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集成泵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5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多通道集成泵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集成泵卡,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对应配合形成一体,上盖的内侧面设有通道,上盖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二号进口,下盖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一号进口和出口,在通道上设有型腔,型腔上卡接有直接头,所述出口处设有三通。本实用新型多通道集成泵卡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加工成本低,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管道交缠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控制血液成份流动和流向。
【专利说明】多通道集成泵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集成泵卡,尤其涉及一种与血液成分分离器配合使用的多通道集成泵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血液成分分离器与血液成份分离机配套使用作为血液成份采集工具,血液成份分离机主要由离心机、血泵、加压袖带、称重组件、显示屏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血液成分分离器通过与分离机配套使用,利用分离机内的相关采集程序可进行干细胞采集、粒细胞采集、血小板采集和去除、骨髓浓缩纯化处理等,应用十分广泛。
[0003]血液成分分离器的多根蠕动泵管通常通过卡子直接卡固在血液成份分离机身上,由于多根蠕动泵管较多较长,因此常常发生交缠,且影响安装效率和外观效果;普通卡子只能够起到固定输出管的作用,并不能够控制管内血液成份的流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集成泵卡,与血液成份分离器连接,作为控制血液成份流动和流向的连接装置,解决现有血液成份分离器采用普通卡子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血液成份流动和流向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通道集成泵卡,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对应配合形成一体,上盖的内侧面设有通道,上盖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二号进口,下盖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一号进口和出口,在上下盖的通道上设有型腔,型腔上各卡接有直接头,所述出口处设有三通。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通道的一端与二号进口连通,另一端设于上盖的上端。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一号蠕动泵管、二号蠕动泵管和连接软管,连接软管分为血液进口软管、血浆进口软管和出口软管,所述血液进口软管的一端通过一号进口与二号直接头粘接进入通道内,二号蠕动泵管的一端与二号直接头的另一端粘接,二号蠕动泵管的另一端与出口处三通的一个端头粘接,血液进口软管与二号蠕动泵管形成连通;所述血浆进口软管通过二号进口进入通道内,血浆进口软管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的一端粘接,一号蠕动泵管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的另一端粘接,血浆进口软管与一号蠕动泵管形成连通,一号蠕动泵管的另一端与出口处三通的另一个端头粘接;出口处三通的第三个端头连接出口软管。
[0008]本实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0009]直接头:用于将连接软管和蠕动泵管相连。
[0010]三通头,用于将两个蠕动泵管和连接软管相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通道集成泵卡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和加工成本低,能够很好的解决现有管道交缠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控制血液成份流动和流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多通道集成泵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多通道集成泵卡的内部装配关系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多通道集成泵卡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多通道集成泵卡下盖结合三通和直接头的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多通道集成泵卡上盖与下盖装配后的侧面示意图。
[0017]图中:11_一号蠕动泵管,12-二号蠕动泵管,2-上盖,21-—号进口,22-二号进口,23-出口,3-三通,5-直接头,6-下盖,7-型腔,8-通道,41-血液进口软管,42-血浆进口软管,43-出口软管,51-—号直接头,52-二号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0020]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多通道集成泵卡包括上盖2和下盖6,所述上盖2和下盖6对应配合形成一体,具体来说,上盖2和下盖6采用锁扣连接。在上盖2的内侧面设有通道8,该通道用于连接软管和蠕动泵管通过,将连接软管和蠕动泵管能够收纳于该多通道集成泵卡内。所述上盖2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二号进口 22,下盖6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一号进口 22和出口 23,具体来说,由于本多通道集成泵卡是血液成份分离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其上设置的进出口需要对应于血液成份分离器。血液成份分离器有血液出口连接管路、血浆出口连接管路和回收管路,因此,上、下盖上设置对应的进、出口。通道8的一端与二号进口 22连通,另一端设于上盖2的上端。在通道8上设有型腔7,型腔7上卡接有直接头5,通过设置型腔,可以便于直接头的固定,防止直接头在该集成泵卡内滑移。所述出口 23处设有三通3。
[0021]实施例:
[0022]结合与血液成份分离器血液进口连接管路、血浆进口连接管路和出口管路相连的一号蠕动泵管11、二号蠕动泵管12和连接软管,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果。连接软管分为血液进口软管41、血楽:进口软管42和出口软管43,所述血液进口软管41的一端通过一号进口 21与一号直接头52—端通过溶剂粘接,二号蠕动泵管12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51的另一端通过溶剂粘接,血液进口软管41与二号蠕动泵管12形成连通,二号蠕动泵管12的另一端与三通的一个端头通过溶剂粘接;所述血浆进口软管42通过二号进口 22进入通道8内,血浆进口软管42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51的一端通过溶剂粘接,一号蠕动泵管11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51的另一端通过溶剂粘接,血浆进口软管42与一号蠕动泵管11形成连通,一号蠕动泵管11的另一端与三通的另一个端头粘接;三通的第三个端头连接出口软管43。
[00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0024]本多通道集成泵卡是一种与血液成份分离器连接的作为控制血液成份流动和流向的连接装置,多通道集成泵卡上的连接软管分别与本装置之外的血液成份分离器相关部分连接,形成封闭的不同血液成分的液体流动通道,并配合血液成份分离机完成血液成份的高效分离。该结构的采用可较大程度的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且整体结构紧凑。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通道集成泵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和下盖(6),所述上盖(2)和下盖(6)对应配合形成一体,上盖(2)的内侧面设有通道(8),上盖(2)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二号进口(22)、下盖(6)的一侧设有供管道通过的一号进口(21)和出口(23),在通道(8)上设有型腔(7 ),型腔(7 )上卡接有直接头(5 ),所述出口( 23 )处设有三通(3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集成泵卡,其特征在于:通道(8)的一端与二号进口(22)连通,另一端设于上盖(2)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集成泵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蠕动泵管(11)、二号螺动泵管(12)和连接软管,连接软管分为血液进口软管(41)、血衆进口软管(42)和出口软管(43),所述血液进口软管(41)的一端与二号直接头(52)的一端粘接,二号蠕动泵管(12)的一端与二号直接头(52)的另一端粘接,血液进口软管(41)与二号蠕动泵管(12)形成连通,二号蠕动泵管(12)的另一端与三通的一个端头粘接;所述血浆进口软管(42)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51)的一端粘接,一号蠕动泵管(11)的一端与一号直接头(51)的另一端粘接,血浆进口软管(42 )与一号蠕动泵管(11)形成连通,一号蠕动泵管(11)的另一端与三通的另一个端头粘接;三通的第三个端头连接出口软管(43)。
【文档编号】A61M39/28GK203852738SQ201420212108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飞, 杨周伟 申请人: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