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017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具体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将柴胡、麦冬、金银花、黄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石决明捣碎,用武火加热,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筛;将黄连捣碎成细粉浸泡,浓缩过滤,滤液加浓盐酸沉淀,将黄色沉淀用水重结晶数次得到黄色固体,干燥后研细;将夏枯草浸泡,过滤,结晶,干燥后研细;野菊花、白芍、何首乌、玄参浸泡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的固体进行研细,然后将所有处理的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制成颗粒,最后加辅料制成胶囊剂,其特征是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180-220份、黄芩240-280份、黄连350-400份、白芍160-200份、夏枯草360-400份、何首乌260-300份、柴胡180-220份、麦冬130-160份、金银花140-150份、玄参340-380份、石决明270-310份。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按WHO的标准,人体收缩压> 140mmHg或舒张压> 9O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彡180mmHg,舒张压彡IlOmmHg0
[0003]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②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在高血压的短期调节中起主导作用,但对血压的长期调节也有作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后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引起血压的升高。③体液因素,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内源性升压物质和胰岛素抵抗。④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和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可以生成一些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在衰老或一些疾病状态时,收缩因子作用增强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升高,引起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⑤生活因素,高龄、摄入食盐过多及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高。
[00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2012年5月16日日内瓦发布的《2012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表明全球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这种病症的死亡人数约达中风和心脏病所导致的总死亡人数的一半。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使得高血压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及有效的控制,肝、心、脑、肾等重要的生命器官受到致命性打击,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①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的主要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②肾脏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及肾功能减退,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红细胞,严重后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③粹死:粹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它表现为忽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滞,意识丧失,并常于I小时内死亡。④多种病变:高血压可导致肝、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0005]目前西药治疗高血压虽然能起到降压的效果,但是服药后容易发生反弹,波动,并且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副作用。而采用现有的中药虽副作用小,但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6]中药学认为,高血压的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肝、肾、心、脾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衡所致,其中以肝、肾两个脏器阴阳失衡尤为多见。本发明针对高血压之病因病理,从根本上通过“引血下行”以及“养肾调肝”来帮助患者恢复机体元气、调养肝腑功能,从而解除高血压致病之根源。
[0007]本发明高效降压的优势在于本药不仅能够很好的降低血压更对人体的重要脏腑起到很好的调节补养作用,即在高效降压的同时能够很好的控制心、肝和肾等重要脏腑发生病变,标本兼治。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180-220份、黄芩240-280份、黄连350-400份、白芍160-200份、夏枯草360-400份、何首乌260-300份、柴胡180-220份、麦冬130-160份、金银花140-150份、玄参340-380份、石决明270-310份。
[0009]本发明药物中,野菊花:性味苦甘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及高血压等病症;《本草纲目》:野菊花有“利五脉、调四肢,治头风热、脑骨肿痛、养目血、去翳膜、主肝气不足”。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镇静、降压的功效,对血脂及血糖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黄连:性味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抑菌及抗病毒,并能很好的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扩张冠状动脉。白芍:性味苦平,入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对肝气不舒、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有很好的疗效。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具有清肝火、清火明目、散结、降压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行肝气、开肝郁”。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具有养血滋阴、保肝、抗衰老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血虚头昏目眩、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心悸等症。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肺、脾经,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尤其对肝气郁结有特效。《纲目》:“劳有五劳,病在五脏。若劳在肝、胆、心及包络有热或少阳经寒热者,则柴胡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若劳在脾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乃消气退热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用可尔”。麦冬:性味微甘、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临床上对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有很好的作用。金银花:性味微苦甘辛寒,气清香,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炎、解热、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玄参: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药理作用表明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尤其对肾型高血压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石决明:性味咸寒,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功效。药理作用表明具有镇静、降血压、抗感染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作疼作眩晕,因此证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冲也”。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180-220份、黄芩240-280份、黄连350-400份、白芍160-200份、夏枯草360-400份、何首乌260-300份、柴胡180-220份、麦冬130-160份、金银花140-150份、玄参340-380份、石决明270-310份。
[0011]实施例2
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其优选重量份为:野菊花190份、黄芩250份、黄连380份、白芍190份、夏枯草360份、何首乌280份、柴胡200份、麦冬150份、金银花150份、玄参350份、石决明280份。
[0012]将柴胡、麦冬、金银花、黄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石决明捣碎,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筛;黄连捣碎成细粉后用95%乙醇浸泡,浓缩过滤,滤液加浓盐酸沉淀,过滤得到黄色沉淀,将黄色沉淀用水重结晶数次得到黄色固体,干燥后研细;夏枯草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过滤,结晶,干燥后研细;野菊花、白芍、何首乌、玄参用60%的乙醇浸泡过滤3次,滤液浓缩干燥后的固体进行研细,然后将所有处理的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制成颗粒,最后加辅料制成胶囊剂。规格:每粒重0.3g: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I粒,每日一次,严重者可每日两次。
[0013]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总结: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经医生明确诊断均为高血压症,其中男性28例,女性36例;年龄最大为58岁,最小34岁;病程最长的20年,最短的5个月;属初期型18例,中期型34例,后期型12例。
[0014]1.2症状特点: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常伴有头晕、头疼、胸闷心悸、烦躁、失眠、易激动等症状。
[0015]2.服用方式:一次I粒,每日一次,严重者可每日两次,温开水口服。
[0016]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病愈:不良症状消失,停药一年后不复发。好转:不良症状消失,停药一年后复发,或治疗后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复发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后不良症状无明显好转或改用其他法者。
[0017]3.2治疗效果30天为一个疗程,轻者一般1-2个疗程痊愈,重者一般4_5个疗程痊愈。按上述标准治疗后痊愈35例,占54.7% ;好转24例,占37.5% ;无效5例,占7.8%,总有效率为92.2%。
[0018]4.毒副作用在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降压的中药,其制备方法为采用野菊花、黄芩、黄连、白芍、夏枯草、何首乌、柴胡、麦冬、金银花、玄参、石决明为原料,将柴胡、麦冬、金银花、黄芩、益母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将石决明捣碎,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干燥后粉碎成细粉,过筛;黄连捣碎成细粉后用95%乙醇浸泡,浓缩过滤,滤液加浓盐酸沉淀,过滤得到黄色沉淀,将黄色沉淀用水重结晶数次得到黄色固体,干燥后研细;夏枯草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过滤,结晶,干燥后研细;野菊花、白芍、何首乌、玄参用60%的乙醇浸泡过滤3次,滤液浓缩干燥后的固体进行研细,然后将所有处理的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匀,制成颗粒,最后加辅料制成胶囊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180-220份、黄芩240-280份、黄连350-400份、白芍160-200份、夏枯草360-400份、何首乌260-300份、柴胡180-220份、麦冬130-160份、金银花140-150份、玄参340-380份、石决明270-310份。
【文档编号】A61K9/48GK104383246SQ20141067384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河东, 张庆卫 申请人:威海诺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