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105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贯众、栀子、乌梅、芦根、薏苡根、紫菜、葶苈子、莪术、番石榴叶、杜衡、狼毒、细辛、麦门冬、芫花、芜菁,该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包括研磨、混合形成明胶液、制成软胶片、压制成品等步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清热解毒、调节气血、杀虫祛痛、解除病灶的功效,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实用性强,治疗效果理想。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 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 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 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黏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 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黏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 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 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 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0003]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进食生菱角、生荸荠等,被附着的姜片虫囊蚴感染而引起, 成虫寄生在小肠,吸食水谷精微,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为主要的病理变化。
[0004] 潜伏期1?3个月,轻度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中,重度者可出现食欲缺乏,腹 痛,间歇性腹泻(多为消化不良粪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腹痛常位于上腹部与右季 肋下部,少数在脐周,发生于早晨空腹或饭后,以腹痛为主,偶有剧痛与绞痛,患者常有肠鸣 音亢进,肠蠕动增强,肠胀气,不少患者有自动排虫或吐虫史,儿童常有神经症状如夜间睡 眠不好,磨牙,抽搐等,少数患者因长期腹泻,严重营养不良可产生水肿和腹水,重度晚期患 者可发生衰竭,虚脱或继发肺部,肠道细菌感染,造成死亡,偶有虫体集结成团导致肠梗阻 者。
[0005] 在现有的治疗方式中,西医一般选用杀虫及补血的方式来治疗,比如通过硫双二 氯酚或呋喃丙胺来杀虫,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很不彻底,复发率高且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十分 痛苦,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存在副作用。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姜片虫病的 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治疗效果理想的治疗姜片虫病 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包括以下原料 药材: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贯众、桅子、乌梅、芦根、薏苡根、紫菜、葶苈子、莪术、番石榴叶、 杜衡、狼毒、细辛、麦门冬、芫花、芜菁。
[0008]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0-30份、桅子15-22份、 乌梅3-15份、芦根5-20份、薏苡根8-18份、紫菜10-25份、葶苈子5-18份、莪术12-30份、 番石榴叶5-18份、杜衡10-22份、狼毒8-23份、细辛12-25份、麦门冬10-26份、芫花15-28 份、芜菁6-15份。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2-25份、桅子16-20份、 乌梅5-12份、芦根10-18份、薏苡根10-16份、紫菜12-22份、葶苈子8-15份、莪术15-25 份、番石榴叶10-15份、杜衡12-20份、狼毒10-20份、细辛15-22份、麦门冬15-25份、芫花 20-26份、完善8-12份。
[0010]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5份、桅子18份、乌梅6 份、芦根12份、薏苡根12份、紫菜15份、葶苈子10份、莪术18份、番石榴叶12份、杜衡15 份、狼毒12份、细辛16份、麦门冬16份、芫花22份、芜菁10份。
[0011] 作为优选,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20份、桅子18份、乌梅 10份、芦根15份、薏苡根15份、紫菜20份、葶苈子12份、莪术22份、番石榴叶14份、杜衡 18份、狼毒16份、细辛20份、麦门冬20份、芫花25份、芜菁9份。
[0012] 一种制备上述胶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60°C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 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10-130目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步骤三、将明胶粉置入蒸馏水中使其膨胀,其中明胶粉、蒸馏水、混合药物的重量比为 1:5 :10,待明胶融化后,加入步骤二中的细粉,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混合液均匀涂抹在平整的模具上,用90±5°C的温度加 热,蒸发其表面水分,形成软胶片; 步骤五、通过手工压膜或自动压囊机压制胶囊,即得成品。
[0013] 步骤二中的细粉过120目筛。
[0014] 所述步骤五中压制的胶囊成品的重量为0. 5-0. Sg/粒。
[0015] 此外,本发明的药材还可制作成中药颗粒,其制备过程为: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颗粒后过100目筛,置于煎煮砂锅 中,加入混合物重量的三倍水浸泡,浸泡时间为25分钟,加热至沸,分离出煎煮液,再加入 混合物重量两倍的水重复煎煮一次并分离出煎煮液,收集两次煎煮液,离心分离后,在真空 度0. 09-0. IOMpa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6-1. 32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 机的进风温度135°C、出风温度90°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 1-0. 3倍的蔗糖粉和0. 1-0. 2倍 的β -环糊精,制成颗粒,于70-90°C干燥,获得颗粒剂,按0. 8g/袋封装备用。
[0016]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贯众:性味苦,凉。归入肝、胃经。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治风热感 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 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0017] 桅子: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用于热病 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18] 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 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
[0019] 芦根:性味甘,寒。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主用于热病烦渴,胃 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0020] 薏苡根:性味苦甘,寒。归脾、膀胱经。清热,利湿,健脾,杀虫,主治黄疸,水肿,淋 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
[0021] 紫菜:性味甘咸,寒。归手太阴经。化痰软坚,清热利尿,主治瘿瘤,脚气,水肿,淋 病。
[0022] 葶苈子:性味辛、苦,大寒。归肺、膀胱经。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主用于痰涎壅肺, 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
[0023] 莪术:性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主血气心痛;饮食积 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
[0024] 番石榴叶:性味苦;涩;平。燥湿健脾;清热解毒,主泻痢腹痛;食积腹胀;齿龈肿 痛;风湿痹痛;湿疹臁疮;疔疮肿毒;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0025] 杜衡:性味辛;温;小毒。归肺;肝;肾;膀胱经。疏风散寒;消痰利水;活血止痛, 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头痛;齿痛;胃痛;痧气腹痛;瘰疬;肿 毒;蛇咬伤。
[0026] 狼毒:性味苦辛,平,有毒。归手太阴经,兼少阴经气分。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主治 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 疥癣,痔瘘。
[0027] 细辛:性味辛,温。归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主用于风寒感 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0028] 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主治肺 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0029] 芫花:性味苦、辛,寒;有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 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
[0030] 芜菁:性味苦辛甘,平。开胃下气,利湿解毒,主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 疔疮,乳痈。
[0031] 上述药物主要以驱虫解毒为主,佐以健脾、益气、消积、祛痛、解乏;其中芫花、狼 毒、杜衡本身带毒,故在整个中药中添加了多味解毒药,其中芜菁、番石榴叶、贯众、桅子、芦 根在用于清热解毒的同时,可用于消解患者的腹痛;乌梅、薏苡根、紫菜、杜衡、狼毒、芫花主 用于驱虫;莪术用于除积导滞、缓解疼痛;葶苈子、细辛用于益气通窍,缓解疼痛;麦门冬用 于清心除烦,缓解病人心绪。
[0032]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调节气 血、驱虫解痛、解除病灶的功效,实现去除根本病因,针对性较强,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力合 作,缺一不可,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疗效显著;采用中药材,药源丰富、安全有效、价廉,不 易产生耐药性,制作简单,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贯众、桅子、乌梅、芦 根、薏苡根、紫菜、葶苈子、莪术、番石榴叶、杜衡、狼毒、细辛、麦门冬、芫花、芜菁,其具体组 成部分和制备过程如下述实施例所述。
[0034] 实施例1 :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0份、桅子15份、乌梅3份、芦根5份、 薏苡根8份、紫菜10份、葶苈子5份、莪术12份、番石榴叶5份、杜衡10份、狼毒8份、细辛 12份、麦门冬10份、芫花15份、芜菁6份。
[0035] 所述药剂为胶囊,其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60°C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 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10-130目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步骤三、将明胶粉置入蒸馏水中使其膨胀,其中明胶粉、蒸馏水、混合药物的重量比为 1:5 :10,待明胶融化后,加入步骤二中的细粉,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混合液均匀涂抹在平整的模具上,用90±5°C的温度加 热,蒸发其表面水分,形成软胶片; 步骤五、通过手工压膜或自动压囊机压制胶囊,即得成品。
[0036] 步骤二中的细粉过120目筛。
[0037] 所述步骤五中压制的胶囊成品的重量为0. 5g/粒。
[0038] 实施例2 :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30份、桅子22份、乌梅15份、芦根20份、 薏苡根18份、紫菜25份、葶苈子18份、莪术30份、番石榴叶18份、杜衡22份、狼毒23份、 细辛25份、麦门冬26份、芫花28份、芜菁15份。
[0039] 所述药材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过程为: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颗粒后过100目筛,置于煎煮砂锅 中,加入混合物重量的三倍水浸泡,浸泡时间为25分钟,加热至沸,分离出煎煮液,再加入 混合物重量两倍的水重复煎煮一次并分离出煎煮液,收集两次煎煮液,离心分离后,在真空 度0. 09-0. IOMpa下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26-1. 32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 机的进风温度135°C、出风温度90°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 1-0. 3倍的蔗糖粉和0. 1-0. 2倍 的β -环糊精,制成颗粒,于70-90°C干燥,获得颗粒剂,按0. 8g/袋封装备用。
[0040] 实施例3 :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2份、桅子16份、乌梅5份、芦根10份、 薏苡根10份、紫菜12份、葶苈子8份、莪术15份、番石榴叶10份、杜衡12份、狼毒10份、 细辛15份、麦门冬15份、芫花20份、芜菁8份。
[0041]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2] 实施例4 :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25份、桅子20份、乌梅12份、芦根18份、 薏苡根16份、紫菜22份、葶苈子15份、莪术25份、番石榴叶15份、杜衡20份、狼毒20份、 细辛22份、麦门冬25份、芫花26份、芜菁12份。
[0043] 该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44] 实施例5 :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5份、桅子18份、乌梅6份、芦根12份、 薏苡根12份、紫菜15份、葶苈子10份、莪术18份、番石榴叶12份、杜衡15份、狼毒12份、 细辛16份、麦门冬16份、芫花22份、芜菁10份。
[0045] 该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46] 实施例6 : 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20份、桅子18份、乌梅10份、芦根15份、 薏苡根15份、紫菜20份、葶苈子12份、莪术22份、番石榴叶14份、杜衡18份、狼毒16份、 细辛20份、麦门冬20份、芫花25份、芜菁9份。
[0047] 该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0048] 药物为胶囊剂服用时,每日服用3次,每次3-6粒,每10日为一个疗程;当使用本 发明的颗粒剂药物时,一日3次,一次2袋,每10日为一疗程,服用过程忌食北瓜、南瓜、茶 等类食品。
[0049]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8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 50-23. 28g,进行急性 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0小时;将本发 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溶入水中(浓度为6. 35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 4. 60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9. 21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 给药间隔时间8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2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2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 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
[0050] 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水剂LD50>29. 21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3. 35生药 /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 5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 量为〇.〇75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85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 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11倍。
[0051] 由上述用药的结果可知,所有动物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 未见毒性反应。对小鼠阴道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 应。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0052]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水溶液对小鼠按8. 35、20. 25和 32. OOg生药/kg连续用药20周(I. Oml/lOO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 发明胶囊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 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20周及停药4周 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胶囊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 样反应,应用安全。
[0053]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经实践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药剂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 势;自2000年至今随访治疗的425例病案中,6-10岁232例,10-15岁180例,15-20岁10 例,2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12岁左右,患病病程在1-5个月之间,服用本发明的药剂后,其 治疗结果统计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贯众、桅子、乌梅、芦 根、薏苡根、紫菜、葶苈子、莪术、番石榴叶、杜衡、狼毒、细辛、麦门冬、芫花、芜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 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0-30份、桅子15-22份、乌梅3-15份、芦根5-20份、薏苡根8-18份、 紫菜10-25份、葶苈子5-18份、莪术12-30份、番石榴叶5-18份、杜衡10-22份、狼毒8-23 份、细辛12-25份、麦门冬10-26份、芫花15-28份、芜菁6-1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 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2-25份、桅子16-20份、乌梅5-12份、芦根10-18份、薏苡根10-16 份、紫菜12-22份、葶苈子8-15份、莪术15-25份、番石槽叶10-15份、杜衡12-20份、狼毒 10-20份、细辛15-22份、麦门冬15-25份、芫花20-26份、芜菁8-12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姜片虫病的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 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贯众15份、桅子18份、乌梅6份、芦根12份、薏苡根12份、紫菜15 份、葶苈子10份、莪术18份、番石榴叶12份、杜衡15份、狼毒12份、细辛16份、麦门冬16 份、芫花22份、芜菁10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 数比为:贯众20份、桅子18份、乌梅10份、芦根15份、薏苡根15份、紫菜20份、葶苈子12 份、莪术22份、番石榴叶14份、杜衡18份、狼毒16份、细辛20份、麦门冬20份、芫花25份、 芜菁9份。
6. -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上述药物按比例混合,于60°C烤箱中烘干,去杂后放冷; 步骤二、将冷却后的混合药物粉碎成细粉,过110-130目筛,混匀、紫外线消毒后备用; 步骤三、将明胶粉置入蒸馏水中使其膨胀,其中明胶粉、蒸馏水、混合药物的重量比为 1:5 :10,待明胶融化后,加入步骤二中的细粉,搅拌混合均匀;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配置好的混合液均匀涂抹在平整的模具上,用90±5°C的温度加 热,蒸发其表面水分,形成软胶片; 步骤五、通过手工压膜或自动压囊机压制胶囊,即得成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细粉过120目筛。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压制的胶囊成 品的重量为0.5-0. 8g/粒。
【文档编号】A61P33/10GK104367960SQ20141070096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刘香莉 申请人:山东瑞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