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23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肢固定部、足部固定部、以及牵引部,所述足部固定部包括底部基板、以及粘接在底部基板上的足部固定套,且所述底部基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牵引部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即能够防止下肢外旋,又能给予一定的皮肤牵引,保持下肢的中立位,对于髋骨骨折的愈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防止患者留有后遗症。
【专利说明】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骨科是一个古老的疾病,伴随着人类活动的开始,尤其是战争的过程中,创伤所带来的骨折的患者也不计其数,伴随着内固定的出现,骨折更多的偏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仍有相关一大部分患者,因为基础疾病或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比较多,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无法进行创伤性手术,不得不采取保守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夹板、牵引等,但是治疗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难免留下后遗症。
[0003]针对髋部骨折患者,尤其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髋部骨折,不得不选择保守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临床上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防旋鞋、皮肤牵引,骨牵引。适当的下肢牵引,同时需要治疗过程中,防止下肢由于重力的影响出现外旋,需要下肢保持中立位。
[0004]现有的外固定器材有“丁”字鞋,可以有效防止下肢外旋,但是不能给患者下肢足够的牵引,以抵抗肌肉收缩引起髋部骨折的短缩;另外一种主流的用法是下肢皮肤牵引,利用外固定器械固定于下肢,靠皮肤的摩擦力,对下肢进行一定的牵引力,有效防止下肢短缩,但是很难做到保持下肢中立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即能够防止下肢外旋,又能给予一定的皮肤牵引,保持下肢的中立位,对于髋骨骨折的愈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防止患者留有后遗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肢固定部、足部固定部、以及牵引部,所述足部固定部包括底部基板、以及粘接在底部基板上的足部固定套,且所述底部基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牵弓I部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上。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肢固定部包括下肢固定套,所述下肢固定套与所述足部固定套至少有一处粘连部,且所述下肢固定套成一侧开口设置,通过可调节的约束带绑定患者下肢。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肢固定套包括外表面皮套层、内表面皮套层、以及均匀插设在所述外表面皮套层和所述内表面皮套层中间的海绵层。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足部固定套上包括固定足部的可调节的搭扣。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带、牵弓I弓部和牵弓丨钩,所述牵引弓部固定在所述牵引带的中间段上,所述牵引钩通过所述牵引带固定于所述牵引弓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底部基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的左右两个连接孔内。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基板为木质基板。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肢固定部和足部固定部设置成一体,并在足部固定部的底部基板上设置连接孔,连接牵引部,既保持了患者下肢中立位,防止外旋,又给予了患者一定的牵引力,防止下肢短缩,对于髋骨骨折的愈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防止患者留有后遗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下肢固定部,11、下肢固定套,111、外表面皮套层,112、海绵层,113、内表面皮套层,12、约束带,13、粘连部,2、足部固定部,21、底部基板,211、连接孔,22、足部固定套,221、搭扣,3、牵引部,31、牵引带,32、牵引弓部,33、牵引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7]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肢固定部1、足部固定部
2、以及牵引部3,所述足部固定部2包括底部基板21、以及粘接在底部基板21上的足部固定套22,且所述底部基板21上开设有连接孔211,所述牵引部3通过所述连接孔211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21上。
[0018]所述下肢固定部I包括下肢固定套11,所述下肢固定套11与所述足部固定套22至少有一处粘连部13,且所述下肢固定套11成一侧开口设置,通过可调节的约束带12绑定患者下肢。
[0019]所述下肢固定套11包括外表面皮套层111、内表面皮套层113、以及均匀插设在所述外表面皮套层111和所述内表面皮套层113中间的海绵层112。通过下肢固定套11包裹患者的下肢,并根据患者下肢的粗细用约束带12进行调整,使下肢固定套11与患者皮肤有效接触,中间的海绵层112可防止皮肤受到压迫而导致的坏死。
[0020]所述足部固定套22上包括固定足部的可调节的搭扣221。
[0021]所述牵引部3包括牵引带31、牵引弓部32和牵引钩33,所述牵引弓部32固定在所述牵引带31的中间段上,所述牵引钩33通过所述牵引带31固定于所述牵引弓部32的中间位置;所述底部基板21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211,所述牵引带3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21的左右两个连接孔211内。
[0022]所述底部基板21为木质基板。
[0023]使用时,先将患者足部放入足部固定套22中,扣上搭扣221,使患者足部与足部固定部2紧密结合;再通过调整约束带12的松紧度将下肢固定套11包裹在患者的下肢上,使下肢固定套11中间的海绵层112 (海绵垫)与患者皮肤有效的接触;然后将牵引带31连接到底部基板21的左右两个连接孔211内,并在牵引带31的中间段上固定好牵引弓部32和牵引钩33 ;最后将一定重量的重物通过线连接于牵引钩33,使其给予患者提供一定的牵引的同时,有效防止患者下肢的外旋。
[002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通过将下肢固定部和足部固定部设置成一体,并在足部固定部的底部基板上设置连接孔,连接牵引部,既保持了患者下肢中立位,防止外旋,又给予了患者一定的牵引力,防止下肢短缩,对于髋骨骨折的愈合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防止患者留有后遗症。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下肢固定部、足部固定部、以及牵引部,所述足部固定部包括底部基板、以及粘接在底部基板上的足部固定套,且所述底部基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牵引部通过所述连接孔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部包括下肢固定套,所述下肢固定套与所述足部固定套至少有一处粘连部,且所述下肢固定套成一侧开口设置,通过可调节的约束带绑定患者下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套包括外表面皮套层、内表面皮套层、以及均匀插设在所述外表面皮套层和所述内表面皮套层中间的海绵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固定套上包括固定足部的可调节的搭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带、牵引弓部和牵引钩,所述牵引弓部固定在所述牵引带的中间段上,所述牵引钩通过所述牵引带固定于所述牵引弓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底部基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底部基板的左右两个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外旋皮肤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基板为木质基板。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3763317SQ201420066823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李柳炳, 谢宗刚, 董启榕 申请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