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保温片,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包含有软性基体和安装在软性基体上的若干远红外陶瓷微珠,还包含有外包裹材料,外包裹材料上设置安装袋和固定带,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和保温片置于安装袋内部,远红外陶瓷微珠通过环保胶粘于软性基体上,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和保温片之间通过环保胶粘连,加热布还连接有USB供电接口,通过发热布加热远红外陶瓷微珠,产生远红外线。远红外陶瓷微珠具有寿命长、不易磨损等特点,从而达到安全、耐用、美观、方便的有益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特别是一种以远红外陶瓷微珠为远红外射线源的热敷袋产品。
【背景技术】
[0002]远红外陶瓷微珠是由氧化铝、莫来石、硅酸锆等有机体采用先进的胶态成型球工艺制备的高远红外线辐射量的陶瓷微珠,陶瓷微珠直径在0.5-4_之间。该陶瓷微珠能够发射波长为8 μ m-14 μ m的远红外线,发射率为60_94%。
[0003]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其作用于机体细胞时,主要作用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细胞产生共振作用后使人体内老化的大分子团水变成较小的分子团水,使水分子及蛋白质活化,细胞激活。远红外线作用于局部,可使微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并开通侧枝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加强新陈代谢使人体处于极佳的健康状态。当人体工作疲劳时,或大强度运动后,血液中有害物质血乳酸、尿酸等大量产生并积累,经远红外线辐射后,在血管扩张情况下,能够快速血液中乳酸等有害物质快速带走,从而达到快速恢复体能的作用。
[0004]远红外线对人体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一定的穿透力,当远红外线辐射人体时,人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就会相应增高。从而改善微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平衡身体的酸碱度,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消炎,消肿和镇痛的作用。从生理学上看,就是人体皮肤及皮下组织获得了温度效应,全身均匀而舒适地温暖起来。经机体经络的传导产生温灸效应,从而行气活血、温中散寒、祛风胜湿、消肿散结。
[0005]此外有实验证明,远红外线针对运动型骨关节创伤、风湿性关节疼痛等也很有疗效。
[0006]现有的红外产品中,通常的生产方法都是将远红外陶瓷粉与粘合剂混和而成远红外陶瓷涂料,涂覆于织物之上,或采用丝网印刷于各种织物表面,或制成化学纤维,再纺织成布,或直接采用陶瓷板块装于袋内。上述方式存在涂覆不牢固,多次清洗后,会造成粉体脱落,远红外发射率降低,或织物落毛,刺激皮肤等缺点,因此有些制品无法直接与皮肤接触或存在接触感不好的问题。
[0007]现有的需微波炉加热的热敷袋采用一次加热、一次使用的间断方式,有加热过热、加热时间不好控制及使用时间短等缺点。
[0008]故如何研发出一种可安全地重复使用、且耐用的热敷袋,为目前业界亟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安全、耐用的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
[0010]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0011]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保温片,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包含有软性基体和安装在软性基体上的均匀密布的远红外陶瓷微珠,还包含有外包裹材料,该外包裹材料上设置安装袋,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和保温片置于安装袋内部。
[0012]所述外包裹材料上还设置固定带。
[0013]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通过环保胶粘于软性基体上。
[0014]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和保温片之间通过环保胶紧密粘连。
[0015]所述加热布为碳纤维加热布。
[0016]所述保温片材质为纤维保温棉。
[0017]所述的加热布连接USB接口。
[0018]所述外包裹材料制成腰带、护颈、护膝、护踝、护腕、鞋垫、座垫、床垫的形状。
[0019]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0020]1、远红外陶瓷微珠强度高、不易磨损,其理论寿命为无限期。
[0021]2、本实用新型接有USB接口,采用5V直流低电压,可广泛使用电脑、电视等产品上的USB接口供电,也可使用手机的USB电源适配器供电,也可使用移动充电宝供电,携带方便。
[0022]3、本实用新型的热敷袋不用微波加热,而是采用5V直流低电压加热,只要供电稳定,使用时间不受限制,温度恒定,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避免微波加热造成的安全隐患。
[0023]4、本实用新型的远红外陶瓷微珠可直接与皮肤接触,具有良好的接触感,即使接触皮肤使用也可保证安全。具有更高的远红外发射效率,而且具有良好的温热感,另外,采用对人体无刺激的环保胶进行粘连,同样保证了在加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0024]5、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通电即用,使用方便。佩带后不影响美观,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护腰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远红外陶瓷微珠板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护颈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护膝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护踝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护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如图1所示,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远红外陶瓷微珠板1、加热布2、保温片3,加热布2可为碳纤维加热布,保温片3材质可为纤维保温棉,加热布2和保温片3也可为其他的安全有效的加热、保温结构材质,在此不多做限定,加热布2连接有USB接口,可使用电脑、电视等产品上的USB接口供电,也可使用手机的USB电源适配器供电,或使用便于携带的移动充电宝6供电,该加热布2采用5V直流低电压运行加热,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0032]如图2所示,本专利的重点在于还包含远红外陶瓷微珠板1,远红外陶瓷微珠板I包含有软性基体12和均匀设置在软性基体上的若干远红外陶瓷微珠11,远红外陶瓷微珠11通过对人体无刺激的环保胶粘于软性基体12上,远红外陶瓷微珠11横向及纵向对齐排列,排列中间略有间隙,使其可依附在身体曲线上,防止在弯曲微珠板I时相邻微珠过度摩擦产生损耗,或其他可以贴合人体曲线的排列方式,在此不多做限定。
[0033]上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1、加热布2和保温片3之间,同样可通过对人体无刺激的环保胶粘连,使用安全且生产方便,连接时,微珠11 一侧置于外侧,使陶瓷微珠最近程度地贴近皮肤,有效利用微珠的发射出的远红外线,增强使用效果。
[0034]所述热敷袋还包含有外包裹材料4,该外包裹材料4上设置安装袋41,外包裹材料4上设有固定带42,远红外陶瓷微珠板1、加热布2和保温片3相互粘连后置于安装袋41内部,如图1所示,该安装袋41可用对人体无刺激的环保胶粘在外包裹材料4上,也可以缝制在外包裹材料上,还可为其他可以实现的连接方式,在此并不做具体的限定。
[0035]使用时,将安装袋41对准人体所需部位,通过固定带42固定后,将USB接口插入供电装置(如电源适配器、移动充电宝6等)提供电力,加热布2开始升温加热,热能传输至远红外线陶瓷微珠板1,使远红外陶瓷微珠12发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所需部位,同时保温布3对加热布2和微珠板I进行保温,减少热量的损失,有效地利用热量,由于远红外陶瓷微珠设置于贴近人体皮肤一侧,使远红外线可有效的穿透皮肤,充分发挥远红外陶瓷微珠的医用性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恢复体能,辅助治疗,强身健体等作用。
[0036]值得一提的是,图1的第一实施例,固定带42为安装袋两侧向外延伸的条状结构,形成腰带的形状,可用于对腰部进行保健。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外包裹材料4的形状,如图3所示,固定带42可以为两端向上延伸的翅膀形结构,制作为护颈,可用于对颈部和脊椎进行保健功能。如图4所示,固定带为间歇向外延伸的带状,即制作为护膝,可用于对膝盖或腿部进行保健功能。如图5所示,固定带为筒状的L型结构,其外形刚好包裹脚踝,远红外陶瓷微珠板1、加热布2和保温不3置于两侧,即制作为护踝,对脚踝进行保健。如图6所示,固定带42为环状结构,即制作为护腕,可用于对手腕、手肘及手臂进行保健。出于实际的需求,该固定带还可以制作为鞋垫、坐垫、靠枕等,也可做成更大型的远红外陶瓷微珠床垫,本专利不再多做限定。以上,通过对固定带42的形状变化及安装袋41及内部结构位置的变化,可制作适用于不同的身体部位的热敷袋,具有样式多、生产方便等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依次连接的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力口热布、保温片,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包含有软性基体和安装在软性基体上的均匀密布的远红外陶瓷微珠,还包含有外包裹材料,该外包裹材料上设置安装袋,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和保温片置于安装袋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裹材料上还设置固定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通过环保胶粘于软性基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陶瓷微珠板、加热布和保温片之间通过环保胶紧密粘连。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布为碳纤维加热布。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片材质为纤维保温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布连接USB 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陶瓷微珠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裹材料制成腰带、护颈、护膝、护踝、护腕、鞋垫、座垫、床垫的形状。
【文档编号】A61N5/06GK203647888SQ20142003125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杨金龙, 申殿军, 王亚利, 葛国军, 苏振国, 赵伟伟, 张飞飞 申请人:河北勇龙邦大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