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285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呈蝶形的上唇托板及固定架,固定架垂直固定于上唇托板中间;固定架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胃管锁紧装置,上唇托板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内穿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需插入胃管的患者,特别是对胶布过敏、意识模糊或脸面部烧伤或有其他皮肤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摒弃了旧有的胶布固定法,避免了其带来的弊端,减少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胃管固定更加牢固,且蝶形上唇托板避免了托板与鼻中隔的接触,使患者舒适美观。同时,本实用性通气性佳,对皮肤无损伤刺激,便于面部清洁,可定期更换,有效保证了留置胃管的目的,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种胃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胃管插管的胃管固定器,属于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胃管置管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医疗手段,胃肠道手术常常需要插入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危重症患者和植物人也需要插入胃管进行鼻饲饮食。插入的胃管保留时间短者几天,长者需要几月甚至更长时间。
[0003]然而,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胃管大多只是一根光滑的软管,管道上没有设置必要的固定装置。常规的固定方法为胶布固定法:将胃管从患者鼻腔插入胃内后,用胶布固定在鼻翼和面颊部。当患者躁动不安或皮肤分泌汗液时,由于胶布的粘性很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的影响,胶布与鼻翼接触面小,很容易被沾湿而松脱,引起胶布固定不牢而导致胃管滑脱,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同时鼻饲患者长期保留胃管,而需要定期更换胃管,用胶布固定,极易造成患者皮肤损伤。另外,对于那些有胶布过敏的病人和脸面部烧伤或有其他皮肤疾病的患者,胃管固定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该种固定方法容易产生胃管与胶布脱离的问题,极易引起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有效防止胃管脱落,同时能够避免对患者二次伤害的胃管固定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胶布过敏、意识模糊或脸面部烧伤或有其他皮肤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呈蝶形的上唇托板及固定架,固定架垂直固定于上唇托板中间;固定架表面对称设有胃管锁紧装置,胃管锁紧装置包括圆形通孔和梯形卡口,圆形通孔靠近固定架边缘一侧与梯形卡口相交。上唇托板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矩形开口,矩形开口内穿有固定带。前述的胃管固定装置,使用时可以将胃管通过圆形通孔插入鼻孔进入胃部,固定时卡入梯形卡口内即可。通过该种胃管锁紧装置可以很好的固定胃管,有效防止胃管滑脱;同时设置对称设置两个锁紧装置适用于任意一侧鼻孔插管。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固定带为棉线固定带,所述棉线固定带的端部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为尼龙搭扣、魔术粘或挂钩。采用该装置固定胃管,棉线固定带经脸颊在脑后固定,对胃管产生向上向后的压力,因此用这种方法固定胃管更加牢固,特别适合需下床活动的患者和意识模糊的患者,以防止胃管被坠脱;同时,棉线固定带通气性好,对皮肤无损伤和刺激,便于面部清洁,且可定期更换,有效保证了留置胃管的目的。
[0007]进一步的,前述的胃管固定装置,上唇托板及固定架通过黏合剂固定为一个整体。
[0008]进一步的,前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固定架呈镂空网格状。该种结构更加舒适、美观,同时透气性更好,不影响患者的正常通气。
[0009]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造价低廉,适用于各种需插入胃管的患者,特别是对胶布过敏、意识模糊或或脸面部烧伤或有其他皮肤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摒弃了旧有的胶布固定法,避免了其带来的弊端,减少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胃管固定更加牢固,且蝶形上唇托板避免了托板与鼻中隔的接触,使患者舒适美观。同时,本实用性通气性佳,对皮肤无损伤刺激,便于面部清洁,可定期更换,有效保证了留置胃管的目的,还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10]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胃管固定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呈蝶形的上唇托板I及呈镂空网格状的固定架2,上唇托板尺寸为4.0cmX 1.2cm,固定架为3.8cmX 1.2cm,该固定架垂直固定于上唇托板中间,二者通过黏合剂固定为一个整体;同时,固定架左右两端对称设有胃管锁紧装置,该胃管锁紧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放置胃管的圆形通孔3和卡紧胃管的梯形卡口 4,圆形通孔靠近固定架边缘一侧与梯形卡口相交。
[0013]且,上唇托板左右两端对称设有一个1.0cmX0.2cm的矩形开口 5,该矩形开口内穿有宽度为Icm的棉线固定带6,棉线固定带的端部设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为尼龙搭扣、魔术粘或挂钩。
[0014]使用时,当常规插入胃管后,首先将胃管插入胃管锁紧装置的圆形通孔内,继而将胃管卡入梯形卡口内,再将上唇托板的蝶形槽口与患者的鼻中隔相接触,最后用尼龙搭扣在患者脑后固定。要求松紧适度,缠绕头部的松紧度以伸进一指为宜。下次使用胃管喂药或喂食时,只需将胃管从梯形卡口内移至圆形通孔,使用胃管结束后将胃管再次卡入梯形卡口即可。
[0015]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如采用椭圆形木块或椭圆形塑料等。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蝶形的上唇托板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垂直固定于上唇托板中间;所述固定架表面对称设有胃管锁紧装置,所述胃管锁紧装置包括圆形通孔和梯形卡口,所述圆形通孔靠近固定架边缘一侧与梯形卡口相交;所述上唇托板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内穿有固定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棉线固定带,所述棉线固定带的端部设有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尼龙搭扣、魔术粘或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唇托板及固定架通过黏合剂固定为一个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呈镂空网格状。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3935498SQ201420173238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丁亚媛, 杨莉 申请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