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耳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65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耳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人工耳蜗体外机包括:前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后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降噪处理器,与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麦克风在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从体外机的前方和上方接收原始语音信号,利用麦克风型号及位置差异特性区分两路原始语音信号,有利于后续降噪处理器做相应的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纯净语音信号。
【专利说明】一种人工耳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医疗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人工耳蜗。
【背景技术】
[0002]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或全聋的成人或小儿恢复或获得听力的电子装置,可以完全代替受损的内耳毛细胞,它可以将外界的声音转化为神经电脉冲信号,绕过听觉系统里的坏死毛细胞,直接刺激听觉神经的螺旋神经节,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听觉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是耳聋患者的唯一希望和选择。人工耳蜗主要由体外机和体内机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麦克风采集外界声音信号;声音处理器采取某种声音处理策略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进行编码并通过线圈无线射频传输。体内皮下线圈接收到射频信号后,通过芯片解码,刺激器根据解码信息对相应的电极发放相应的刺激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并传达至大脑听觉中枢,使人产生听觉。即人工耳蜗绕过内耳毛细胞之前的听觉通路,直接刺激听神经,并最终在大脑产生声音的感知。
[0003]目前全国有800万重度聋患者,人工耳蜗是最好的选择。人工耳蜗是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觉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0004]体外言语的接收主要采用麦克风实现,人工耳蜗中的麦克风选型既有定向型也有全向型的,麦克风的数量由单路也变成了双路,降噪效果也越来越好。双路麦克风的选型及位置设置决定了接收信号的特性,也间接决定了降噪效果的优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用于解决现有人工耳蜗【技术领域】中接收利于降噪的两路原始语音信号的双麦克风设置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所述人工耳蜗体外机包括:前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后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降噪处理器,与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
[0007]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型号相同或不同。
[0008]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为定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0009]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0010]优选地,在1000Ηζ-8000Ηζ频段,前麦克风的灵敏度比后麦克风的灵敏度平均高2dB。
[0011]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前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0012]优选地,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0013]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耳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麦克风在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从体外机的前方和上方接收原始语音信号,利用麦克风型号及位置差异特性区分两路原始语音信号,有利于后续降噪处理器做相应的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纯净语音信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耳蜗体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元件标号说明
[0018]200人工耳蜗体外机
[0019]210前麦克风
[0020]220后麦克风
[0021]230降噪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3]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如图2所示,所述人工耳蜗体外机200包括:前麦克风210,后麦克风220,降噪处理器230。
[0027]所述前麦克风210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用于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
[0028]所述后麦克风220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用于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
[0029]所述降噪处理器230与所述前麦克风210和后麦克风220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
[0030]进一步,所述前麦克风210和后麦克风220的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两个麦克风可以均为电容式麦克风,也可以为如MEMS麦克风等其他类型的麦克风,其中麦克风型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麦克风型号不同时,也可以为一个定向麦克风和一个全向麦克风。如:所述前麦克风210为定向麦克风,对应地,后麦克风220为全向麦克风。或者,所述前麦克风210为全向麦克风,后麦克风220为全向麦克风。在1000Ηζ-8000Ηζ频段,前麦克风的灵敏度比后麦克风的灵敏度平均高2dB。所述两个麦克风可以均设置于人工耳蜗的体外机上的任何合适位置。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如: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前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或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003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麦克风在人工耳蜗体外机上的设置方式,可以从体外机的前方和上方接收原始语音信号,利用麦克风型号及位置差异特性区分两路原始语音信号,有利于后续降噪处理器做相应的降噪算法处理,得到纯净语音信号。
[0032]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突出特点是利用了双麦克风型号、参数及位置摆放的不同,使得接收到的两路原始语音信号具有差异性,有利于为后续降噪处理中的算法处理提供更多的噪声信息,使得提取的纯净语音信号效果更好。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人工耳蜗体外机和人工耳蜗体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耳蜗体外机包括: 前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一路原始语音信号; 后麦克风,设置于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接收第二路原始语音信号;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不同; 降噪处理器,与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分别相连,对两路原始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得纯净语音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和后麦克风的型号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为定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后麦克风为全向麦克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在1000Hz-8000Hz频段,前麦克风的灵敏度比后麦克风的灵敏度平均高2d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前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上方,后麦克风的声管指向人工耳蜗体外机的后方。
【文档编号】A61F11/04GK203724273SQ20142005579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樊伟, 王振, 许长建, 刘新东, 孙增军 申请人: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