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628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包括设有多数配合人体指骨的多数间隔模块,将所述多数模块串组成多数组分节式间隔模块;以多数个别弹性支片穿过每一组分节式模块结构,使支片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端,与一驱动机构接合连动;将复健手指定位于间隔模块,由驱动机构驱使手指以屈曲(flexion)动作引拉,然后使驱动机构反向位移,通过支片受力弯曲后的弹性恢复力形成伸展(extension)动作,从而可在患部形成僵化或其他不良影响前即可进行复健练习活动。
【专利说明】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部掌指活动练习装置,尤指一种特别适合使用于手部患者,在尚未进行如植皮或整形而可能产生组织僵化或其他不良影响前,即可渐进式地进行手部的复健练习活动,有效防止如关节僵硬及挛缩变形的弊端,进而具有令患部维持在较良好的可治愈状态,也可缩短复原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
【背景技术】
[0002]引发手部病症的原因相当多,包括骨折、肌腱断裂、关节炎及烧烫伤等,均有可能造成手部动作失能的状况。手部失能在未进行复健下,常会产生关节沾粘、肌肉挛缩或水肿等不利后续医疗程序的影响。
[0003]早期骨科医师对于人体关节部位受伤的处理,大都遵循必须长期且连续强制休息的原则;但近代研究中则证明适当的按摩和移动,尤其是被动式复健方式,会帮助减轻疼痛,而且不会恶化患处,因此,临床上,以连续运动的治疗方式来代替固定休息疗养方式逐渐增加。
[0004]但是人体手部涉及到频繁的活动,因此也是上肢中最为复杂的部位。人体手部除了包括五块掌骨(metacarpals),掌骨头端还包括拇指两块、其余四指个包含三块,总计十四块的指骨(phalanges),每一手指的三块指骨分别为近侧指骨(proximal phalanx)、中间指骨(middle phalanx)及远侧指骨(distal phalanx),同时,指骨之间更含有关节存在;同时,手部的多数手指在张开及握拳的活动过程中,包括多数手指的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sion)以形成纵向位移,而个别手指与手指之间的横向位移则包括外展(abduction)及内收(adducti on ),在复健过程中的复杂度由此可见一斑。
[0005]中国台湾专利M257796号「手部护建护具」主要是以一塑料材质分别一体成型手指部及手掌部,手掌部成型有虎口靠合处,在虎口靠合处的下方形成有拇指靠合处,手掌部与手指部设由连接件连接形成有可活动的手部复健护具;但此一手部复健工具不仅无法针对个别指头加以复健,同时,其主要是使用在已植皮后的复健活动,然而,依实际情况,在进行植皮医疗的前,受到烧烫伤的手部可能已产生如皮下组织或肌肉逐渐萎缩的类,不利于复健的现象,应用上仍有不足之处。
[0006]中国台湾专利M400316号「手指复健构造」的手指复健构造包括:设直在一枢接座的第一固定元件,二个曲柄组,沿着该枢接座呈远近的排列,各该曲柄组包括一轴杆,各该轴杆一端具有一轴心,各该轴心轴接一转盘,各该转盘连接一曲柄,其连接处与其所属转盘的轴接处具有一第一力臂,又相对远离该枢接座的曲柄组所属的轴杆连接在相对靠近该枢接座的曲柄组所属的转盘上,而相对远离该枢接座的曲柄组所属的曲柄则连接在相对靠近该枢接座的曲柄组所属的轴杆上,并与该轴杆的轴心具有一第二力臂,而邻近于该枢接座的曲柄组所属的轴杆及曲柄则枢接在该枢接座上,另外,远离该枢接座的曲柄组所属的转盘延伸设置一滑动杆;一第二固定元件,延伸具有一套环,该套环套设在该滑动杆,而在该滑动杆滑动。通过此种结构方式,此案设计能以手腕关节的活动而带动手指关节自然运动来进行手指屈肌肌腱的复健,并且利用手腕、手指关节协同运动方式做手指屈肌肌腱的复健,不会使受伤的屈肌肌腱造成负担,除了无法完整进行每一指头的完全复健活动之外,患者必须在已进行某种程度的治疗后,再施予非被动式复健。
[0007]同时,现有的手掌指的复健装置通常难以模拟正常手指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sion)的纵向位移活动,以及个别手指与手指之间外展(abduction)及内收(adduction)的横向位移活动,复健效果并不理想。
[0008]现有对于手部复健的解决方式除了无法形成理想的被动复健治疗型态之外,常见将烧伤或受伤的病患手部固定起来的作法,会使手部和手指缺乏活动,以烧伤部位为例,在复原过程,非常容易使关节逐渐僵硬及瘸缩变形,不仅影响治愈的效果,更需花费较长的复健时间以及高昂的后续治疗费用。

【发明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手部掌指活动练习装置,在烧伤或受伤的病患手部进行植皮或整形而产生不良影响前,即可进行被动式手指练习活动,以防治上述关节僵硬及变形的情况,更进一步可以缩短日后复健的时间及降低疗程及费用。
[0010]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手部掌指活动练习装置,特别适合于进行手部各指骨的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sion)的纵向位移活动练习,并可连结横向机构来同步进行手指与手指之间外展(abduction)及内收(adduction)的横向位移复健练习活动,达到更全面化的手部复健功能。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一种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0013]多数配合人体手指数量的可挠性支片,所述支片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端;
[0014]多数组合于所述支片的多数间隔模块,所述间隔模块设为配合人体指骨的形状及数量,并将每一支片上的多数间隔模块串接成分节式间隔模块,供配合所述多数支片作为手指定位装置;
[0015]设于所述每一间隔模块的束套;以及
[0016]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至少设有一往复运动构件,所述往复运动构件至少组接一引拉构件的一端,并使所述引拉构件的另一端接合连动所述支片的活动端。
[0017]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模块设有纵向槽孔供穿过所述支片,同时,在所述间隔模块纵向槽孔上方设有分开通孔,供穿系一弹性索,使所述弹性索一端先行穿过其中一通孔后,另一端则定位于一预设的凸柱,而成为所述分节式间隔模块。
[0018]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隔模块设有横向槽孔,供穿过所述的束套。
[0019]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支片在所述活动端设有一组接头,所述的驱动机构往复运动构件组接所述引拉构件的一端,并使所述引拉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组接头组接连动。
[0020]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含有原动机,该原动机连动一致动导杆,使所述往复运动构件接合连动于该致动导杆往复位移。
[0021 ]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每一间隔模块与间隔模块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垫,每一间隔模块并在底部预设动作的裕度空间。[0022]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还组接有一手掌承板,所述手掌承板以多数连接片连接所述支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所述手掌承板组合,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支片组接成所述固定端。
[0023]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弓I拉构件为一拉绳。
[0024]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弓I拉构件为一刚性长形件。
[0025]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弓I拉构件为一刚性长形件。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使用于手部患者的进行被动式复健练习,对于如烧伤或烫伤的病患手部,可通过此种练习装置的复健活动防止关节逐渐僵硬及瘸缩变形,不仅具有更良好的治愈效果,也可缩短复原及复健的时间,更因而能大幅降低整体治疗所花费的费用。同时,本实用新型更适于联合横向机构来同步进行手指与手指之间外展(abduction)及内收(adduction)的横向位移复健练习活动,达到更全面化的手部复健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复健方法动作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0029]图3是图2主要元件分解图。
[0030]图4是图3的进一步分解图。
[0031]图5是图4的进一步细部元件分解图。
[0032]图6是本实用新型手指定位装置的局部剖视放大立体图。
[0033]图7是本实用新型装设于手部的示意图;
[0034]图7A是图7的A部分放大详图。
[0035]图8是图7的操作状态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10手掌承板;11孔;20定位装置;21支片;22间隔模块;23缓冲垫;24束套;25纵向槽孔;26、27通孔;28弹性索;29横向槽孔;30驱动机构;31往复运动构件;32引拉构件;321引拉构件一端;322引拉构件另一端;33销插件;34原动机;35致动导杆;40连接片;41孔;42孔;51近侧指骨;52中间指骨;53远侧指骨;211固定端;212活动端;213组接头(销插座);214孔;215插销;220裕度空间;281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实用新型新颖性及其他特点将于配合以下附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而趋于明了。
[0038]如图1所示,在图示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至少设有一手指定位装置20,该手指定位装置20最好组合一用以放置患者手部的手掌承板10。
[0039]所述手指定位装置20设有多数配合人体指骨(phalange)长度大小及面积的多数间隔膜块22,在此一图示实施例中,由左至右含有成排的近侧指骨(proximal phalanx)模块、中间指骨(middle phalanx)模块及远侧指骨(distalphalanx)模块,所述的多数模块串组成分节式结构,并以一可挠性支片21穿过所述的多数间隔模块22,所述支片21能以具有适度可挠性或具适当弹性的材料制成,其一端(图示左端)为固定端211,另一端(图示右端)则为一能与动力装置接合连动的活动端212,该活动端212结合有一组接头213。[0040]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包含一驱动机构30,该驱动机构30可驱使一预设的往复运动构件31左右位移;一引拉构件(如图示拉绳,实施上也可为具刚性长形件)32—端组接于所述往复构件31,另一端则接合连动于所述支片21的组接头213端部。
[0041]通过上述机构的组合方式,使用者可将准备复健活动的手指放置于多数间隔模块22,使每一指骨相对放置于每一相对之间隔膜块22,并以如束套的类配件绑系定位后,由驱动机构30驱使往复运动构件31向一侧位移将手指以逐渐屈曲(flexion)动作向图示假想线方向引拉,然后使驱动机构30的往复运动构件31反向位移,通过具弹性的支片21受力弯曲后的弹性恢复力自行形成逐渐伸展(extension)的动作,也可凭借具刚性的引拉构件32对该支片21产生回推的操作。
[0042]如图2及图3所示,在所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设有一手掌承板10供在前方组接多数手指定位装置20,以及一驱动机构30。
[0043]于此一实施例中,手掌承板10配合患者所需可适度加大其长度及面积;所述手掌承板10与手指定位装置20以相对多数的连接片40接合。
[0044]请同时配合参阅第2至5图,所述的多数手指定位装置20分别设有配合手指长度的多数不同长度支片21,以其中一支片21为例(如图5所示),均设有多数配合指骨(phalanges)数量之间隔模块22,在此一实施例中,除了拇指所在位置为两块间隔模块22之外,其余四只手指所在位置均为四块间隔模块22 ;每一间隔模块22与间隔模块22之间分别设有最好以软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垫23,每一间隔模块22并可于底部预设动作的裕度空间220 (参图7)。所述的每一间隔模块22均可穿系束套24。
[0045]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手掌承板10,经由与连接片40的一端之间,以彼此相对孔
11、41以螺栓或其他固定元件加以组合,该连接片40的另一端也与支片21的固定端211之间,以彼此相对孔42、214形成组接固定,并使支片21的该固定端211与活动端212之间,串接所述的多数间隔模块22成为分节式结构状态,并使该活动端212与驱动机构30组接连动。
[0046]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数支片21最好以具有良好可挠性及/或弹性的材料(如不锈钢板或类似的金属材料)所制成,间隔模块22预设纵向槽孔25 (参图6)供穿过所述支片21,同时,在间隔模块22可预设在纵向槽孔25略上方的两分开通孔26、27,供穿系一弹性索28,使该弹性索28 —端先行穿过其中一通孔26或27之后,另一端则可定位一预设的凸柱281,而成为一分节式间隔模块22装置。
[0047]在此一实施例中,间隔模块22设有横向槽孔29,供穿过所述的束套24,每一束套24能以粘扣带的类装置进行每一手指的束紧或松放。
[0048]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各支片21在所述活动端212的端部位置设有组接头213,所述的驱动机构30则设有一往复运动构件31,该往复运动构件31组接多数引拉构件32 —端321,并使所述的这些引拉构件32另一端322与上述组接头213组接连动,在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拉构件32另一端322设有一与所述组接头213相对的销插件33,支片21组接头213可为一销插座(213),使两相对的销插座(213)及销插件33在组合后,能以一插销215加以定位接合连动。于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机构30含有一电动或气动式原动机34 (可为一步进马达),该原动机34带动一致动导杆35 (可为一螺杆)正反转,使接合连动于该致动导杆35的驱动机构30往复运动构件31可受控进行往复位移。[0049]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将手部放置于手掌承板10,并将每一手指放在含有支片21的之间隔模块22上,使每患者的每一个别指骨,如图示的近侧指骨(proximalphalanx)51、中间指骨(middle phalanx)52 及远侧指骨(distal phalanx)53,均能安放在每一相对的个别间隔模块22上,并以每一相对束套24加以束紧;然后,以驱动机构30如图7所示般拉动,在此一活动练习过程中,当驱动机构30的往复运动构件31因原动机34带动致动导杆35运转而受控进行位移(往复运动构件31向图示的左侧位移)时,引拉构件32一端受到同步拉动,结合于支片21的引拉构件32另一端因而迫使整个支片21开始以其组接孔为动作轴心开始弯曲,直到往复运动构件31所设定的最大拉引(向左)行程,同时,在每一间隔模块22之间,因受力弯曲过程中,预设在每一间隔模块22底部的动作裕度空间220,使每一间隔模块22之间可产生弯曲(参图7A),并以其间的缓冲垫23对各间隔模块22交接位置的压靠力量产生缓冲作用;反之,当往复运动构件31因原动机34带动致动导杆35反向运转而受控进行反向(如图8所示右侧方向)位移,在此一反向位移过程中,原本受到拉力而向下弯曲的所有支片21,若系采用具弹性的材料制成,则将因本身具备的弹性恢复力,将整个装置连同复健的手指,逐渐回弹到如图8所示的水平状态;另外,若该引拉构件32由刚性材料所制成,更具有逐渐推动该支片21回复至水平状态的作用;通过此种反复动作,达到手部的复健练习活动。此一实施例显示特别适合于进行手部各指骨的屈曲(flexion)及伸展(extension)的纵向位移活动练习。
[0050]本实用新型于多数具有可挠性作用的支片21表面,设有配合人体指骨数量的多数分节式间隔模块22,并凭借所述的这些间隔模块22,使复健手部的每一手指骨,可预先放置定位在每一相对之间隔模块22上,所述的每一支片21的固定端211加以固定,并使支片21活动端212成为待组接的自由端,使一驱动机构30可组接连动该支片21活动端212,使复健手指受力被动弯曲及回复平直,完成整个正常手部复健活动练习。
[0051]本实用新型因而特别适合使用于手部患者的进行被动式复健练习,对于如烧伤或烫伤的病患手部,可通过此种练习装置的复健活动防止关节逐渐僵硬及瘸缩变形,不仅具有更良好的治愈效果,也可缩短复原及复健的时间,更因而能大幅降低整体治疗所花费的费用。同时,本实用新型更适于联合横向机构来同步进行手指与手指之间外展(abduction)及内收(adduct ion )的横向位移复健练习活动,达到更全面化的手部复健功能。
[0052]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数配合人体手指数量的可挠性支片,所述支片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端; 多数组合于所述支片的多数间隔模块,所述间隔模块设为配合人体指骨的形状及数量,并将每一支片上的多数间隔模块串接成分节式间隔模块,供配合所述多数支片作为手指定位装置; 设于所述每一间隔模块的束套;以及 一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至少设有一往复运动构件,所述往复运动构件至少组接一引拉构件的一端,并使所述引拉构件的另一端接合连动所述支片的活动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模块设有纵向槽孔供穿过所述支片,同时,在所述间隔模块纵向槽孔上方设有分开通孔,供穿系一弹性索,使所述弹性索一端先行穿过其中一通孔后,另一端则定位于一预设的凸柱,而成为所述分节式间隔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模块设有横向槽孔,供穿过所述的束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片在所述活动端设有一组接头,所述的驱动机构往复运动构件组接所述引拉构件的一端,并使所述引拉构件的另一 端与所述组接头组接连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含有原动机,该原动机连动一致动导杆,使所述往复运动构件接合连动于该致动导杆往复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间隔模块与间隔模块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垫,每一间隔模块并在底部预设有动作的裕度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间隔模块与间隔模块之间分别设有缓冲垫,每一间隔模块并在底部预设动作的裕度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组接有一手掌承板,所述手掌承板以多数连接片连接所述支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所述手掌承板组合,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支片组接成所述固定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组接有一手掌承板,所述手掌承板以多数连接片连接所述支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所述手掌承板组合,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支片组接成所述固定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组接有一手掌承板,所述手掌承板以多数连接片连接所述支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所述手掌承板组合,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支片组接成所述固定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拉构件为一拉绳。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拉构件为一拉绳。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拉构件为一拉绳。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拉构件为一刚性长形件。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拉构件为一刚性长形件。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 述的手部掌指复健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拉构件为一刚性长形件。
【文档编号】A61H1/02GK203777261SQ201420024421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张晓云, 沈民健 申请人:张晓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