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眼叶肠炎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897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眼叶肠炎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眼叶肠炎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龙眼叶20-30份,松针18-20份,苦丁茶15-18份,罗汉果10-15份,铁皮石斛8-10份,木蝴蝶6-8份,鬼针草5-8份,一点红2-3份,樟树皮2-3份,火麻仁1-2份。本发明利用当地盛产但利用率不高的龙眼叶,再添加一些当地富有的中草药组成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肠炎的龙眼叶肠炎茶,充分利用了当地盛产的龙眼叶用于医药保健领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龙眼叶肠炎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保健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眼叶肠炎茶。

【背景技术】
[0002]肠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以直肠乙状结肠受累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0003]随着诊断方法及医学进步,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病程又长,难以根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且癌变发病率达5%左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虽然用于肠炎治疗的药物也不少,但多数药物指标不治本,复发率达85%以上,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有效根治上述疾病。
[0004]市场上的有很多肠炎中药和西药,但疗效确切,成本低,价格便宜的不多。市场上未见有疗效好的肠炎茶,也未见公开文献报道。
[0005]龙眼(/T/ff1ca/ywAs longan Zoar),又称桂圆,益智,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龙眼是我国热带水果品种之一,以其果肉具有抗氧化、抗焦虑、抗癌、降脂护心和抑菌等作用。以及龙眼肉可以加工成方便食用龙眼膏、美味可口的果汁及具有一定功效的保健酒。而逐步成为由单一的作水果食用向保健食品精深加工方面发展,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0006]大新县龙眼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大新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管辖,位于广西西南部,正西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毗连,国界线长40余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143公里,县内各乡镇均已通柏油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县城桃城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新龙眼以果大、肉厚、味道甘甜、数量多、产量高而驰名区内外,畅销内地、港澳、东南亚,多年来均供不就求。荣获2001年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全县龙眼种植面积达16.1万亩,其中石硖、储良、大乌园等龙眼面积13万亩,占种植面积的82%。龙眼树的种植主要是为了得到龙眼。而龙眼主要的加工成品有桂圆干、桂圆肉、桂圆糕、桂圆酒等。但人们却忽略了龙眼树上的龙眼叶,当地的龙眼叶都是“落叶归根”,没有利用龙眼叶用于医药保健领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当地盛产但利用率不高的龙眼叶,再添加一些当地富有的中草药组成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肠炎的龙眼叶肠炎茶,充分利用了当地盛产的龙眼叶用于医药保健领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0008]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龙眼叶肠炎茶,它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
龙眼叶20-30份; 松针18-20份;
苦丁茶15-18份;
罗汉果10-15份;
铁皮石斛8-10份;
木蝴蝶6-8份;
鬼针草5-8份;
一点红2-3份;
樟树皮2-3份;
火麻仁1-2份。
[0009]所述的龙眼叶肠炎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无虫害、农药残留的龙眼叶、松针、苦丁茶、罗汉果、铁皮石斛、木蝴蝶、鬼针草、一点红、樟树皮和火麻仁,并用清水洗净;
(2)将上述清洗干净的原料采用微波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为180-200°C,水分含量控制在6-8% ;
(3)将上述烘干后的原料碎成小片,全部原料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包装,或者分装成袋泡茶,即得到龙眼叶肠炎茶。
[0010]所述的龙眼叶肠炎茶水剂的制备方法,是挑选无虫害、农药残留的龙眼叶、松针、苦丁茶、罗汉果、铁皮石斛、木蝴蝶、鬼针草、一点红、樟树皮和火麻仁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放至砂锅内加入2升清水,大火烧开,转至小火煲30-35分钟,即得水剂的龙眼叶肠炎茶。
[0011]所述的罗汉果为成熟的青皮罗汉果。
[0012]所述的樟树皮为樟树老树杆上紧贴树干的树皮。
[0013]所述的龙眼叶,【拼音名】L0ng Υαη Υ?,【英文名】Longan Leaf,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叶或嫩芽,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Euphoria longan (Lour.) Steud.],【性味】甘淡;平,【化学成份】叶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式(quercitrin),鞋酸(tannic acid),无羁職(friedlin),表无羁職醇(cp1-friedelanol),16-三十一烧醇(16-hen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及其β-D-葡萄糖式(stigmasteryl-β -D-glucoside)。【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湿。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感冒,肠炎;外用治阴囊湿疹。
[0014]所述的松针,为松科植物华山松、黄山松、马尾松、黑松、油松、云南松、红松等的针叶,物界,种子植物门;主治:风湿痿痹;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预防乙脑、流感。松叶味酸,苦涩,性温,无毒。入心、脾、肝经。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本草纲目》言,松针长期服用,治百病,安五脏,生毛发,耐寒暑,耐风吹雨打,轻身益气,守中而辟谷延年。松叶以除邪气为主,邪去则正安,疾病不生,从而获得不饥延年的实效。这和人参、白术、获茶、黄精等以补为主的延年之法,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从中医气化论分析,鲜松叶为补阴要药,其性多燥,久服大益脾土,以滋其肺,“四季脾旺不受邪”。松叶治百病本意为,脾土健则人体后天之本旺,生化之源强,免疫力和抗病力上升。通过现代技术对松针的测试发现:松针提取物富含糖类、粗蛋白、粗脂肪、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矿元素、多种维生素、生物黄酮类物质、精油、叶绿素、不饱和脂肪酸、酶与辅酶等活性物质。松树药用的代表部位是松针,松针的药用成分高于松树的其他部位,不但含有大量生物黄酮类物质、前花青素,还富含叶绿素、多种维生素。松针提取物可用于扩张动脉血管,增加红血球携氧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荷尔蒙的分泌,强精,使身体的组织年轻化。
[0015]所述的苦丁茶,属冬青科(Foliumllicis Latifoliae),(英)Broadleaf HollyLeaf,别名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的叶。生于山坡、竹林、灌木丛中。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近年来,对苦丁茶的研究多集中在加工成品茶和茶饮料等营养保健方面,现已成功研制出了袋泡苦丁茶、苦丁茶冲剂、苦丁茶含片、复合型苦丁茶等多种保健食品。目前有关苦丁茶的栽培、加工、生理生化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但对其精加工、深加工、贸易和生理生化机理尤其是对苦丁茶的功能成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促进苦丁茶饮料资源利用的发展。功能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散肝风,治耳鸣耳聋,活血脉,凉子宫。肠炎,水火烫伤,耳脓,乳痈初起,风热,齿痛,肝火上炎,头胀目眩,耳鸣。
[0016]所述的罗汉果,学名:Siraitia grosvenorii,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中医以其果实入药,含有罗汉果甜苷、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药用成分,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0017]所述的铁皮石斛(学名: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为兰科石斛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分布于福建、浙江、广西、云南等地。《中国药典2005年版》石斛功能: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性味功效:味甘,性微寒。生津养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
[0018]药典记载一铁皮石斛:
《本草纲目》: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智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冶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0019]《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0020]《本经》: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纲目》:甘淡微咸,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0021]《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巳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甘芳降气。
[0022]《神农本草经》:甘淡微咸,治发热自汗,痛疽脓排内塞。
[0023]《药品化义》: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
[0024]《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气,脚膝疼软弱,健阳,补肾积精。
[0025]《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劣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0026]《本草备要》:疗梦遗滑精。
[0027]《本草再新》: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0028]《本草思辩录》: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
[0029]《中国药典》: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
[0030]所述的木蝴蝶,中文学名:木蝴蝶,中文别名:千张纸(植物名实图考),破故纸、毛鸦船(四川),王蝴蝶(贵州),千层纸、土黄柏(广西),兜铃,【别名】:千张纸、兜铃、磊刀树、三百两银药、玉蝴蝶、云故纸、破布子、白故纸、海船果心、白玉纸、白千层、纸肉、故纸、洋故纸、鸭船层纸、千纸肉、海船皮、满天飞,【拉丁文名】:Semen Oroxyli, 二名法:0roxylumindicum,属植物界,【归经】:归肺;肝;胃经。【性味】:味微苦;甘;性微寒。【功效】:利咽润肺;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治】:咽痛喉痹;声音撕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木蝴蝶花冠大,紫红色,果长而大,似船也似剑,种子似白色蝴蝶,叶对生,2-3回羽状复叶,着生于茎的近顶端;总状花序顶生,长约25厘米。花萼肉质,钟状。蒴果长披针形,扁平,木质。种子扁圆形,边缘具白色透明的膜质翅,是夏、秋季理想的观花和观果植物。种子可入药,具润肺、舒肝、和胃、生肌的功效。
[0031]所述的鬼针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非常广泛,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草可作为中药使用;【学名】:Bidens pilosa;【性味】:味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阑尾炎,肾炎,胆囊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肝炎,腹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喉炎,闭经,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皮肤感染,小儿惊风、疳。
[0032]所述的一点红,【拉丁学名】:SowthistleleafTasselflower, Red Tasselflower,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等,为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等省区均有野生,一些地方已进行人工栽培。一点红性平,味苦微辛,凉血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其食用部位为嫩茎叶,食法多样,可炒食,也可作汤或火锅用菜,口感清爽,具有类似茼蒿的香味。
[0033]所述的樟树皮是樟树(拉丁学名: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的皮,【英文名】Bark of Camphortree,【别名】香樟树皮、樟皮、樟木皮,【归经】脾;胃;肺经,功用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湾,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所述的大麻仁,中文学名:火麻仁,拉丁学名:CannabissativaL.,又称麻仁,一种中药,大麻(Cannabis sativa)的种子,一般都是用小镬炒熟,经过热处理,因此又称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有滋养润肠,舒缓肚泻,乌头发等功效,但不能服用过量,炮制作用:
①火麻仁: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润肠通便、滋养的功能。生火麻仁长于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0034]②炒火麻仁:炒后可提高煎出效果,并且气香,缓和滑利之性,能增强滋脾阴、润肠燥的作用,多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
[00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当地盛产但利用率不高的龙眼叶,再添加一些当地富有的中草药组成一种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肠炎的龙眼叶肠炎茶,充分利用了当地盛产的龙眼叶用于医药保健领域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为龙眼种植户创收。
[0036]2、该治疗肠炎的龙眼叶肠炎茶,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0037]3、该龙眼叶肠炎茶配方合理,可以作为药方应用,也可以制作成保健饮料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实施例1:
取以下无虫害、农药残留的物质原料和重量份数:
龙眼叶20份;
松针18份;
苦丁茶15份;
罗汉果10份;
铁皮石斛8份;
木蝴蝶6份;
鬼针草5份;
一点红2份;
樟树皮2份;
火麻仁I份。
[0039]将上述清洗干净的原料采用微波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为180°C,水分含量控制在6%;将上述烘干后的原料碎成小片,全部原料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包装,或者分装成袋泡茶,即得到龙眼叶肠炎茶。
[0040]将上述物质原料用清水洗净,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放至加有2升清水的砂锅内,大火烧开,转至小火煲30分钟,即得水剂的龙眼叶肠炎茶。
[0041]实施例2:
取以下无虫害、农药残留的物质原料和重量份数:
龙眼叶25份;
松针19份;
苦丁茶17份;
罗汉果13份;
铁皮石斛9份;
木蝴蝶7份;
鬼针草7份;
一点红2.5份;
樟树皮2.5份;
火麻仁1.5份。
[0042]将上述清洗干净的原料采用微波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为190°C,水分含量控制在7%;将上述烘干后的原料碎成小片,全部原料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包装,或者分装成袋泡茶,即得到龙眼叶肠炎茶。
[0043]将上述物质原料用清水洗净,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放至加有2升清水的砂锅内,大火烧开,转至小火煲32分钟,即得水剂的龙眼叶肠炎茶。
[0044]实施例3:
取以下无虫害、农药残留的物质原料和重量份数:
龙眼叶30份;
松针20份;
苦丁茶18份;
罗汉果15份;
铁皮石斛10份;
木蝴蝶8份;
鬼针草8份;
一点红3份;
樟树皮3份;
火麻仁2份。
[0045]将上述清洗干净的原料采用微波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为200°C,水分含量控制在8%;将上述烘干后的原料碎成小片,全部原料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包装,或者分装成袋泡茶,即得到龙眼叶肠炎茶。
[0046]将上述物质原料用清水洗净,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放至加有2升清水的砂锅内,大火烧开,转至小火煲35分钟,即得水剂的龙眼叶肠炎茶。
[0047]应用效果
本发明的龙眼叶肠炎茶,2013年给20名志愿者试验,该20名志愿者一般都有经常腹泻,消化不良、肚子痛等症状,特别是夏天5-6月份,瓜果成熟季节经常出现肠胃炎,经过服用本发明的龙眼叶肠炎茶,不吃西药,不打针,有效率为90%。
[0048]应用实施例1、广西崇左大新县梁某某,女,38岁,两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得了肠炎,晚上睡觉时腹痛难以入睡,且腹泻,去医院治疗好后,回家一段时间,因没注意饮食肠炎又复发了。至2013年7月,梁某某的肠炎去医院治疗后又复发了 4次,最后一次复发时,她爱人给她服用本发明的龙眼叶肠炎茶后,每天3次,每次5g,开水泡后喝茶汤,不吃西药,不打针,2天后好转,4天痊愈;肠炎痊愈后,梁某某也偶尔吃生冷食物,至今她的肠炎病未复发。
[0049]2、广西崇左大新县黄某某,女,26岁,2013年8月,黄某某得了肠炎,白天腹泻,晚上腹痛难以入睡,经好友介绍,她服用本发明的龙眼叶肠炎茶后,每天3次,每次5g,开水泡后喝热茶汤,不吃西药,不打针,2天后好转,3天痊愈,至今她的肠炎病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龙眼叶肠炎茶,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龙眼叶20-30份,松针18-20份,苦丁茶15-18份,罗汉果10-15份,铁皮石斛8_10份,木蝴蝶6_8份,鬼针草5-8份,一点红2-3份,樟树皮2-3份,火麻仁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眼叶肠炎茶,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无虫害、农药残留的龙眼叶、松针、苦丁茶、罗汉果、铁皮石斛、木蝴蝶、鬼针草、一点红、樟树皮和火麻仁,并用清水洗净; (2)将上述清洗干净的原料采用微波烘干机烘干,烘干温度为180-200°C,水分含量控制在6-8% ; (3)将上述烘干后的原料碎成小片,全部原料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包装,或者分装成袋泡茶,即得到龙眼叶肠炎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眼叶肠炎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挑选无虫害、农药残留的龙眼叶、松针、苦丁茶、罗汉果、铁皮石斛、木蝴蝶、鬼针草、一点红、樟树皮和火麻仁按上述的重量份数放至砂锅内加入2升清水,大火烧开,转至小火煲30-35分钟,即得水剂的龙眼叶肠炎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眼叶肠炎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罗汉果为成熟的青皮罗汉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眼叶肠炎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樟树皮为樟树老树杆上紧贴树干的树皮。
【文档编号】A61P1/12GK104365948SQ201410722404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日
【发明者】陈超燕 申请人: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