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211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包括并列设置于跟腱内外侧的两个可调节式支撑杆、小腿前方设置有一个调节式拉杆和用于固定连接三个支撑杆的环形件及足套,所述环形件为可抱箍在小腿上的开口环,所述两个支撑杆分别设置于环形件的开口端,远端设置于足套的足跟部跟腱两侧,所述小腿前方支撑杆设置于环形件的前方,远端设置于足套的足尖部。小腿前方拉杆将足尖收紧,使踝关节保持背伸10°位置,通过足跟部固定件将小腿下端与跟腱两侧支撑杆连接固定,防止小腿下端前移。本实用新型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能够适用对不同宽度跟腱及不同身高人群的固定,而且术后能长久穿戴,直至患者完全康复。
【专利说明】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跟腱延长术是矫正跖屈足畸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软组织手术。其大致步骤是:在跟腱止点上Icm处的外缘作0.5cm纵行切口,根据跖屈程度,相距4?6cm在跟腱内缘作第二条0.5cm切口,背屈踝关节,使跟腱紧张。用尖刃刀尖从切口皮下伸入,紧贴跟腱侧缘滑至前缘,达跟腱宽度的一半。然后向后挑刀切断跟腱的外上、内下各一半,强力背屈踝关节,撕裂跟腱即可上下延长,至少达到背屈10°以上。以往跟腱延长术后一般需要用石膏来固定,而采用石膏固定常常具有不方便护理、笨重、易断、背屈位无法调节以及不支持早期康复等诸多缺点。上述问题目前尚无更好的办法解决。
[0003]因此,需探索一种跟腱延长术后能够随时调节足背屈位角度、方便护理和长久支护的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以解决跟腱延长术后不方便护理、足背屈位角度无法调节、不能长久支护等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一种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包括竖向并列设置于跟腱内外侧的两个长度可调节式支撑杆、设置与小腿前方的调节式拉杆和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和拉杆位置的环形件和足套,所述环形件为可抱箍在小腿上的开口环,所述两个支撑杆分别设置于环形件的开口两端,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置于足套的足跟部两侧,所述拉杆的上端与环形件固定连接,下端与足套的足尖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支撑杆之间距离的螺杆。
[0008]进一步,每个支撑杆由同轴设置的上下两个杆体组成,两个杆体之间采用螺纹配合或插接配合,两个杆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锁定。
[0009]进一步,所述环形件设置有上下两个,所述两个环形件分别用于固定上部的两个杆体和下部的两个杆体。
[0010]进一步,位于上部的两个杆体的顶部分别与环形件的开口两端螺纹配合。
[0011]进一步,位于上部的杆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杆体旋转的挡片。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包括并列设置于跟腱内外侧的两个可调节式支撑杆、小腿前方设置有一个调节式拉杆和用于固定连接三个支撑杆的环形件及足套,所述环形件为可抱箍在小腿上的开口环,所述两个支撑杆分别设置于环形件的开口端,远端设置于足套的足跟部跟腱两侧,所述小腿前方支撑杆设置于环形件的前方,远端设置于足套的足尖部。小腿前方拉杆将足尖收紧,使踝关节保持背伸10°位置,通过足跟部固定件将小腿下端与跟腱两侧支撑杆连接固定,防止小腿下端前移。本实用新型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能够适用对不同宽度跟腱及不同身高人群的固定,而且术后能长久穿戴,直至患者完全康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包括竖向并列设置于跟腱内外侧的两个长度可调节式支撑杆1、设置与小腿前方的调节式拉杆3和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I和拉杆3位置的环形件2和足套4,所述环形件2为可抱箍在小腿上的开口环,所述两个支撑杆I分别设置于环形件2的开口两端,所述支撑杆I的底端设置于足套的足跟部两侧,所述拉杆3的上端与环形件2固定连接,下端与足套的足尖部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每个支撑杆I由同轴设置的上下的两个杆体11组成,两个杆体11之间采用螺纹配合,所述环形件2设置有上下两个,所述两个环形件2分别用于固定上部的两个杆体11和下部的两个杆体11,其中,位于上部的两个杆体11的顶部分别与环形件2的开口两端螺纹配合,位于下部的两个杆体11与下方环形件2的开口两端固定连接,更具体地,位于上部的杆体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杆体11旋转的挡片12,当调节好两个杆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后,由于挡片12的作用,一旦将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穿戴好后,上下两个杆体之间将无法相对旋转,使得两者之间的距离得以锁定。采用竖向并列设置于跟腱内外侧的两个支撑杆使跟腱保持与手术延长后的长度一致,小腿前方拉杆将足尖收紧,使踝关节保持背伸10°位置,通过足跟部的环形件和足套与跟腱两侧支撑杆连接固定,可防止小腿下端前移,本实用新型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术后能长久穿戴,直至患者完全康复。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支撑杆I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支撑杆I之间距离的螺杆5。通过设置用于调节支撑杆之间距离的螺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康复支具能够适用对不同宽度跟腱及不同身高人群的固定。
[001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并列设置于跟腱内外侧的两个长度可调节式支撑杆(I )、设置与小腿前方的调节式拉杆(3)和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I)和拉杆(3 )位置的环形件(2 )和足套(4 ),所述环形件(2 )为可抱箍在小腿上的开口环,所述两个支撑杆(I)分别设置于环形件(2)的开口两端,所述支撑杆(I)的底端设置于足套的足跟部两侧,所述拉杆(3)的上端与环形件(2)固定连接,下端与足套的足尖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杆(I)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支撑杆(I)之间距离的螺杆(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杆(I)由同轴设置的上下两个杆体(11)组成,两个杆体(11)之间采用螺纹配合或插接配合,两个杆体(1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2)设置有上下两个,所述两个环形件(2 )分别用于固定上部的两个杆体 (11)和下部的两个杆体(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位于上部的两个杆体(11)的顶部分别与环形件(2)的开口两端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位于上部的杆体(1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防止杆体(11)旋转的挡片(12)。
【文档编号】A61F5/05GK203777119SQ201420159463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邓银栓, 唐康来, 高秋明, 杨巧巧, 唐仲强, 周顺刚, 薛云, 时培晟, 王飞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