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784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包括壳体、底座、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其特征是底座对应电机位置上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外配设有一防护罩;所述电机吊装在壳体上,下端沉入该通孔中。本实用新型底座采用开孔设计,可使电机下沉于底座通孔之中,降低底座占用的厚度,使机身可降低2公分以上,并在通孔外配置有防护罩,既提供通风透气的通道,又避免接触到电机,提高电气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使得机身做的更薄。
【背景技术】:
[0002]气血循环机的普及使用已经有许多年头了,其功能较为单一,制造业者也没做出过多的功能延伸,只是在使用者站立的稳定性方面做出许多贡献。现有气血循环机包括有壳体、底座、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振动盘定位在壳体顶面,并由电机驱动产生振动,电机和电控模块安装壳体内,电控模块的控制键设在壳体顶面上,方便人们操作。
[0003]该气血循环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高速旋转带动偏心块,驱动振动盘产生高频振动,人需站立在该振动盘上,使得整个身体产生高频抖动,达到气血循环的作用。由于考虑人体站立在设备上,故底座需采用较厚的板材,来承担人体的重量。传统气血循环机的底座均为一完整板材,电机直接固定在板材上方,而设备的脚垫直接安装在板材上,导致板材占据大约2公分的厚度,以至机身高度无法降低,人站着有不稳定的感觉。如何克服现有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更薄的机身方案,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底座对应电机位置上开设有通孔,并配置有防护罩的气血循环机。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包括壳体、底座、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其特征是底座对应电机位置上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外配设有一防护罩;所述电机吊装在壳体上,下端沉入该通孔中。
[0006]所述防护罩由塑料成型,深度大于I公分,表面还成型有透气孔。
[0007]本实用新型底座采用开孔设计,可使电机下沉于底座通孔之中,降低底座占用的厚度,使机身可降低2公分以上,并在通孔外配置有防护罩,既提供通风透气的通道,又避免接触到电机,提高电气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气血循环机立体示意图
[0010]图2气血循环机剖面示意图
[0011]图3气血循环机分解示意图
[0012]其中
[0013]I—壳体 2—底座 21—通孔 3—电机
[0014]4一振动盘5—防护罩51—透气孔6—脚垫【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图2和图3,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包括壳体1、底座2、电机3、振动盘4和电控模块;底座2对应电机3位置上开设有通孔21,并在通孔21外配设有一防护罩5,该防护罩5由塑料成型,深度大于I公分,表面还成型有透气孔51,既保持与地面的间隙,又能充分利用脚垫6抬高的空间,一般脚垫6高度在2至3公分左右;所述电机3吊装在壳体I上,下端沉入底座2的通孔21中,充分利用下部空间,使机身整体高度下降2公分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包括壳体、底座、电机、振动盘和电控模块;其特征是底座对应电机位置上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外配设有一防护罩;所述电机吊装在壳体上,下端沉入该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沉式气血循环机,其特征是防护罩由塑料成型,深度大于I公分,表面还成型有透气孔。
【文档编号】A61H1/00GK203763453SQ20142005706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9日
【发明者】林辉 申请人:金太阳电子(福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