质,从根本上、 全方位针对病灶而发挥疗效。
[0011] 干姜:味辛;性热,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温里药,主治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0012] 桂枝:辛;甘;性温,膀胱;心;肺经,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解表药,主治 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0013] 麻黄:苦、涩,寒,清骚热、肝热、新旧热,止血,主治骚热病、肝热病、脾热病、陈旧热 病、痹症、衄血、外伤出血。
[0014] 五味子:味酸;性温,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收涩药;生津 药;收涩药,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渴;心悸失 眠。
[0015] 杏仁:苦;温;有毒,肺;脾;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止咳平喘 药;祛痰药,主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 疳肿胀;湿热淋证;疥疮;喉痹;肠燥便秘。
[0016] 甘草:甘;平,脾;胃;心;肺经,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 药,补益药;润肺药,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0017] 生石膏:辛甘;寒;无毒,肺;胃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药,主治热病壮热不 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 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0018] 牛子:性寒,味辛、苦,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 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0019] 山药:性平,味甘;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 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
[0020] 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达到了中药配伍中相辅相成的目的。
[0021] 2、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每次服用 1_3颗胶囊,每天2-3次。
[0022]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配伍合理,给药简单、方便,本发明能 够散寒解、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有效治疗月痹心悸,小便不利,风寒感冒,脘腹冷 痛,血寒闭经,关节痹痛等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1 取干姜100克、桂枝100克、麻黄100克、五味子100克、杏仁100克、甘草50克、生石 膏150克、牛子100克、山药80克,洗净烘干后,经超声波微细粉碎成120目颗粒,然后每10 克装入一个胶囊中,每次服用1颗胶囊,每天2次。
[0025] 实施例2 取干姜80克、桂枝80克、麻黄120克、五味子80克、杏仁120克、甘草30克、生石膏 100克、牛子80克、山药80克,洗净烘干后,经超声波微细粉碎成120目颗粒,然后每5克装 入一个胶囊中,每次服用2颗胶囊,每天3次。
[0026] 实施例3 取干姜120克、桂枝120克、麻黄80克、五味子80克、杏仁80克、甘草30克、生石膏 100克、牛子80克、山药80克,洗净烘干后,经超声波微细粉碎成120目颗粒,然后每8克装 入一个胶囊中,每次服用2颗胶囊,每天3次。
[0027] 实施例4 取干姜80克、桂枝120克、麻黄120克、五味子120克、杏仁80克、甘草80克、生石膏 100克、牛子80克、山药80克,洗净烘干后,经超声波微细粉碎成120目颗粒,然后每6克装 入一个胶囊中,每次服用3颗胶囊,每天2次。
[0028] 典型病例: 病例1 李某某,男,30岁,三日前感觉身体不适存在月痹心悸,小便不利等症状,之后服用本发 明药剂,三日后症状消失,身体痊愈。
[0029] 病例 2 张某某,女,25岁,半月前感觉身体不适存在风寒感冒、脘腹冷痛、闭经等症状,去医院 经西医治疗无效后服用本发明药剂,服用一周后症状明显减轻,后又服用三天症状完全消 失、痊愈。
[0030] 病例 3 孙某某,女,30岁,两日前感觉身体不适存在月痹心悸、关节痹痛等症状之后服用本发 明药剂,两日后症状消失,身体痊愈。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 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心丨季感冒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其成分包括:干姜、桂枝、麻黄、五味 子、杏仁、甘草、生石膏、牛子、山药,具体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干姜 80-120份、桂枝80-120份、麻黄80-120份、五味子80-120份、杏仁80-120份、甘草30-80 份、生石膏100-200份、牛子80-120份、山药80-1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剂 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干姜100份、桂枝100份、麻黄100份、五味子100份、杏仁100份、甘 草50份、生石骨150份、牛子100份、山药8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剂 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干姜80份、桂枝80份、麻黄120份、五味子120份、杏仁120份、甘草 30份、生石骨100份、牛子80份、山药8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悸感冒的中药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剂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2) 将干姜、桂枝、麻黄、五味子、杏仁、甘草、生石骨、牛子、山药原料药物洗净烘干后,经 超声波微细粉碎成120目颗粒,然后每5-10克装入一个胶囊中,每次服用1-3颗胶囊,每天 2-3 次。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189843SQ20141048135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0日
【发明者】高忠青, 耿建芳 申请人:高忠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