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61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它涉及医学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它包含头部(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1)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专利说明】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合针。

【背景技术】
:
[0002]内窥镜手术就是使用专用的内窥镜直视下,通过微创通道进入人体进行手术,其优点是伤口小,病人恢复快,降低风险。在手术最后,需要对伤口进行缝合,都需要用到缝合针,现有的缝合针针体为细圆柱状,持针器在把持和运针时,容易出现不稳滑动现象,且针体均为银光色,在内窥镜下很容易出现光反射现象,导致针位难以辨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头部
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I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07]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头部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I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0009]实施例:将普通缝合针与本实用新型的缝合针运用在手术中,并记录数据:
[0010]表I
[0011]
缝合时间水平轴向针把持垂直轴向针Λρ与57
(pC0.0Ol)角度误差(δ p,把持角度误的关系
P=0.078)差(δ y,



p<0.001)
普通缝合18.1秒 9.3度10.2度r=0.623
针p<0.01
本实用新12.6秒 7.4度4.7度r=0.559
型ρ<0.01
[0012]由表I可知,本实用新型带针缝合线能够让医生更快的正确把持缝合针,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的可能性。
【权利要求】
1.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头部(I)、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I)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I)、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I)、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3943706SQ20142019103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大江良和 申请人:青岛耐丝克医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