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处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382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处置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处置车,主要包括处置车本体,用于医疗工作中对病房病人使用过的输液装置等污染物品的进行放置处理,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优化操作流程,节约往返医疗作业时间,减少医务人员体力消耗,防止放弃医疗污染物品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
【专利说明】一种输液处置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输液处置车。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工作中,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各种导管、注射器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给临床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医疗废弃物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对病人用后的输液装置处置操作流程是:1、护士为病人拔除液体装置;2、手提输液装置或放在治疗盘内穿过走廊;3、按规范流程要求应到位于走廊终端的处置室,将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袋、针头分别放进室内不同位置、指定的收纳容器中。
[0003]值得注意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医院住院患者中每天至少有4/5的患者需要输液治疗,每人每天平均输液5-6瓶/袋,因此,病区护士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给病人进行输液。输液开始时间大致相同,病人输完液体的时间也就比较集中,此时护士还承担着更换液体和其他治疗、护理任务。高强度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时根本没有时间往返穿梭于病室与走廊终端的处置室,造成护士将使用过的输液器等拿到治疗室,放入医疗用品回收袋中。
[0004]有的科室为了方便护士,使布局流程基本合理。在治疗室门口放置医用废弃物垃圾筐等容器放置输液后废弃物,影响了治疗室整体环境。
[0005]有的科室在治疗室门口放置一辆治疗车,在工作的高峰时段护士将更换的输液瓶/袋,或拔除的输液装置放置在治疗车上,待工作稍清闲或由实习护士集中将其推至处置室进行分类放置,这样一是影响病房走廊的整体环境和清洁,二是很容易造成处理人员职业暴露。
[0006]为了减少医疗废弃物带来的污染,减少拔液体高峰时段护士往返处置室、治疗室次数,优化操作流程,节约时间,解决输液后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回至治疗室的流程错误问题,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有必要研制一输液处置车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约往返医疗作业时间,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医务人员体力消耗,防止放弃医疗污染物品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的输液处置车。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液处置车,包括处置车本体,所述处置车本体一侧面上设置有推杆,所述处置车本体设置有推杆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位于推杆的下方,所述处置车本体上与第一挂钩所在侧面的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处置车本体设置有第一处置箱和第二处置箱,所述第一处置箱和第二处置箱并列置于处置车本体内,所述第一处置箱和第二处置箱上端分别设置有可拆解安装的双环铁圈装置,所述双环铁圈装置上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处置箱和第二处置箱对应的可侧翻打开闭合的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所述处置车本体上与第一挂钩所在面相连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打开第一处置箱和第二处置箱的第一侧拉门和第二侧拉门,所述第一侧拉门和第二侧拉门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所述第一脚踏板和第二脚踏板通过联动机构可分别控制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处置车本体下端设置有万向轮。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组织结构简单,便于清洁冲洗或擦拭消毒;2、车身轻巧,造型美观,方便移动;3、便于输液装置分类处理;4、可对处置桶进行密封,防止在输液装置处理过程中对医务人员造成伤害。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或四个以上。
[0012]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分别与第一处置桶和第二处置桶的上端尺寸匹配。
[0013]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拉门和第二侧拉门上分别设置有可便于打开第一侧拉门和第二侧拉门的把手。
[0014]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挂钩包括三个并列的挂钩,第二挂钩包括三个并列的挂钩。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万向轮设置有四个或四个以上,方便输液处置车移动;2、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分别对第一处置桶和第二处置桶密封;3、方便第一侧拉门和第二侧拉门的打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处置车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1的侧视图;
[0019]图4为图1的侧视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处置车本体,2、推杆,3、第一翻盖,4、第二翻盖,5、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第一侧拉门,8、第二侧拉门,9、第一脚踏板,10、第二脚踏板,11、万向轮,12、把手,13、第一处
置箱,14、第二处置箱,15、双环铁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输液处置车,包括处置车本体I,所述处置车本体I 一侧面上设置有推杆2,所述处置车本体I设置有推杆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挂钩5,所述第一挂钩5位于推杆2的下方,所述处置车本体I上与第一挂钩5所在侧面的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挂钩6,所述处置车本体I设置有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所述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并列置于处置车本体I内,所述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上端分别设置有可拆解安装的双环铁圈装置15,所述双环铁圈装置15上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对应的可侧翻打开闭合的第一翻盖3和第二翻盖4,所述处置车本体I上与第一挂钩5所在面相连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打开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的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所述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脚踏板9和第二脚踏板10,所述第一脚踏板9和第二脚踏板10通过联动机构可分别控制第一翻盖3和第二翻盖4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处置车本体I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1。
[0024]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四个或四个以上。
[0025]所述第一翻盖3和第二翻盖4分别与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的上端尺寸匹配。
[0026]所述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上均设置有可便于打开侧拉门的把手12。
[0027]所述第一挂钩5包括三个并列的挂钩,第二挂钩6包括三个并列的挂钩。
[0028]实施本装置,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上端的双环铁圈装置15,用于套装医疗废物袋和生活废物袋,便于放置回收输液后的一次性输液管、输液瓶等垃圾分类;处置车本体I侧面上的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第一挂钩5可悬挂快速洗手消毒液、防护手套等物品、第二挂钩6可悬挂锐气盒、剪刀等物品,满足拔除输液管和处置输液装置所需的一切物品,使医务人员在拔出液体后及时将输液瓶/袋、输液管、穿刺针等医疗废弃物及时按规范流程要求分类处置;更换垃圾袋时,打开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松开双环铁圈装置15,轻松取出;输液处置车有四个万向轮,方便转运使用。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处置车,包括处置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车本体(I)一侧面上设置有推杆(2 ),所述处置车本体(I)设置有推杆(2 )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挂钩(5 ),所述第一挂钩(5)位于推杆(2)的下方,所述处置车本体(I)上与第一挂钩(5)所在侧面的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挂钩(6),所述处置车本体(I)设置有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所述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并列置于处置车本体(I)内,所述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上端分别设置有可拆解安装的双环铁圈装置(15),所述双环铁圈装置(15)上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对应的可侧翻打开闭合的第一翻盖(3)和第二翻盖(4),所述处置车本体(I)上与第一挂钩(5)所在面相连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分别用于打开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的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所述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脚踏板(9)和第二脚踏板(10),所述第一脚踏板(9)和第二脚踏板(10)通过联动机构可分别控制第一翻盖(3 )和第二翻盖(4 )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处置车本体(I)下端设置有万向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液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11)设置有四个或四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液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盖(3)和第二翻盖(4)分别与第一处置箱(13)和第二处置箱(14)的上端尺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液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拉门(7)和第二侧拉门(8)上均设置有可便于打开侧拉门的把手(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液处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5)包括三个并列的挂钩,第二挂钩(6)包括三个并列的挂钩。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790365SQ201420195999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申良荣, 孙忠民, 申璇 申请人:申良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