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255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包括靠背体,所述靠背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靠背体固定在椅子上的固定带,所述靠背体上设置有多个具有振动电机的按摩凸起,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及开关电连接,在靠背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靠背体由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组成,所述上靠背体与中靠背体,以及中靠背体与下靠背体之间均通过连接扣件固定。由于所述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上设有按摩凸起,大大提高了缓解疲劳的效果,且设置透气孔使得患者在理疗时,背部更加舒适,从而达到按摩理疗双重功效。
【专利说明】 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科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非菌性炎症患者中最常见的有各种肌肉劳损或者长期伏案工作造成的颈椎、腰椎、腰腿痛等疾病,通过各种检查仪器无法确诊,这一类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非常严重,一些患者因没有及时使做缓解治疗,往往使处于初期的肌肉疲劳成为永久损伤,因肌肉起到对骨骼牵引固定的作用,如果肌肉不能正常牵拉固定骨骼,可能引发颈椎和腰椎骨骼的疾病。而对于肌肉初期疾病的缓解治疗,目前多用按摩、拔罐或者一起电动按摩等疗法,而这些疗法效果不理想,需要恢复的时间较长,不能使肌肉疾病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肌肉疾病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的中医理疗专用靠背。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包括靠背体,所述靠背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靠背体固定在椅子上的固定带,所述靠背体上设置有多个具有振动电机的按摩凸起,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及开关电连接,在靠背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靠背体由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组成,所述上靠背体与中靠背体,以及中靠背体与下靠背体之间均通过连接扣件固定。
[0005]上述的中医理疗专用靠背,所述固定带分别设置在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的两侧。
[0006]本实用新型中医理疗专用靠背的优点是:由于所述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上设有按摩凸起,大大提高了缓解疲劳的效果,且设置透气孔使得患者在理疗时,背部更加舒适,从而达到按摩理疗双重功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如图1所示,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包括靠背体1,所述靠背体I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靠背体I固定在椅子上的固定带2,所述靠背体I由上靠背体3、中靠背体4及下靠背体5组成,所述上靠背体3与中靠背体4,以及中靠背体4与下靠背体5之间均通过连接扣件6固定。所述固定带2分别设置在上靠背体3、中靠背体4及下靠背体5的两侧。所述靠背体I上设置有多个具有振动电机7的按摩凸起8,所述振动电机7通过导线9与蓄电池10及开关11电连接,在靠背体I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2,
[0010]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医理疗专用靠背,包括靠背体,所述靠背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靠背体固定在椅子上的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体上设置有多个具有振动电机的按摩凸起,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及开关电连接,在靠背体上还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靠背体由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组成,所述上靠背体与中靠背体,以及中靠背体与下靠背体之间均通过连接扣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理疗专用靠背,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带分别设置在上靠背体、中靠背体及下靠背体的两侧。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3943883SQ201420165729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日
【发明者】褚万峰 申请人:褚万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