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795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其中,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压力传感器对动脉位置压力检测的精确度,使得提高脉象准确度,且减小设备体积。
【专利说明】—种脉象检测装置、智能腕带、智能手表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脉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及其相关装置、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脉诊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重要而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千百年来,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中医切脉是依靠医生指端的触觉、压觉、震动觉感受器来探测脉象局部及整体信息的,现代脉学理论通常用脉位、脉力、脉率、脉律、脉宽、脉长、流利度、紧张度等八维指标来描述刻画脉象特征,通过这八维指标来识别中医常见的28脉。
[0003]随着科技进步,电子脉象测量设备也得到初步发展,但总体上依然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脉象检测准确度不高。鉴此,上海中医药大学申请的,专利号:200610119382,一种涉及中医脉搏检测装置。该装置由步进电机和导向丝杆构成的机械式自动加压机构和各种微调机构组合成一整体的结构。由于该方法基于机械式自动加压机构和各种微调机构,在三部位,利用每个部位的多点式(例如7个压力传感器),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腕部。该装置采用多点式测量提高了准确度,但体积非常大,不便于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及其相关装置、通信系统,能够压力传感器对动脉位置压力检测的精确度,使得提高脉象准确度,且减小设备体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0006]其中,所述处理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力获取模块和脉象分析模块,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压力信号;所述脉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分析获得脉象信息。
[0007]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为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背设有一上压力传感器。
[0008]其中,所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设置间隔上设有分割线,以保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受力相互独立。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对应设置在三个被测部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所述三个被测部的压力。
[0010]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为硅压阻式传感器或薄膜压阻式传感器。
[0011]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压力信息。
[001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腕带,包括固定于腕带上的脉象检测装置,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0013]其中,所述脉象检测装置采用可拆卸形式固定所述腕带上,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在所述腕带上的固定位置包括适配左手腕寸关尺的左手固定位置、及适配右手腕寸关尺的右手固定位置。
[001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固定于表带上的脉象检测装置,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001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脉象检测装置和终端,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所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实现所述脉象检测装置与终端间的通信。
[0016]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创新地采用三个分别套设有弹性气囊的压力传感器以准确获得三个动脉位置的脉搏变化信息,进而基于三个动脉位置上准确的脉搏变化信息分析得到准确的脉象信息,且无需另设固定机构,减少了装置的体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0024]图7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0025]图8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0026]图9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左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左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右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右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是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一:
[0036]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脉象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10、第二压力传感器120、第三压力传感器130、第一弹性气囊111、第二弹性气囊121、第三弹性气囊131以及处理器140。
[0037]具体而言,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三个压力传感器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弹性气囊分别套设在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外周,三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置于三个弹性气囊的封闭空间内,当弹性气囊受到外力(脉搏压力)时发生弹性形变,导致其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压力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通过敏感该气体压力的值以间接测得外力的值。
[0038]处理器140与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110、第二压力传感器120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30测得的压力进行脉象分析。
[0039]优选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50,三个压力传感器相互间隔地贴装在柔性电路板150的一侧,为了保证压力传感器受力的独立性,柔性电路板150相邻的压力传感器之间开有分割线,分割线的长度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尺寸确定,一般为8-12_,其宽度则通过压力传感器的间隔距离以及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尺寸共同决定,可以设置为0.1?
0.5mm。各相邻压力传感器的间隔距离则根据人体腕部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间距进行设置。处理器140则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50的另一侧。
[0040]优选地,三个弹性气囊均呈凸半球形,以便能够与人体手腕部的动脉位很好地接触,当然,弹性气囊的形状不限于此,能够起到与人体手腕部动脉很好地接触作用即可。弹性气囊可以为橡胶等软质材料制成。
[0041]在测量时,三个弹性气囊分别与人体肢体的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即动脉位置的人体表皮软组织)相贴触,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如用户的手按压力或者将脉象检测装置设置为腕带式,由腕带自身松紧产生的压力通过脉象检测装置作用在动脉位置上,三个压力传感器则分别敏感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脉搏压力。由于弹性气囊与手腕的接触面积很大。例如,接触面积为5?1mm圆周面积,优选8_,而压力传感器的受力仅仅与弹性气囊内的压力有关,而与弹性气囊表面受力的位置无关,因此对于测量脉搏的位置精度并不敏感,同时对测量姿态微小的变化也不敏感。换句话说,在血压测量时,并不要求作用力必须作用在压力传感器的几何中心线上,只要压力传感器外部的弹性气囊能够接触到动脉处即可,即对受力的位置和角度没有严格要求。这就可以在保证测量精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对用户的操作要求。
[0042]在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时,处理器获取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并输出该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例如,处理器采用采样电路同步采样该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并将压力值输出到显示器或者能与移动终端通信的通信电路中。
[0043]或者处理器再对该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进行脉象分析。例如,处理器根据将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号通过不同比值方式得到不同组合信号,由获得的不同组合信号得到脉象分析结果。
[0044]其中,上述处理器的功能均有模拟电路来实现,例如采用采样电路实现获取压力值,采用除法电路实现对压力信号进行比值得到脉象压力组合信号,由于上述电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0045]优选地,该三个压力传感器采用灵敏度较高的压力传感器,例如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内部包括硅片电桥、微型机械结构、ADC电路、温度传感结构及串行接口等,其具体的原理与工作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该传感器安装尺寸小,比如可以小于9X9mm。
[0046]在其他实施例中,三个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压力传感器,譬如,柱式压力传感器、薄膜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等,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需要还可以定制尺寸更小的压力传感器,使其安装尺寸可以小于6X6mm。压力传感器具体选用哪种类型此处不做限定。
[0047]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创新地采用三个分别套设有弹性气囊的压力传感器以准确获得三个动脉位置的脉搏变化信息,并基于三个动脉位置上准确的脉搏变化信息分析得到准确的脉象信息。
[0048]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二:
[0049]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实施例一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处理器240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力获取模块241和脉象分析模块242。压力获取模块241用于在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连续的压力信号。脉象分析模块242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获得脉象信息。具体,该脉象分析模块242具体包括组合单元2421和分析单元2422。
[0050]作为优化实施例,可通过采集左右手腕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压力信号来进行脉象分析。具体,压力获取模块241在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左手腕且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左手腕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在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左手腕寸脉位产生的连续的第一左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左手腕关脉位产生的连续的第二左压力信号、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左手腕尺脉位产生的连续的第三左压力信号。同理,在脉象检测装置佩戴在右手腕且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右手腕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连续的第一右压力信号、第二右压力信号、第三右压力信号。
[0051]例如,将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左手腕后,用右手将脉象检测装置握压,压力获取模块241同步采样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应到压力,获得多组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值,其中,所述多组第一左压力值构成在按压过程中连续的第一压力左信号,所述多组第二左压力值构成在按压过程中连续的第二左压力信号,多组第三左压力值构成在按压过程中连续的第三左压力信号。其中,所述同步采样的采样周期为I至10毫秒间的数值,优选为3毫秒,所述按压腕式设备的时间为大于4秒的数值,例如为6秒。由于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能够敏感到对应脉位的脉搏压力,故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与对应脉位的脉搏压力相关,故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能够反映出脉搏压力在按压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右手握压力的变化,从松到紧,腕动脉的血流从畅通到阻断,该过程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分别形成三个脉位的脉搏从松到紧的变化曲线。同理,在右手握压力再从紧到松开时,腕动脉的血流又从阻断到畅通。该过程可获得三个脉位的脉搏从紧到松开的变化曲线。同理,将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右手腕后,用左手将脉象检测装置握压,压力获取模块241同步采样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应到压力,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
[0052]脉象分析模块242对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间进行比值处理,获得多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有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实现脉象分析。例如,脉象分析模块242的组合单元2421采用相对值的方式对该6个脉搏压力信号进行比值,例如脉搏瞬时值/脉搏平均值。
[0053]具体如组合单元2421将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中每个压力信号均与其他压力信号在按压过程中的平均压力值进行比值,得到6X6 =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
[0054]或者,组合单元2421计算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的第一平均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的第二平均压力信号,以及第一左压力信号、第二左压力信号、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右压力信号、第二右压力信号、第三右压力信号的第三平均压力信号,将第一左压力信号、第二左压力信号、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右压力信号、第二右压力信号、第三右压力信号、第一平均压力信号、第二平均压力信号、第三平均压力信号分别与其他每个压力信号经处理获得的数值作比值,获得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具体组合方式如下表1,表中列数据由上至下分别为腕戴者左手寸、关、尺、右手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信号、左手寸、关、尺三个脉位的第一平均压力信号⑴、右手寸、关、尺



H-1^
三个脉位的第二平均压力信号左右手寸、关、尺共六个脉位的第三平均压力信号

n=4,
其中Fn(t)表示第η压力信号。表中行数据分别为上述9个压力信号经处理后的数值,例如:表示为腕戴者左手寸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F1 (t)中所有压力值的平均值,€表示为左手关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F2 (t)中所有压力值的平均值,衰示为左手尺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F3 (t)中所有压力值的平均值,同理,、&分别表示右手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脉搏压力信号F1U)中所有压力值的平均僅表示左手寸、关、尺三个脉位的第一平均压力信号在按压过程中所有第一平均压力值的平



H-1 t ‘
均值,第一平均压力值即为每个时刻获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值的平均值,表示右手寸、关、尺三个脉位的第二平均压力信号?κ.⑴在按压过程中所有第二平均压力值的


η=4 ,
平均值,第二平均压力值即为每个时刻获得的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值的平均值。将9个列数据分别与属于对应单独其他脉位或多个脉位的行数据作比值,获得相对值。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下表行数据也可不为平均值,直接为脉搏压力信号,在此不对组合方式作出具体限定。
[0055]如下表I即可获得36种组合方式,表中打对勾表示为一种组合方式。
[0056]
F左头Fti K.Ffa^F右关FtmFxF右合右含
Fti4VVVVVVVV
F左关____V__V_ V_V__V__V_ V
F钱VVVVV1V
F^V V V V V
F妹VVVV
F右尺________-1<^_
F社_________V_



V
_4J P__________
^fefaer__________
[0057]故在握压过程中,根据采样得到的6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可得到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分析单元2422对变化曲线的进一步数据分析、识别和分类脉搏数据的类型,进行智能比对,获得16种或28种脉象,便于作出中医脉诊、对腕戴人的身体状况做出脉诊结果以及处置建议,甚至提供连续的、长期的、跟踪形式的云端服务。
[0058]在另一实施例中,组合单元可以直接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力信号按照上表组合方式得到15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分析单元对该15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分析比对,获得脉象信息。
[0059]在再另一实施例中,如对脉象识别精确度要求不高,测量一只手腕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该数据则有3X3 = 9种组合方式。故在握压过程中,可得到9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其中,根据不同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可获得不同的脉象。处理器对相对脉搏压力信号的进一步数据分析、识别和分类脉搏数据的类型,进行智能比对,获得多种脉象,便于作出中医脉诊、对腕戴人的身体状况做出脉诊结果以及处置建议。
[0060]相对现有脉象测量仪来说更加简便,本申请还进一步采用相对值算法,使得得到的测量结果对压力的方法上的差异,以及测量中压力扰动并不敏感,其差异和扰动能够被相对数据的分子和分母所抵消或均化。
[0061]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三:
[0062]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实施例二结构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处理器340包括血压检测模块343。
[0063]压力获取模块341还用于在脉象检测装置未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获得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至少两个压力信号。
[0064]血压检测模块343包括计算单元3431、第一获得单元3432和第二获得单元3433。计算单元3431用于根据至少两个压力信号的峰值或谷值的差值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对应脉位之间距离计算得到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第一获得单元3432用于在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获得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第二获得单元3433用于根据衰减关系、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得到心脏的高、低血压。
[0065]例如,压力获取模块341获取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在未按压下检测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信号,此时,未按压下检测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信号即分别为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计算单元3431获得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间的差值或者谷值间的差值,根据该差值和寸、关、尺三个脉位之间距离计算得到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第一获得单元3432由在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获得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例如,查找按压过程中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压力信号所形成的曲线上的两个最平稳的平台,获取该两个曲线平台上对应的压力值,其中较大的压力值为高血压值,较小的为低血压值。第二获得单元3433用于根据衰减关系、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得到心脏的高、低血压。
[0066]区别于现有技术中获得动脉位置血压后,采用固定预设值换算为心脏血压值,本实施例通过在未接受按压时获取脉搏压力信号,从而动态地计算得到动脉位置于心脏处血压的衰减关系,能够灵活得出每个人动脉位置与心脏血压的衰减关系,使得测量结果更精确。
[0067]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四:
[0068]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作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该脉象检测装置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为三个下压力传感器410,每个下压力传感器410均背对背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460。本实施例中,上压力传感器460与下压力传感器410分别设置在柔性电路板450相背两侧,该上压力传感器460敏感外部压力值(本申请也称为上压力),下压力传感器410通过弹性气囊411检测到相应脉位的下压力值,其中该下压力为上压力的反作用力和该脉位自身产生的脉搏压力的合力,故背设的下、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之间的差值或比值即为脉位的脉搏压力或者脉搏相对压力。
[0069]处理器440在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三个下压力传感器410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下压力信号,同时同步获取所述三个上压力传感器460分别检测到的上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上压力信号。处理器440将每组背设的下、上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下压力信号与上压力信号之间的差值或比值作为该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或脉搏相对压力信号),获得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处理器440根据该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分析得到脉象信息,其中分析方法如上面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三个该下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分析得到脉象信息的方法,在此不作赘述。
[0070]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根据其中一组背设下、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下压力信号和上压力信号间的差值或者比值计算人体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例如,处理器获取在接受外部压力,且该外部压力增大过程中的差值最接近O或者比值最接近I的两个时刻所对应的两个上压力值,或者获取在接受外部压力,且该外部压力减小过程中的差值最接近O或者比值最接近I的两个时刻所对应的两个上压力值,由该两个上压力值中的较大值得到收缩压,由较小值得到舒张压。具体,处理器将该两个上压力值中的较大值作为手腕处的收缩压,将较小值作为手腕处的舒张压,通过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计算得到心脏处的收缩压、舒张压。
[0071]其中,该上压力传感器外周同样可以套设有上弹性气囊,上弹性气囊和上压力传感器的材质、结构以及相互配合的原理与上述三组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上弹性气囊的弹性系数可以比下弹性气囊的弹性系数要大,相差20-50倍,使套有弹性系数大的上弹性气囊的上压力传感器的动态响应比套有弹性系数小的下弹性气囊的下压力传感器低。通过上、下压力传感器外均套设有弹性气囊,可以使上压力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也更加准确,同时也对上压力传感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72]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五:
[0073]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脉象检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作为前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拓展,该脉象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均与处理器540连接的显示器571、操作键572、语音提示电路573、通讯电路574、I/O接口 575和壳体576。
[0074]其中,处理器540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固定设在壳体576的内部,且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则突出于壳体576的下表面,以便在按压过程中,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能够接触到人体手腕部的脉位。
[0075]显示器571设于壳体576的上表面,用于显示相关数据信息,优选液晶或者LED屏作为显示器576。
[0076]操作键572则设在壳体576的侧边或者上表面,用于对该脉象检测装置进行相关操作控制命令的输入,操作键57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设置位置也不限为侧边或上表面,此处对操作键57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0077]语音提示电路573,如扬声器,可以发出操作过程及测试结果的语音提示,方便用户使用,增强人机交流体验。
[0078]通讯电路574优选采用无线通讯的形式,具体可以为蓝牙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或NFC近场通讯电路等,当然通讯电路574也可采用有线通讯,如通过USB接口或者以太网接口与外部终端通信。该通讯电路574还可设置有唯一的设备标识(ID)号,用户可以通过录入个人信息的形式进行设置个人账号,通讯电路574则可以将对应ID号和该脉象检测装置测量得到的数据信息发送到远程服务器或移动终端上,以便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及存储。其中,录入个人信息的形式又可以为输入用户姓名或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输入用户指纹等。
[0079]I/O接口 575则主要用于该脉象检测装置与外部设备的有线连接,譬如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上进行数据的传输,通过充电接口对脉象检测装置充电等,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0080]通过对上述两个实施例的脉象检测装置功能进一步优化,使该脉象检测装置功能更加完善,同时兼容性及实用性更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脉象检测装置也可以只包括显示器、操作键、语音提示电路、通讯电路、I/o接口和壳体的一项或多项。
[0081]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一:
[0082]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脉象测量装置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象测量装置,在此不作赘述。本脉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3]步骤S601:在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时,所述脉象检测装置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0084]步骤S602:脉象检测装置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进行脉象分析。
[0085]在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时,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进行脉象分析。例如,处理器根据将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号通过不同比值方式得到不同组合信号,由获得的不同组合信号得到脉象分析结果O
[0086]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二:
[0087]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脉象测量装置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象测量装置,在此不作赘述。本脉象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8]步骤S701:在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时,所述脉象检测装置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0089]步骤S702:在所述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左手腕且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处理器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左手腕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
获得连续的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
[0090]步骤S703:在所述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右手腕且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脉象检测装置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右手腕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连续的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
[0091]例如,可通过采集左右手腕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压力信号来进行脉象分析。将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左手腕后,用右手将脉象检测装置握压,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同步采样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应到压力,获得多组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值,其中,所述多组第一左压力值构成在按压过程中连续的第一压力左信号,所述多组第二左压力值构成在按压过程中连续的第二左压力信号,多组第三左压力值构成在按压过程中连续的第三左压力信号。其中,所述同步采样的采样周期为I至10毫秒间的数值,优选为3毫秒,所述按压腕式设备的时间为大于4秒的数值,例如为6秒。由于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能够敏感到对应脉位的脉搏压力,故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与对应脉位的脉搏压力相关,故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能够反映出脉搏压力在按压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右手握压力的变化,从松到紧,腕动脉的血流从畅通到阻断,再从紧到松开时,腕动脉的血流又从阻断到畅通。该过程可获得三个脉位的脉搏的变化曲线。同理,将脉象检测装置佩戴于右手腕后,用左手将脉象检测装置握压,处理器同步采样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感应到压力,获得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
[0092]步骤S704:脉象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分析获得脉象信息。
[0093]具体,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对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间进行比值处理,获得多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有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实现脉象分析。例如,处理器采用相对值的方式对该6个脉搏压力信号进行比值,例如脉搏瞬时值/脉搏平均值。
[0094]具体如处理器将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中每个压力信号均与其他压力信号在按压过程中的平均压力值进行比值,得到6X6 = 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
[0095]或者,处理器计算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的第一平均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的第二平均压力信号,以及第一左压力信号、第二左压力信号、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右压力信号、第二右压力信号、第三右压力信号的第三平均压力信号,将第一左压力信号、第二左压力信号、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右压力信号、第二右压力信号、第三右压力信号、第一平均压力信号、第二平均压力信号、第三平均压力信号分别与其他每个压力信号经处理获得的数值作比值,获得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具体组合方式如上表1,表中说明请参考上面实施例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0096]故在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根据采样得到的6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可得到36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处理器对相对脉搏压力信号的进一步数据分析、识别和分类脉搏数据的类型,进行智能比对,获得16种或28种脉象,便于作出中医脉诊、对腕戴人的身体状况做出脉诊结果以及处置建议,甚至提供连续的、长期的、跟踪形式的云端服务。
[0097]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直接由一、第二、第三左压力信号、第一、第二、第三右压力信号按照上表组合方式得到15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处理器对该15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分析比对,获得脉象信息。
[0098]在再另一实施例中,如对脉象识别精确度要求不高,测量一只手腕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该数据则有3X3 = 9种组合方式。故在握压过程中,可得到9种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其中,根据不同组合的相对脉搏压力信号可获得不同的脉象。
[0099]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三:
[0100]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脉象测量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脉象测量装置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脉象测量装置,在此不作赘述。本脉象检测方法与上实施例一、二的步骤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101]步骤S801:在脉象检测装置未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脉象检测装置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中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获得连续的至少包括一个脉搏周期的至少两个压力信号。
[0102]步骤S802:脉象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信号的峰值或谷值的差值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对应脉位之间距离计算得到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
[0103]例如,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获取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在未按压下检测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信号,此时,未按压下检测到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信号即分别为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处理器获得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间的差值或者谷值间的差值,根据该差值和寸、关、尺三个脉位之间距离计算得到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
[0104]步骤S803:脉象检测装置由所述第一、第二、或第三传感器在接受外部压力力过程中检测到的压力信号获得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如上面实施例所述,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获取第一、第二、或第三传感器在接受外部压力力过程中检测到压力信号后,根据该压力信号获得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
[0105]例如,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查找按压过程中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压力信号所形成的曲线上的两个最平稳的平台,获取该两个曲线平台上对应的压力值,其中较大的压力值为高血压值,较小的为低血压值。处理器用于根据衰减关系、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得到心脏的高、低血压。
[0106]步骤S804:脉象检测装置根据所述衰减关系、所述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得到心脏的高、低血压。
[0107]例如,脉象检测装置的处理器获得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的峰值分别为F1、F2、F3,寸与关、关与尺脉位间的距离为L1、L2,由两个比值"^和+!的平均值作为脉位血压随脉位与心脏间距离的衰减关系。处理器根据所述衰减关系、获得的所述对应脉位的高低血压值,计算得到心脏的高、低血压。
[0108]在另一优化实施例中,该脉象检测装置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为三个下压力传感器,每个下压力传感器均背对背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脉象检测装置在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下压力信号,同时同步获取所述三个上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上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上压力信号。脉象检测装置将每组背设的下、上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的下压力信号与上压力信号之间的差值或比值作为该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或脉搏相对压力信号),获得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并根据该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信号分析得到脉象信息。
[0109]其中,该上压力传感器外周同样可以套设有上弹性气囊,上弹性气囊和上压力传感器的材质、结构以及相互配合的原理与上述三组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0110]需要说明的是,在用于测量脉象或血压时,为使测量的心跳周期更准确,处理器的采样周期设置为毫秒(ms),例如为I?1ms,优选为2ms,手握压力的时间为大于4秒,例如为6s,那么每条压力值在按压过程中变化曲线的数据有6000/2 = 3000点,期间至少经历了3?6个完整的心跳周期,且每个心跳周期至少有500个采样数据,极大提高了心跳周期的准确度,使得仅利用该3?6个心跳周期即可较精确计算出的实际心跳周期。可见本申请的测量耗时比传统方法几百秒,缩短了几十倍。故优化地,检测时可直接采用手握按压式向脉象检测装置加压,或者设置成腕带式,直接由腕带自身压力对脉象检测装置加压,相对于传统充气式加压,本申请测量简单、耗时短、轻便而且测量结果准确,优胜于传统充气式测量。
[0111]优于现有气泵式血压计需在降压过程中缓慢放气测得血压方法,由于在外部压力增大(加压)和减小(降压)过程中外部压力等于收缩压或舒张压时均会出现脉搏压力为O的情况,本申请无需气泵加气加压,故不会产生噪声影响血压测量,故本申请可以选取加压或降压中的一个过程测量血压,或者可同时选取加压和减压过程分别测量出两侧血压值,通过平均值得到更为准确的血压值。
[0112]压力传感器组件实施例:
[0113]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组件,该压力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具体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对应为上面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和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
[0114]优化地,该压力传感器组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为下压力传感器,其中三个下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下压力传感器背对背设置有上压力传感器。优化地,该上压力传感器还可设置有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弹性气囊。
[0115]智能腕带实施例一:
[0116]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3,图9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左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左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右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右手佩戴实施例一中的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117]该智能腕带包括腕带910和脉象检测装置920,其中,该脉象检测装置920固定在腕带910上,该脉象检测装置920为上面实施例中的脉象检测装置,该脉象检测装置920固定在腕带910上,且该脉象检测装置910的第一弹性气囊911、第二弹性气囊921、第三弹性气囊931突出于腕带910内侧。本实施例中,腕带910为橡胶材质的带环,腕带910与脉象检测装置920的固定形式可以为捆绑式、卡合式或铰接等。
[0118]该脉象检测装置920在腕带上的固定位置包括适配左手腕寸关尺的左手固定位置921、及适配右手腕寸关尺的右手固定位置922。左手固定位置921用于在腕带在左手腕时,固定脉象检测装置920,右手固定位置922用于在腕带在右手腕时,固定脉象检测装置920。
[0119]进一步地,智能腕带还包括功能拓展装置930,功能拓展装置930可以为时针手表表盘、智能手表表盘、无线MP3、备用电源或小型通讯设备等,使该智能腕带除了可以用于检测人体脉搏和血压参数外,同时具备多种其他功能。
[0120]在腕带上预留有容置功能拓展装置930等其他扩展外设的相应卡槽或固定机构,以方便用户按需要个性化装设喜欢的扩展外设,实现相应的附加功能。更具体地,卡槽或固定机构上可以进一步设有分别用于通信和用于供电的电极端子,这些电极端子连接至脉象检测装置920中的压力传感器、处理器等,而扩展外设(包括脉象检测装置)相应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通信或供电的电极端子,在将扩展外设固定于腕带I上的卡槽或固定机构时,扩展外设的电极端子和腕带910上的电极端子相应实现电连接,以实现扩展外设与智能腕带之间的通信,以及利用扩展外设中的电池为智能腕带供电,或利用智能腕带中的电池为扩展外设供电。腕带910的端部或连接部可以设置成USB或者其他连接端子的形式,以方便腕带910给扩展外设(包括脉象检测装置)充电或实现扩展外设(包括脉象检测装置)与其他设备的物理连接。
[0121]本申请还提供智能腕带另一实施例,该智能腕带包括处理器和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中处理器用于获取该压力传感器组件中三个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下弹性气囊检测到的三个被测部产生的压力。可选地,处理器可直接显示三个被测部产生的压力,或者对三个被测部产生的压力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根据该自身压力信号求得每个被测部的振动频率,自身压力变化等信息。
[0122]智能腕带实施例二:
[0123]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智能腕带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实施例一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该腕带1010为弹性纤维布带形式护腕,脉象检测装置1020固定在腕带1010上。
[0124]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智能腕带的腕带还可为金属材质的手链或皮革材质的表带等,在此不作限定。
[0125]智能腕带实施例三:
[0126]该智能腕带包括上面实施例中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压力信息。
[0127]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智能腕带的腕带可设置为无线充电式,且腕带与脉象检测装置电连接。如腕带内设有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与外部电源实现无线充电,将无线电能传送给脉象检测装置或处理器。
[0128]智能手表实施例:
[012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与传统手表不同的是该智能手表还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脉象检测装置,使该智能手表具备脉象分析的功能,脉象检测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请参阅上述关于脉象检测装置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0130]通信系统实施例一:
[0131]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脉象检测装置1510和终端1520,脉象检测装置151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1511,终端中包括第二通信模块1521。其中,第一通信模块1511与第二通信模块1521间可以实现有线或无线通信,将脉象检测装置的相关信息发送到终端,以进行对用户脉象数据深度分析和长久保存。
[0132]具体,第一通信模块1511用于根据脉象检测装置1510中处理器的指令与终端1520中的第二通信模块1521进行通信,以实现脉象检测装置1510与终端1520之间的信息交互。第二通信模块1521用于根据终端1520的指令与第一通信模块1511通信。其中,该第一通信模块1511、第二通信模块1521具体可以为蓝牙、红外、wif1、或者有线通讯电路,在此不作限定。具体,第一通信模块1511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脉象检测装置1510内部或者表面,或者该第一通信模块1511可拆卸地设置在脉象检测装置1510上,例如,该第一通信模块1511通过插入接口如USB接口设置在脉象检测装置1510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模块1511为上实施例脉象检测装置的通讯电路。
[0133]例如,脉象检测装置1510与终端1520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511、第二通信模块1521实现连接。脉象检测装置1510设置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号,测量者使用脉象检测装置1510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如脉搏压力变化曲线、平均心率、高、低血压、脉象等人体参数以及测量时间、测试者名称时,脉象检测装置1510的处理器主动或者在接收到测量者的输入发送命令时,根据与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协议,将测量结果和身份标识号打包并控制第一通信模块1511将数据包发送至终端1520的第二通信模块1521。
[0134]终端1520的第二通信模块1521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测量结果和发送该测量结果的腕式设备的身份标识号。终端1520对该身份标识号进行识别,如果判断本地数据库中未存储该身份标识号信息,则建立该身份标识号的档案,并将测量结果存储在该档案中;如果判断本地数据库中已建立该身份标识号的档案,则直接将测量结果存储在该身份标识号的档案中。
[0135]进一步地,终端1520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数据、识别脉搏数据、对测量者的身体状况做成评价,并给出对应的建议。具体,终端1520根据测量者的脉搏、血压数据、脉象通过本地存储的病理特征数据、或通过进入互联网进行相关病理特征搜索,判断出测量者的身体状况,并搜索出相关的治疗方案、或者饮食建议。更进一步地,终端1520预设有脉搏、血压数据参考值、脉象参考数据,在判断测量者的脉搏、血压或脉象数据超过参考值时,向预设的第三方发出求助信号,例如,向测量者的亲属或医院自动拨打求助电话。
[0136]为更好了解本申请通信系统的应用,作出具体举例。测量者将脉象检测装置设置在腕带上佩戴在手腕处,并将压力传感器相应提出与脉位处。由于该脉象检测装置为腕带式,测量者腕戴好之后,可自由活动,并不会对测量者造成任何的不便。测量者可通过脉象检测装置上的相关按键选择与终端是否连接以及选择与哪一台终端如IPHONE手机连接。在测量者选择连接时,选择的且已安装对应软件的终端自带的通信功能如蓝牙、wifi等方式与脉象检测装置进行连接。在连接成功后,终端与腕戴上的脉象检测装置形成通信系统。在需要测量时,测量者仅需用另一只手握压该腕式设备数秒,脉象检测装置即可测量出测量者的脉搏压力数据、平均心率、血压等数据。脉象检测装置自动将测量出的数据发送给终端,终端对该数据进行保存,并根据脉搏压力数据向测量者现实出当前脉搏变化曲线、平均心率以及血压值、脉象信息等,并根据上述数据作出诊断和搜索治疗方案,并在屏幕上显示。测量者通过终端即可清除当前身体情况,并可将该数据通过终端发送给其他终端,如医生所持的电脑、平板电脑等,使得医生及时获知该测量者的身体情况。
[0137]本实施例将脉象检测装置与终端形成小型的通信系统,实现了对人体参数的传输,通过终端对人体参数的存储,便于对测量者历史测量数据的追踪和对测量者身体情况的实时监控。而且,依靠终端较强的处理能力,可对人体参数更为全面进行分析,并向测量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实现人体参数测量与诊断的智能一体化。
[0138]通信系统的实施例二:
[0139]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申请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脉象检测装置1610、终端1620和云端服务器1630,其中,脉象检测装置1610与终端1620之间的通信方式与上实施例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本实施例中,终端1620还包括第三通信模块1622,用于与云端服务器1630连接,例如通过以太网连接。不同的脉象检测装置1610通过终端1620,进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服务器的云端服务软件,与终端1620、云端服务器1630构成庞大实时云端服务系统,以实现向检测装置提供连续的、长期的、跟踪形式的云端服务。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终端的处理速度和网络传输速率,终端1620设置为仅能与腕式设备1610连接,不同的腕式设备1610通过不同的终端1620与云端服务器1630构成云端服务系统。
[0140]通过上述方案,创新地采用三个分别套设有弹性气囊的压力传感器以准确获得三个动脉位置的脉搏变化信息,进而基于三个动脉位置上准确的脉搏变化信息分析得到准确的脉象信息。
[01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 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力获取模块和脉象分析模块, 所述压力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脉象检测装置接受外部压力过程中,同步获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检测到寸、关、尺三个动脉位置的压力,获得三个连续的压力信号; 所述脉象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分析获得脉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具体为三个下压力传感器,分别背设有一上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设置间隔上设有分割线,以保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的受力相互独立。
5.一种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对应设置在三个被测部上,且受力相互独立;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所述三个被测部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为硅压阻式传感器或薄膜压阻式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获取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压力信息。
7.一种智能腕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腕带上的脉象检测装置,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 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检测装置采用可拆卸形式固定所述腕带上,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在所述腕带上的固定位置包括适配左手腕寸关尺的左手固定位置、及适配右手腕寸关尺的右手固定位置。
9.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表带上的脉象检测装置,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 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1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脉象检测装置和终端,所述脉象检测装置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上,且受力相互独立; 三个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外周的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器通过检测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弹性气囊内的气体压力,间接得到人体脉搏的寸、关、尺三个脉位的脉搏压力; 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电连接; 所述脉象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第二通信模块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实现所述脉象检测装置与终端间的通?目。
【文档编号】A61B5/02GK203953630SQ20142014955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孙尙传, 李西峙 申请人:深圳市大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