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石碎石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9015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胃石碎石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胃石碎石器,可有效解决胃石症治疗时碎石不完全,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风险较大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滑动体上部有缺口,缺口两侧在滑动体上有穿孔,滑杆经穿孔穿装在滑动体上,滑动体下部有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上部经转轴与第一手柄固定在一起,缺口内在滑杆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推动卡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上分别装有第一钻夹头和第二钻夹头,套管与第一钻夹头固定在一起,钢丝与第二钻夹头固定在一起,自由端依次穿有第一螺栓的中心孔、套管的内腔与伸出套管自由端的圈套体相连,本实用新型易生产,成本低,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最大程度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用方便,疗效好。
【专利说明】胃石碎石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器械是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胃石碎石器。
【背景技术】
[0002]胃石症以植物性胃石多见,由于空腹进食过量柿子、黑枣、山楂等引起,以胃柿石多见,临床上常并发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传统的胃石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取石,其缺点是需要麻痹,开腹,手术中有危险,术后易感染,病程长、费用高,病人痛苦。
[0003]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方法取石、碎石在临床上有所进展,如比较先进激光爆破碎石,一费用昂贵,二风险较大,胃石症一般多并发胃溃疡,爆破过程中导致溃疡大出血和胃穿孔的风险非常大,病人有生命危险。另如内镜钻碎石,虽可碎石,但碎石不完全,治疗周期长,现在国内医院现用的机械类胃石碎石器械,一是切割碎石力量不够大,特别是用于较硬和比较大的胃石。二是圈套内芯开幅较小,对较大胃石圈套困难。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胃石碎石器,可有效解决胃石症治疗时碎石不完全,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风险较大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滑杆、滑动体、套管和内芯钢丝,滑动体上部有缺口,缺口两侧在滑动体上有穿孔,滑杆经穿孔穿装在滑动体上,构成滑动体沿滑杆左、右的滑动结构,滑动体下部有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的上部经转轴与第一手柄固定在一起,构成第二手柄沿转轴转动的开合结构,缺口内在滑杆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推动卡板,推动卡板的上部与滑动体上的第一卡头相接触,下部与第二手柄上部的推动轴相接触,推动卡板和滑动体之间在滑杆上装有用于固定和复位的第一弹簧,构成滑杆的摩擦滑动结构,滑动体后方在在滑杆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复位卡板,复位卡板和滑动体之间在滑杆上装有固定和复位的第二弹簧,构成滑杆的摩擦复位结构,滑杆前端装有水平的第一螺栓,滑动体上装有与第一螺栓相对应的第二螺栓,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第一钻夹头和第二钻夹头,套管的固定端与第一钻夹头固定在一起,钢丝的固定端与第二钻夹头固定在一起,自由端依次穿有第一螺栓的中心孔、套管的内腔与伸出套管自由端的圈套体相连。
[0006]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最大程度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使用方便,疗效好,是医疗器械上的创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按下第二手柄)。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的主视图(圈套体为2条钢丝绳构成的闭合环形)。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的主视图(圈套体为多条钢丝绳构成的牢笼形)。[0011]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主视图。
[0012]图6为本实用新型滑杆的截面图。
[0013]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动卡板的左视图。
[0014]图8为本实用新型推动卡板的主视图。
[0015]图9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卡板的左视图。
[001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卡板的主视图。
[001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手柄的侧视图。
[0018]图12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由图1-10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滑杆、滑动体、套管和内芯钢丝,滑动体14上部有缺口 19,缺口 19两侧在滑动体上有穿孔18,滑杆7经穿孔18穿装在滑动体14上,构成滑动体沿滑杆左、右的滑动结构,滑动体14下部有第一手柄15,第二手柄13的上部经转轴11与第一手柄15固定在一起,构成第二手柄沿转轴转动的开合结构,缺口 19内在滑杆7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推动卡板8,推动卡板8的上部与滑动体上的第一卡头14a相接触,下部与第二手柄13上部的推动轴12相接触,推动卡板8和滑动体之间在滑杆7上装有用于固定和复位的第一弹簧10a,构成滑杆的摩擦滑动结构,滑动体14后方在在滑杆7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复位卡板9,复位卡板9和滑动体之间在滑杆7上装有固定和复位的第二弹簧10b,构成滑杆的摩擦复位结构,滑杆7前端装有水平的第一螺栓4a,滑动体14上装有与第一螺栓相对应的第二螺栓4b,第一螺栓4a和第二螺栓4b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套管2的固定端与第一钻夹头3a固定在一起,钢丝6的固定端与第二钻夹头3b固定在一起,自由端依次穿有第一螺栓4a的中心孔、套管2的内腔与伸出套管自由端的圈套体I相连。
[0021]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滑杆7的截面为六棱形,推动卡板8上有与滑杆7相对应的第一六棱孔8a,复位卡板9上有与滑杆7相对应的第二六棱孔9a,推动卡板8和复位卡板9分别经第一六棱孔8a和第二六棱孔9a呈倾斜状套装在滑杆7上,有效防止旋转;
[0022]所述的套管2固定端的管体上有保护外鞘16,方便手持和安装滑动体,同时可防止套管向第一钻夹头内滑脱和尾端顶压变形,使尾段呈直管状与钢丝尾端加硬段相配,减少操作时钢丝插入的阻力;
[0023]所述的套管2的固定端上装有与第一钻夹头3a相对应的固定头17 ;固定更加牢固;
[0024]所述的圈套体I为2条钢丝绳构成的闭合环形或多条钢丝绳构成的牢笼形,钢丝绳合并后总直径略小于套管的内径,能顺利出入套管,圈套体的头端焊接在一起,尾端与钢丝6 —端焊接,圈套体可塑型为椭圆形或多楞牢笼形,塑型后开幅分为4—lOcm不等的型号,临床中根据胃石的大小可灵活选择不同型号的钢丝绳;
[0025]所述的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之间的钢丝6上有加硬处理段6a,以保证其有一定的硬度和支撑力,在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作相对运动时,游离滑动的钢丝6a不易发生弯曲和变形,加硬处理段6a的尾端,在第二钻夹头3b夹持的后缘有加粗处理防滑脱段,以防止内芯在较大拉力作用下从第二钻夹头3b内滑脱;
[0026]所述的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的中心线重合;
[0027]所述的第一螺栓4a经第一卡子5a固定在滑杆7的前端,第二螺栓4b经第二卡子5b固定在滑动体14上部,第一螺栓4a和第二螺栓4b上均有左右贯通的中心孔,两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
[0028]所述的滑杆7尾端有用于限位的弯头7a ;
[0029]所述的套管2为不锈钢软管制成,所述的钢丝为不锈钢多股钢丝绳;所述的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为市售的用于电钻的万能夹头、变径夹头或三爪迷你夹头等。
[003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套管2的固定端与第一钻夹头3a相连并锁紧,根据胃石的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钢丝和圈套体,把钢丝的固定端从套管的自由端依次穿过套管的内腔、第一螺栓4a的中心孔与第二钻夹头3b固定在一起,按下第二手柄13,第二手柄上部的推动轴12推动推动卡板8的下部向前移动,此时推动卡板的倾斜角度增大,第一六棱孔8a卡住滑杆7,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推动滑杆沿穿孔18向前运动,松手,在第一弹簧弹力作用下,推动卡板复位,继续按下第二手柄,如此反复,在滑动体14的拉力作用下,钢丝前端的圈套体完全收入套管内,通过胃镜活检孔道进入胃内,按下复位卡板9,推送滑动体14向前移动,至圈套体伸出套管并打开,在胃镜直视下,圈套住胃石后,反复扣第二手柄13直至圈套体将胃石捕捉至套管前端,继续扣第二手柄13,在拉力作用下,即可将胃石分割成两半或4半,按下复位卡板9,推送圈套体伸出套管,再次选择胃石圈套,反复套切,直至能取出的大小(2.5cm左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成本低,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最大程度的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易操作,使用方便,疗效好,是医疗器械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胃石碎石器,包括滑杆、滑动体、套管和内芯钢丝,其特征在于,滑动体(14)上部有缺口(19),缺口(19)两侧在滑动体上有穿孔(18),滑杆(7)经穿孔(18)穿装在滑动体(14)上,构成滑动体沿滑杆左、右的滑动结构,滑动体(14)下部有第一手柄(15),第二手柄(13)的上部经转轴(11)与第一手柄(15)固定在一起,构成第二手柄沿转轴转动的开合结构,缺口(19)内在滑杆(7)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推动卡板(8),推动卡板(8)的上部与滑动体上的第一卡头(14a)相接触,下部与第二手柄(13)上部的推动轴(12)相接触,推动卡板(8)和滑动体之间在滑杆(7)上装有用于固定和复位的第一弹簧(10a),构成滑杆的摩擦滑动结构,滑动体(14)后方在在滑杆(7)上套装呈倾斜状布置的复位卡板(9),复位卡板(9)和滑动体之间在滑杆(7)上装有固定和复位的第二弹簧(10b),构成滑杆的摩擦复位结构,滑杆(7)前端装有水平的第一螺栓(4a),滑动体(14)上装有与第一螺栓相对应的第二螺栓(4b),第一螺栓(4a)和第二螺栓(4b)上分别装有相对应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套管(2)的固定端与第一钻夹头(3a)固定在一起,钢丝(6)的固定端与第二钻夹头(3b)固定在一起,自由端依次穿有第一螺栓(4a)的中心孔、套管(2)的内腔与伸出套管自由端的圈套体(I)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7)的截面为六棱形,推动卡板(8 )上有与滑杆(7 )相对应的第一六棱孔(8a),复位卡板(9 )上有与滑杆(7 )相对应的第二六棱孔(9a),推动卡板(8)和复位卡板(9)分别经第一六棱孔(8a)和第二六棱孔(9a)呈倾斜状套装在滑杆(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2)固定端的管体上有保护外鞘(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2)的固定端上装有与第一钻夹头(3a)相对应的固定头(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套体(I)为2条钢丝绳构成的闭合环形或多条钢丝绳构成的牢笼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之间的钢丝(6)上有加硬处理段(6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钻夹头(3a)和第二钻夹头(3b)的中心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栓(4a)经第一卡子(5a)固定在滑杆(7)的前端,第二螺栓(4b)经第二卡子(5b)固定在滑动体(14)上部,第一螺栓(4a)和第二螺栓(4b)上均有左右贯通的中心孔,两中心孔的中心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石碎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杆(7)尾端有用于限位的弯头(7a)。
【文档编号】A61B17/221GK203710080SQ20142008289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陈会军, 王杰 申请人:陈会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