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818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引流管容易引起胸壁损伤、引发二次手术的问题。本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管状的引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一端端部具有一软质材料制成的封闭式锥形牵引头,另一端端部为敞口。它将牵引头制成封闭的锥形,在使用时通过血管钳夹持由内往外牵引,可以避免牵引过程中对胸壁造成损伤,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心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更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胸腔内(包括心包)积血、积液、积气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其以重力引流为原理,目的是促进肺复张、防止胸腔及心包积血、积液,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例如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病理状态。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引流管在不需要开胸时通常是采用由外向内的插管法进行设置的,而在进行开胸手术时又通常是由胸腔内向外进行牵引,但是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远端是敞口,且不够光整,摩擦力较大,手术中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远端向外穿过胸壁组织时容易发生变形从而损伤胸壁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甚至引起术后大出血,特别是心脏手术时体外循环后病人凝血功能不佳,更容易出血。导致二次手术,增加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浪费医疗资源,增加医疗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它能够避免在牵引拉出时对病人造成二次损伤。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管状的引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一端端部具有一软质材料制成的封闭式锥形牵引头,另一端端部为敞口。
[0005]本技术方案中,引流管本体具有牵引头的一端为由血管钳夹持向外牵引的牵引端,牵引头为圆球或椭圆球状结构,引流管在该通过牵引头牵引出后,可将牵引头横向剪开即可形成一个贯通的引流管结构,可将其通过套接在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接入端口上,连接更加方便,而且由于牵引头为封闭式结构,当血管钳夹持向外牵引时,牵引头即使发生形变也不会对胸壁的血管、神经或肌肉组织造成损伤,安全性较好。
[0006]在上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中,所述牵引头为圆锥形,所述引流管本体与牵引头相连的一端具有口径逐渐增大并用于与牵引头底端相连接的扩口部,所述牵引头的圆锥形底端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的管径。牵引头的端面直径相对较大,将其去除后,引流管本体的扩口部更易与胸腔闭式引流瓶相连接。
[0007]在上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中,所述牵引头的头部制为钝头。钝头可以避免牵引时损伤到胸壁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
[0008]在上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中,所述引流管本体具有敞口的一端端部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的侧孔。该侧孔用于侧向吸入胸腔内的各种气、血、液体,使引流更通畅、最大限度防止引流管堵塞。
[0009]在上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中,所述牵引头与引流管本体为硅胶制成。硅胶环保能够避免手术感染,而且硅胶具有弹性,当其剪开后,与体液连接器连接更加方便。
[0010]在上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中,所述牵引头与引流管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能保证牵引头在进行牵引时不发生脱落,避免对病患造成损伤。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引流管本体的牵引端,即引流管相对于人体的远端设置一锥形的牵引头,可有效减小引流管远端的摩擦力、使其较为光整,最大限度的减小对胸壁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4]图中,1、引流管本体;la、扩口部;lb、敞口 ;lc、侧孔;2、牵引头;3、胸腔闭式引流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6]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一种在开胸手术中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管状的引流管本体1,该引流管本体I的一端端部具有一封闭式圆锥形牵引头2,另一端端部为敞口 lb,该敞口端的侧壁上还具有一个贯穿的侧孔lc,用于侧向吸入胸腔内的各种气、血、液体。
[0017]参照图1,引流管本体I与牵引头2相连的一端具有口径逐渐增大的扩口部la,牵引头2的圆锥底端与扩口部Ia相连,即牵引头2的底端面尺寸大于引流管本体I的管径,牵引头2的头部制为钝头,可以避免牵引时对胸壁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
[0018]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使用方法如下:手术中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本体I具有牵引头2的一端并穿出胸壁组织,当穿出胸壁组织后,可将牵引头2剪去,并将引流管本体I的扩口部Ia套装在胸腔闭式引流瓶3上即可达到现有引流管的效果。如此改良,可有效减小引流管远端的摩擦力、使其较为光整,最大限度的减小对胸壁的血管、神经、肌肉组织的损伤。
[0019]本实施例中牵引头2和引流管本体I为硅胶制成的一体式封闭结构,既能保证卫生环保、避免病菌感染,又能保证牵引头2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引流管本体1、扩口部la、敞口 lb、侧孔lc、牵引头2、胸腔闭式引流瓶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管状的引流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I)的一端端部具有一软质材料制成的封闭式锥形牵引头(2),另一端端部为敞口(l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2)为圆锥形,所述引流管本体(I)与牵引头(2)相连的一端具有口径逐渐增大并用于与牵引头(2)底端相连接的扩口部(la),所述牵引头(2)的圆锥形底端直径大于引流管本体(I)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2)的头部制为钝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I)具有敞口(Ib)的一端端部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的侧孔(lc)。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2)与引流管本体(I)为娃胶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2)与引流管本体(O为一体式结构。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736591SQ201420103055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陈保富, 孔敏, 朱成楚, 张波 申请人:浙江省台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