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760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由贴膏部分和消毒部分组成,贴膏部分与消毒部分之间设有撕开线,贴膏部分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鱼石脂药膏,第一无纺布层上表面粘接有热熔压敏胶涂层,热熔压敏胶涂层上表面粘接有聚乙烯防渗垫,聚乙烯防渗垫上表面粘接有硅胶防渗圈,硅胶防渗圈内设有下端与聚乙烯防渗垫粘接的防渗棉,防渗棉、硅胶防渗圈和聚乙烯防渗垫之间形成空腔,鱼石脂药膏设置在空腔内,热熔压敏胶涂层上贴附有隔离膜层;消毒部分包括第二无纺布层、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和一次性塑料镊子,第二无纺布层上表面粘接有酒精棉球放置盘和塑料镊子放置盘,第二无纺布层上设有封装塑料薄膜。本实用新型操作携带方便,不易脱落和产生皮肤过敏。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伟肿的贴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
【背景技术】
[0002]疖肿是皮肤毛囊被细菌感染后形成的较大块的红色肿物。在治疗疖肿的外用药膏中,鱼石脂软膏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的方法是通常是疖肿表面皮肤用75%医用酒精消毒后,将鱼石脂软膏均勻涂于患处,厚度2mm左右,中央留出Icm?1.5cm无药区避免市肿向化脓发展,缩短疗程,然后纱布敷料覆盖,医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虽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换药时间较长,操作麻烦,药膏黏性较大,涂抹时易造成药膏厚度不均,中央预留的药物空白区易在固定敷料过程中或者患者活动时被周围药膏渗透沾染,影响预期治疗效果。同时,换药一段时间后,由于患处皮肤温度、汗液的作用或患者活动的影响,药物易从纱布敷料的空隙中渗出或被挤压出,不但污染患者衣裤或床单,还会造成患处有效药物减少,治疗时间延长。人体臀部、大腿、颜面部等部位用普通医用胶带粘贴效果不好,易滑落造成药膏移位或脱落,患者皮肤还有一定的机率会发生对胶带的过敏反应而影响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换药过程简单,操作和携带方便,不易脱落和产生皮肤过敏,能延长患处膏药治疗时间,充分发挥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由贴膏部分和消毒部分组成,所述贴膏部分与消毒部分之间设置有撕开线,所述贴膏部分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鱼石脂药膏,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粘接有与其大小相等的热熔压敏胶涂层,所述热熔压敏胶涂层上表面的中部粘接有聚乙烯防渗垫,所述聚乙烯防渗垫的上表面粘接有硅胶防渗圈,所述硅胶防渗圈内设置有下端与聚乙烯防渗垫相粘接的防渗棉,所述防渗棉、硅胶防渗圈和聚乙烯防渗垫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鱼石脂药膏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热熔压敏胶涂层上贴附有将防渗棉、硅胶防渗圈和鱼石脂药膏均遮盖住的隔离膜层;所述消毒部分包括第二无纺布层、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和一次性塑料镊子,所述撕开线设置在第二无纺布层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粘接有酒精棉球放置盘和塑料镊子放置盘,所述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设置在酒精棉球放置盘内,所述一次性塑料镊子设置在塑料镊子放置盘内,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上设置有将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封装起来的第一塑料薄膜和将一次性塑料镊子封装起来的第二塑料薄膜。
[0005]上述的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棉球放置盘设置在塑料镊子放置盘的上方,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上端设置有酒精棉球撕开口,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下端设置有塑料镊子撕开口。
[0006]上述的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棉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防渗棉的直径为Icm?1.5cm。[0007]上述的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防渗圈为圆形防渗圈,所述硅胶防渗圈的直径为5cm?10cm,所述聚乙烯防渗垫为圆形防渗垫,所述聚乙烯防渗垫的直径大于硅胶防渗圈的直径。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换药过程操作简单,携带和使用方便,减少了医护人员在病人患处手工涂抹药膏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换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0]2、本实用新型贴膏后不易脱落,粘性温和持久且透气性较强,减少了患处皮肤发生过敏的机率。
[0011]3、本实用新型硅胶防渗圈和聚乙烯防渗垫使药膏不易渗出流失,有利于延长药物在患处的作用时间,充分发挥药效。
[0012]4、本实用新型易于批量生产,患者在家中即可完成整个换药过程,不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时间。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塑料薄膜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膏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毒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I—隔离膜层; 2—第一无纺布层;3—防渗棉;
[0019]4一娃胶防渗圈; 5—鱼石脂药膏;6—聚乙烯防渗垫;
[0020]7—撕开线;8—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9 一一次性塑料镊子;
[0021]10—酒精棉球撕开口 ; 11一热熔压敏胶涂层;12—第二无纺布层;
[0022]13—酒精棉球放置盘;14一塑料镊子放置盘;15—第一塑料薄膜;
[0023]16—塑料镊子撕开口 ; 17—第二塑料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贴膏部分和消毒部分组成,所述贴膏部分与消毒部分之间设置有撕开线7,所述贴膏部分包括第一无纺布层2和鱼石脂药膏5,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的上表面粘接有与其大小相等的热熔压敏胶涂层11,所述热熔压敏胶涂层11上表面的中部粘接有聚乙烯防渗垫6,所述聚乙烯防渗垫6的上表面粘接有硅胶防渗圈4,所述硅胶防渗圈4内设置有下端与聚乙烯防渗垫6相粘接的防渗棉3,所述防渗棉3、硅胶防渗圈4和聚乙烯防渗垫6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鱼石脂药膏5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热熔压敏胶涂层11上贴附有将防渗棉3、硅胶防渗圈4和鱼石脂药膏5均遮盖住的隔离膜层I ;所述消毒部分包括第二无纺布层12、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和一次性塑料镊子9,所述撕开线7设置在第二无纺布层12与第一无纺布层2之间,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的上表面粘接有酒精棉球放置盘13和塑料镊子放置盘14,所述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设置在酒精棉球放置盘13内,所述一次性塑料镊子9设置在塑料镊子放置盘14内,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上设置有将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封装起来的第一塑料薄膜15和将一次性塑料镊子9封装起来的第二塑料薄膜17。
[0025]如图1所示,所述酒精棉球放置盘13设置在塑料镊子放置盘14的上方,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的上端设置有酒精棉球撕开口 10,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的下端设置有塑料镊子撕开口 16。酒精棉球撕开口 10和塑料镊子撕开口 16的设置便于快速撕开塑料薄膜15,方便取用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和一次性塑料镊子9。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渗棉3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防渗棉3的直径为Icm?1.5cm。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防渗圈4为圆形防渗圈,所述硅胶防渗圈4的直径为5cm?10cm,所述聚乙烯防渗垫6为圆形防渗垫,所述聚乙烯防渗垫6的直径大于硅胶防渗圈4的直径。
[0028]本实用新型中,隔离膜层I对贴膏起保护作用,热熔压敏胶涂层11粘性温和持久且透气性较强,防渗棉3防止药膏在使用过程中向中央渗透,硅胶防渗圈4固定药膏形状,防止药物被挤压出或外渗,聚乙烯防渗垫6防止药物渗出。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沿撕开线7将贴膏部分和消毒部分撕开分离,然后撕开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和一次性塑料镊子的塑封,用一次性塑料镊子9夹持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对疖肿处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完成后剥离隔离膜层1,对准疖肿大致中心将贴膏贴于皮肤即可,每日换药一次。如果疖肿中央已破溃有脓液溢出,应由医护人员将脓液及脓栓清除干净以后再换药。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由贴膏部分和消毒部分组成,所述贴膏部分与消毒部分之间设置有撕开线(7),所述贴膏部分包括第一无纺布层(2)和鱼石脂药膏(5),所述第一无纺布层(2)的上表面粘接有与其大小相等的热熔压敏胶涂层(11),所述热熔压敏胶涂层(11)上表面的中部粘接有聚乙烯防渗垫(6 ),所述聚乙烯防渗垫(6 )的上表面粘接有硅胶防渗圈(4),所述硅胶防渗圈(4)内设置有下端与聚乙烯防渗垫(6)相粘接的防渗棉(3),所述防渗棉(3)、硅胶防渗圈(4)和聚乙烯防渗垫(6)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鱼石脂药膏(5)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热熔压敏胶涂层(11)上贴附有将防渗棉(3)、硅胶防渗圈(4)和鱼石脂药膏(5)均遮盖住的隔离膜层(I);所述消毒部分包括第二无纺布层(12)、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和一次性塑料镊子(9),所述撕开线(7)设置在第二无纺布层(12)与第一无纺布层(2)之间,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 )的上表面粘接有酒精棉球放置盘(13 )和塑料镊子放置盘(14),所述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设置在酒精棉球放置盘(13)内,所述一次性塑料镊子(9)设置在塑料镊子放置盘(14)内,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上设置有将一次性医用酒精棉球(8 )封装起来的第一塑料薄膜(15 )和将一次性塑料镊子(9 )封装起来的第二塑料薄膜(1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酒精棉球放置盘(13)设置在塑料镊子放置盘(14)的上方,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的上端设置有酒精棉球撕开口( 10),所述第二无纺布层(12)的下端设置有塑料镊子撕开口( 16)。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棉(3)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防渗棉(3)的直径为Icm?1.5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疖肿的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防渗圈(4)为圆形防渗圈,所述硅胶防渗圈(4)的直径为5cm?10cm,所述聚乙烯防渗垫(6)为圆形防渗垫,所述聚乙烯防渗垫(6)的直径大于硅胶防渗圈(4)的直径。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3802671SQ20142014839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3日
【发明者】常星 申请人:陕西理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