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活血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3624阅读:1385来源:国知局
藏红活血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藏红活血丸的制备方法,将藏红花、藏灵芝、桃仁、黄芪、红景天、松蕈、山楂、鸡血藤、茯苓、当归尾、地龙、川芎混合后,加8倍、6倍水煎煮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制成干膏,将两次干膏合并后共粉碎成细粉加炼蜂蜜做成小丸药即成,优点:补气、活血、化瘀、通络、降脂的效果明显、服用简单,省时省力,无任何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藏红活血丸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藏红活血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原料属纯天然植物药食同源的领域,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降脂、通络的作用。
技术背景
[0002]目前我们国家提倡藏医学,我作为中医学子认为:藏医、汉医都是祖国医学一部分,应当继承和发掘,我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挥藏汉医学结合,创造适合中老年保健纯天然植物药食同源的藏红活血丸。因此本方来自海拔4500米的西藏布达拉宫、红宫秘方,是那里的老师交给我,我又结合《中医方剂学》《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进行研宄,组成一个补气、活血、化瘀、通络、降脂的有效方剂,现贡献给人类,有利于人类的中老年人保健事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单方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服用方便的纯天然植物混合的藏红活血丸。
[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1、一种藏红活血丸是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和配比组成:藏红花(见中华百草良方447页),藏灵芝(见西藏常用中草药327)、红景天(为西藏常用中草药,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药大辞典》,桃仁、松蕈(见中药大辞典1258页),地龙、川芎各0.3-30份、山楂、鸡血藤、茯苓各2-200份、黄芪6-600份、当归尾0.6-60份.蜂蜜14.7-1470份。
[0005]2、藏红活血丸,是按下述原料最佳重量份的配比组成:藏红花、藏灵芝、红景天、桃仁、松蕈、地龙、川芎各3份、山楂、鸡血藤、茯苓各20份、黄芪60份、当归尾6份蜂蜜147份。
[0006]3、藏红活血丸的制备方法,将藏红花、藏灵芝、桃仁、黄芪、红景天、松蕈、山楂、鸡血藤、茯苓、当归尾、地龙、川芎混合后,加8倍、6倍水煎煮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制成干膏,将两次干膏合并后共粉碎成细粉加炼蜂蜜做成小丸药即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进一步说明。
[0008]实施例1:
[0009]将藏红花、藏灵芝、桃仁各3克、黄芪60克、红景天、松蕈各3克、山楂、鸡血藤、茯苓各20克、当归尾6克、地龙3克、川芎各3克混合后,加8倍、6倍水煎煮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制成干膏,将两次干膏合并后共粉碎成细粉加炼蜂蜜147克做成小丸药,每6粒重1克。
[0010]用法:小丸每晚6粒。
[0011]主要功能是:补气、活血、化瘀、通络、降脂。
[0012]临床分析:用于气虚、血瘀、血脂偏高58有效56无效2人,均无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藏红活血丸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藏红花、藏灵芝、红景天、桃仁、松蕈、地龙、川芎各0.3-30份、山楂、鸡血藤、茯苓各2-200份、黄芪6-600份、当归尾0.6-6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红活血丸,其特征在于是按下述原料最佳重量份的配比组成:藏红花、藏灵芝、红景天、桃仁、松蕈、地龙、川芎各3份、山楂、鸡血藤、茯苓各20份、黄芪60份、当归尾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藏红活血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藏红花、藏灵芝、桃仁、黄芪、红景天、松蕈、山楂、鸡血藤、茯苓、当归尾、地龙、川芎混合后,加8倍、6倍水煎煮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干燥制成干膏,将两次干膏合并后共粉碎成细粉加蜂蜜做成小丸药即成。
【文档编号】A61K35/62GK104474162SQ201410767522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5日
【发明者】郭民召 申请人:郭民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