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48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套筒,尤其涉及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包括设有中空孔结构的圆形套筒管和手柄,套筒管和手柄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套筒管的一侧前端上设有槽口,槽口的外壁上设有端尖齿面,端尖齿面为倾斜面,端尖齿面上设有6-8个端尖齿。通过设置与之相互吻合的槽口,再在槽口上设置端尖齿面,用斜面130°确定导针方向,端尖齿锚紧骨表面,在操作时不会引起打滑。
【专利说明】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套筒,尤其涉及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导针导向套筒都是通过徒手操作,股骨颈下位导针进入骨面时,固需结合股骨颈干130°的方向进入,导针与股骨外侧面形成一个夹角,极容易引起导针打滑,不能非常有效地抓紧骨面使导针钻入。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准度高的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包括设有中空孔结构的圆形套筒管和手柄,套筒管和手柄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套筒管的一侧前端上设有槽口,槽口的外壁上设有端尖齿面,端尖齿面为倾斜面,端尖齿面上设有6-8个端尖齿。
[0005]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上包括通过弧面段连接的连接杆和手柄杆,手柄杆向外侧倾斜。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槽口的夹角α为130°。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管的外径为7mm,套筒管的内径为2.6mm,套筒管的壁厚为 2.2 mm η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管的长度为80-90 mm。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杆和所述的手柄杆之间形成夹角β为120° -150°。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之相互吻合的槽口,再在槽口上设置端尖齿面,用斜面130°确定导针方向,端尖齿锚紧骨表面,在操作时不会引起打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槽口 8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的A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根据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0015]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包括设有中空孔3结构的圆形套筒管I和手柄2,套筒管I和手柄2相互连接成一体,所述的手柄2朝上放置时,在所述套筒管I的左侧前端上设有槽口 8,槽口 8的外壁上设有端尖齿面4,端尖齿面4为倾斜面,端尖齿面4上设有6-8个端尖齿5。所述的槽口 8的夹角α为130°。所述手柄2上包括通过弧面段连接的连接杆6和手柄杆7,连接杆6和所述的手柄杆7之间形成夹角β为120° -150°。手柄杆7向外侧倾斜。所述的套筒管I的外径为7mm,套筒管I的内径为2.6mm,套筒管I的壁厚为2.2 _。套筒管I的长度为80-90 _。
[0016]在使用时,必须是手柄2朝上握住,在操作着相对的左侧面上有槽口 8,用槽口 8 —侧贴住股骨外侧面进行操作,端尖齿5对骨面有效地抓紧,防止插入导针时打滑。
【权利要求】
1.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包括设有中空孔结构的圆形套筒管和手柄,套筒管和手柄相互连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管的一侧前端上设有槽口,槽口的外壁上设有端尖齿面,端尖齿面为倾斜面,端尖齿面上设有6-8个端尖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包括通过弧面段连接的连接杆和手柄杆,手柄杆向外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口的夹角α为1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管的外径为7mm,套筒管的内径为2.6mm,套筒管的壁厚为2.2 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管的长度为80-90 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股骨颈下位导针导向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和所述的手柄杆之间形成夹角β为120° -150°。
【文档编号】A61B17/90GK203677237SQ20142005240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周崇斌, 李明亮, 赵鹏飞 申请人:周崇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