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止液滴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02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自动止液滴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输液器用自动止液滴斗。目的:提供自动止液滴斗,当药液输完或更换输液瓶时,能自动将输液通道关闭,阻止空气进入患者静脉或是血液回流。并且自动止液滴斗的生产效率高,牢固度强,检测方便。方案:自动止液滴斗由滴斗和止液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滴斗周壁在距离滴斗底部1-15mm处设置防滑楞,用于固定止液装置,止液装置由上盖、下盖、止液膜材组成,上盖、下盖注塑而成。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止液装置与滴斗的连接牢固度强,耐使用,检测方便,实现自动止液功能,以及防回血和防滴空。
【专利说明】自动止液滴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输液器用自动止液滴斗。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临床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普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使用这种输液器存在着不足之处:即输液完成后,因没有自动截留功能,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掉输液针,否则加压输液时空气就会进入输液导管给患者造成气栓,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如回血,造成护理人员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大,也容易引起医患纠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动止液滴斗,当药液输完时,能自动将输液通道关闭,阻止空气进入患者静脉或是血液回流。并且自动止液滴斗牢固度强,检测方便。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止液滴斗由滴斗和止液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滴斗内周壁在距离滴斗底部0.5-15mm处设置一防滑楞,止液装置的外径略大于防滑楞围成的内圈的直径,防滑楞用于固定止液装置,止液装置由上盖、下盖、止液膜材组成,上盖、下盖注塑而成,上盖是一个顶部有边沿的镂空圆筒,在下盖与上盖接触固定止液膜材的底部周围一圈设置一个凹槽,下盖底部设置十字支撑结构,而上盖与下盖接触固定止液膜材的底部周围一圈设置一个凸起,下盖的凹槽与上盖的凸起相互配合,防止止液膜材漏气。在下盖与上盖接触的边沿设置凸起,用于上盖与下盖的焊接;或下盖与上盖接触的下盖周壁一圈设置圆弧凹槽,上盖与下盖接触的上盖周壁一圈设置略大于下盖周壁圆弧凹槽的圆弧凸起,用于下盖与上盖的物理按压配合。上盖与下盖配合压紧止液膜材,止液膜材采用亲水性过滤膜,止液膜材的面积略大于下盖底部的凹槽所围面积。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止液装置与滴斗的连接牢固度强,耐使用,检测方便,实现自动止液及输液完成时防止血液回流功能。
[000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滴斗,2-止液装置,A-防滑楞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止液装置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3-上盖,4-下盖,5-止液膜材。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止液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3-上盖,4-下盖,5-止液膜材。
[001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止液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2]自动止液滴斗由滴斗和止液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滴斗内周壁在距离滴斗底部0.5-15mm处设置防滑楞,用于固定止液装置,最优选的防滑楞位置为4_或5_,这样选择的依据是:根据滴斗的模具结构在此处设置防滑楞较好,止液装置易装配滴斗内,止液装置生产时装止液膜材简便。止液装置的外径略大于防滑楞围成内圈的直径,因滴斗呈锥形,故止液装置在防滑楞以上滴斗内部通行无阻碍,而往下可卡住止液装置。止液装置由上盖、下盖、止液膜材组成,上盖、下盖注塑而成,如图2所示,上盖是一个顶部有边沿的镂空圆筒,在下盖与上盖接触固定止液膜材的底部周围一圈设置一个凹槽,下盖底部设置十字支撑结构,如图4所示。而上盖与下盖接触固定止液膜材的底部周围一圈设置一个凸起,下盖的凹槽与上盖的凸起相互配合,防止止液膜材漏气,在下盖与上盖接触的边沿设置凸起,用于上盖与下盖的焊接,此种为焊接方式将上盖与下盖配合紧密,如图2所示;或下盖与上盖接触的下盖周壁一圈设置圆弧凹槽,上盖与下盖接触的上盖周壁一圈设置略大于下盖周壁圆弧凹槽的圆弧凸起,用于下盖与上盖的物理按压配合,此种为物理方式将上盖与下盖配合紧密,如图3所示。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下盖和止液膜材的配合好,便于检测,只需检测模具首次注塑出的止液装置的上盖与下盖的焊接或按压后的止液性能,止液装置装配滴斗内即可保证止液性能,对滴斗本身无损伤。而目前止液膜材是直接焊进滴斗内,此种方法不易检测止液膜与滴斗的连接牢固度,进而判断止液性能,检测一个止液滴斗易废掉一个止液滴斗,损耗量大。
[0014]直接将止液膜材焊接进滴斗的方式在焊接过程中焊机的焊头水平度要求相当高且运行稳定,同时放置滴斗的底托的水平度也要求相当高且运行稳定,并且止液膜材与滴斗都需要正对彼此,3个条件均满足方可保证生产的止液滴斗能成为一个合格品,具有止液功能;本实用新型只要求注塑上盖与下盖的模具运行稳定,即可保证止液装置的止液性能,干扰因素远小于直接焊接止液膜材的滴斗,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滴斗实现自动止液功能的成功率更高。
[0015]上盖与下盖配合压紧止液膜材,止液膜材采用亲水性过滤膜,止液膜材的面积略大于下盖的凹槽所围面积,目的在于保证止液膜材与上盖、下盖配合紧密,实现自动止液的功能。
[0016]止液装置采用物理按压方式置于滴斗内,由于止液装置采用此方式,对于将止液膜材直接粘进滴斗内而言无粘胶风险且生产效率高。
[0017]当药液进入滴斗内,打湿止液膜材,由于膜材为亲水材料,故药液可顺利通过止液装置,而当药液到达止液装置时,气体通过止液装置则需要一定的压力,而止液膜材下的压力与止液膜材上的压力差不足以满足气体通过止液膜材,即实现了自动止液的功能,因此药液不能流动而实现防滴空,血液不能回流进输液管而实现的防回血。当实现止液功能后需继续输液时,只需挤压止液滴斗,产生一定压力使得药液向下流动即可继续使用输液器,由于滴斗承受挤压的强度高,焊接或粘接的止液膜材会脱焊或脱粘,故而失去止液功能,而本实用新型的止液装置采用物理压方式放入滴斗内,在滴斗内还有用于固定止液装置的防滑楞,止液装置与滴斗的牢固度明显强于直接焊接或是粘接的止液滴斗。
[0018]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自动止液滴斗,由滴斗和止液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滴斗内周壁在距离滴斗底部l-15mm处设置一防滑楞,止液装置的外径略大于防滑楞围成的内圈的直径,止液装置由上盖、下盖、止液膜材组成,上盖、下盖注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上盖是一个顶部有边沿的镂空圆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在下盖与上盖接触固定止液膜材的底部周围一圈设置一个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下盖底部设置十字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上盖与下盖接触固定止液膜材的底部周围一圈设置一个凸起,下盖的凹槽与上盖的凸起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下盖与上盖的配合采用焊接方式,在下盖与上盖接触的边沿设置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下盖与上盖的配合或采用物理按压方式,下盖与上盖接触的下盖周壁一圈设置圆弧凹槽,上盖与下盖接触的上盖周壁一圈设置略大于下盖周壁圆弧凹槽的圆弧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上盖与下盖配合压紧止液膜材,止液膜材采用亲水性过滤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止液滴斗,其特征在于止液膜材的面积略大于下盖底部的凹槽所围面积。
【文档编号】A61M5/38GK203802901SQ20142013280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李银华, 杨森林, 辛海祥 申请人: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