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52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所述中药药膜贴依次包括:设有透气孔的第一隔水层、药膜和第二隔水层;所述第一隔水层和/或第二隔水层至少一对相对的边缘处设有粘贴层,使得所述第一隔水层通过该粘贴层与第二隔水层连接;所述第二隔水层设有环形切口线,所述环形切口线围成的区域为切口区,所述切口区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的尺寸。所述中药药膜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适合火艾灸用。
【专利说明】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药膜贴,其药膜层为膏剂,药物直接涂敷于粘贴层上,由于药层为凝膏,不利于短时间透皮吸收,而火艾灸要求短时间药物尽量多的渗透皮肤,因此无法用于火艾灸;且现有的火艾灸常用的药膜贴,也无防水层设计,无法有效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常常沾污患者衣物或床位等物品。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所述中药药膜贴依次包括:设有透气孔的第一隔水层、药膜和第二隔水层;
[0006]所述第一隔水层和/或第二隔水层至少一对相对的边缘处设有粘贴层,使得所述第一隔水层通过该粘贴层与第二隔水层连接;
[0007]所述第二隔水层设有环形切口线,所述环形切口线围成的区域为切口区,所述切口区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的尺寸。
[0008]所述透气孔使得药膜上的药效成分可快速导入体内;所述粘贴层可有效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避免沾污患者衣物或床位等物品;所述切口线的目的在于,使用时,沿切口线撕开后,由于切口线围成的切口区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的尺寸,所以可进一步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且第二隔水层的剩余部分还可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000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膜为经药物浸泡,并经保湿抗菌处理的医用水刺无纺布。该种医用水刺无纺布做火艾灸时易透皮吸收,而且设计防水,方便实用,保证了皮肤及床单的净洁。
[00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水层的尺寸和第二隔水层的尺寸相匹配。
[00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的厚度为0.5-2_。该种厚度可进一步有效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5_2mm。孔径过大,起不到隔水作用,孔径过小,药酒或中药组合物透入减少,药效会差一些;该种孔径的透气孔进一步促进药膜上的药效成分快速导入体内。
[00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口区为矩形,且所述切口区的长为15-30cm,宽为15_30cmo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膜为矩形,且所述药膜的长为20-30cm,宽为20-30cm。该尺寸适于火艾灸用。[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药膜贴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中药药膜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合理,适合火艾灸用。其中,所述透气孔使得药膜上的药效成分可快速导入体内;所述粘贴层可有效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避免沾污患者衣物或床位等物品;且使用时,沿切口线撕开后,由于切口线围成的切口区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的尺寸,也进一步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且第二隔水层的剩余部分还可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中药药膜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中药药膜贴第一隔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中药药膜贴第二隔水层和药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第一隔水层,2、药膜,3、第二隔水层,11、透气孔,12、粘贴层,31、切口线,32、切口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所述中药药膜贴依次包括:设有透气孔11的第一隔水层1、药膜2和第二隔水层3,第一隔水层I相对的两个边缘处设有粘贴层12,使得所述第一隔水层I通过该粘贴层12与第二隔水层3连接;所述第一隔水层I和第二隔水层3的大小相匹配;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l_2mm ;所述粘贴层的厚度为
0.5-lmm ;所述药膜2的长为25_30cm,宽为25_30cm。
[0024]如图3所示,第二隔水层3设有环形切口线31,使得所述第二隔水层3形成切口区32,所述切口区32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2的尺寸。所述切口区32的长为20-25cm,宽为20-25cm ;所述药膜2为经药物浸泡的医用水刺无纺布。
[0025]在实际运用中,上述中药药膜贴还包有外包装,做扶阳火艾灸时,先用热水将包有外包装的该药膜贴泡热后,撕开包装,并沿第二隔水层3上的切口线31撕开,将剩余部分(缺口处)敷贴在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个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扶阳火艾灸的热传导将药膜2上的药效成分导入体内,即可。其中,所述透气孔11使得药膜2上的药效成分可快速导入体内;所述粘贴层12可有效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避免沾污患者衣物或床位等物品;且使用时,沿切口线31撕开后,由于切口线围成的切口区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的尺寸,进一步防止火艾灸过程中药液或水的下流,第二隔水层3的剩余部分还可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
[0026]其中,所述第一隔水层1、药膜2或第二隔水层3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如:椭圆、圆形等。
[0027]其中,所述粘贴层12还可设置于第二隔水层3至少一对相对的边缘处。
[0028]其中,所述粘贴层12还可同时设置于第一隔水层I和第二隔水层2至少一对相对的边缘处。
[0029]其中,所述粘贴层12的厚度还可为l_2mm ;所述透气孔11的直径还可为0.5-lmm ;所述切口区32还可长为15-20cm,宽为15_20cm ;所述药膜2还可长为20_25cm,宽为20_25cmo
[0030]其中,所述切口区32还可长为25-30cm,宽为25_30cm ;所述药膜2还可长为25_30cm,宽为 25_30cm。
[00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火艾灸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药膜贴依次包括:设有透气孔的第一隔水层、药膜和第二隔水层; 所述第一隔水层和/或第二隔水层至少一对相对的边缘处设有粘贴层,使得所述第一隔水层通过该粘贴层与第二隔水层连接; 所述第二隔水层设有环形切口线,所述环形切口线围成的区域为切口区,所述切口区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药膜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水层的尺寸和第二隔水层的尺寸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的厚度为0.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5-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区为矩形,且所述切口区的长为15-30cm,宽为15-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膜为矩形,且所述药膜的长为 20-30cm,宽为 20-3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药膜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膜为经药物浸泡,并经保湿抗菌处理的医用水刺无纺布。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790438SQ20142018816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聂斌, 林湖广, 钟旭敏, 吴文锋, 周杰 申请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