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15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包括两个集液瓶和一倒置的缓冲瓶,集液瓶通过导管与缓冲瓶连通,导管的进液端通过收集塞固定密封设置在缓冲瓶口,收集塞上部还设有转动设置在缓冲瓶口的切换塞,切换塞设有可以将缓冲瓶与导管连通的通孔,切换塞上设有便于转动切换塞的转动杆,转动杆一端与切换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缓冲瓶底,缓冲瓶底设有便于转动杆旋转的转动孔,缓冲瓶底还设有引流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在一瓶集液瓶收集满后可以通过旋转切换塞将积液引流到另外一瓶集液瓶中,引流顺畅,取样方便,并可以精确检测和记录引流量,以供术后参考。
【专利说明】-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

【背景技术】
[0002] 引流瓶是手术过程中常用的引流工具之一,是将患者体腔内或皮下积存的液体及 血液引出体外,目前,在现在的临床中,一般使用塑料软管直接连接储液袋进行引流,在引 流液达到一定的量后必须先停止引流,将储液袋拿下将引流液倒掉后装上再继续引流,给 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且积液抽取不彻底,无法精确记录引流量,达不到手术后观察参考 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塑料软管直接连接储 液袋进行引流,在引流液达到一定的量后必须先停止引流,将储液袋拿下将引流液倒掉后 装上再继续引流,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 引流瓶,在一瓶集液瓶收集满后可以通过旋转切换塞将积液引流到另外一瓶集液瓶中,弓丨 流顺畅,取样方便,并可以精确检测和记录引流量,以供术后参考。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包 括:第一集液瓶、第二集液瓶和倒置的缓冲瓶,所述第一集液瓶通过第一导管与缓冲瓶连 通,所述第二集液瓶通过第二导管与缓冲瓶连通,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的进液端通过 收集塞固定密封设置在缓冲瓶口,所述收集塞上部还设有转动设置在缓冲瓶口的切换塞, 所述切换塞设有可以将缓冲瓶与第一导管或第二导管连通的通孔,所述切换塞上设有便于 转动切换塞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与切换塞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缓冲瓶底,所述缓冲 瓶底设有便于转动杆旋转的转动孔,所述缓冲瓶底还设有引流管。
[0005] 为了防止所收集的积液与空气接触发生质变,所述第一导管与第一集液瓶通过瓶 塞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导管与第二集液瓶通过瓶塞密封连通。
[0006] 为了便于将瓶塞与集液瓶分离,所述瓶塞为橡胶瓶塞。
[0007] 具体地,所述转动杆处在缓冲瓶外部的一端端部设有便于转动杆转动的转动盖。
[0008] 为了防止缓冲瓶中积存积液,所述引流管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径和 第二导管的内径。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在一瓶 集液瓶收集满后可以通过旋转切换塞将积液引流到另外一瓶集液瓶中,引流顺畅,取样方 便,并可以精确检测和记录引流量,以供术后参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0013] 图中:1.第一集液瓶,2.第二集液瓶,3.缓冲瓶,4.第一导管,5.第二导管,6.收 集塞,7.切换塞,8.通孔,9.转动杆,10.转动孔,11.引流管,12.瓶塞,13.转动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5]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包括第一集液瓶1、第二集液瓶2和 倒置的缓冲瓶3,第一集液瓶1通过第一导管4与缓冲瓶3连通,第二集液瓶2通过第二导 管5与缓冲瓶3连通,第一导管4与第一集液瓶1通过橡胶瓶塞12密封连通,第二导管5 与第二集液瓶2通过橡胶瓶塞12密封连通,第一导管4与第二导管5的进液端通过收集塞 6固定密封设置在缓冲瓶3 口,收集塞6上部还设有转动设置在缓冲瓶3 口的切换塞7,切 换塞7设有可以将缓冲瓶3与第一导管4或第二导管5连通的通孔8,切换塞7上设有便于 转动切换塞7的转动杆9,转动杆9 一端与切换塞7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缓冲瓶3底,转动 杆9处在缓冲瓶3外部的一端端部设有便于转动杆9转动的转动盖13,缓冲瓶3底设有便 于转动杆9旋转的转动孔10,缓冲瓶3底还设有引流管11,引流管11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一 导管4的内径和第二导管5的内径。
[0016] 先将第一集液瓶1与缓冲瓶3通过通孔8连通,当第一集液瓶1内积液收集满后, 旋转转动杆9带动切换塞7旋转,使通孔8与第二集液瓶2连通,达到切换的目的。
[0017]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液瓶(1)、第二集液瓶(2)和倒 置的缓冲瓶(3),所述第一集液瓶(1)通过第一导管(4)与缓冲瓶(3)连通,所述第二集液 瓶(2)通过第二导管(5)与缓冲瓶(3)连通,所述第一导管(4)与第二导管(5)的进液端 通过收集塞(6)固定密封设置在缓冲瓶(3) 口,所述收集塞(6)上部还设有转动设置在缓 冲瓶(3) 口的切换塞(7),所述切换塞(7)设有可以将缓冲瓶(3)与第一导管(4)或第二导 管(5)连通的通孔(8),所述切换塞(7)上设有便于转动切换塞(7)的转动杆(9),所述转 动杆(9) 一端与切换塞(7)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出缓冲瓶(3)底,所述缓冲瓶(3)底设有便 于转动杆(9)旋转的转动孔(10),所述缓冲瓶(3)底还设有引流管(11)。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4)与第一 集液瓶(1)通过瓶塞(12)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导管(5)与第二集液瓶(2)通过瓶塞(12) 密封连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12)为橡胶瓶 塞。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9)处在缓冲 瓶(3)外部的一端端部设有便于转动杆(9)转动的转动盖(13)。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内科用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1)内径小于 或等于所述第一导管(4)的内径和第二导管(5)的内径。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842079SQ20142018037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史衍梅 申请人:史衍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