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长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7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长奶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长奶瓶,包括奶瓶瓶体,在奶瓶瓶体中间段设置可折叠容积腔,在可折叠容积腔上、下两端的奶瓶瓶体上分别设有把手一和把手二,该把手一为一侧设置波浪线的插杆,把手二为圆管状结构,把手一与把手二相互对应配合,在把手二上设有容积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婴儿的食量而调节奶瓶容积,从而在婴儿成长过程中减少奶瓶的开支及碳排放量,而且成本低廉,技术简单,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成长奶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长奶瓶,属于婴幼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婴儿使用的奶瓶有容积120ml到360ml不等,一般一个婴儿哺乳期会更换4个左右的奶瓶属于很常见的现象,这给作为消费者的父母带来了很多麻烦并且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开支,造成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尤其在百色污染严重的当代社会,全球每年新增近8000万婴儿将会给环境带来很多白色垃圾。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长奶瓶,该成长奶瓶可以根据婴儿的食量而调节奶瓶容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成长奶瓶,包括奶瓶瓶体,在奶瓶瓶体中间段设置可折叠容积腔,在可折叠容积腔上、下两端的奶瓶瓶体上分别设有把手一和把手二,该把手一为一侧设置波浪线的插杆,把手二为圆管状结构,把手一与把手二相互对应配合,在把手二上设有容积固定装置,可折叠容积腔是可伸缩的圆柱形腔体,它的内圆与外圆之间柔性连接,可以折叠和拉伸当容积伸缩腔完全收缩后奶瓶的容积达到最小,全部拉伸后奶瓶容积达到最大,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奶瓶容积目的,通过容积固定装置使得把手一与把手二可根据奶瓶容积调整相应配合关系,方便婴儿使用。
[0006]前述的成长奶瓶中,该容积固定装置包括弹簧和固定销片,固定销片通过转动轴固定在把手二的端口处,其中固定销片的插入端插入把手二内并与把手一外侧螺纹线配合,固定销片的压入端设置在把手二外,弹簧设置在把手二内并与固定销片的插入端配合。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婴儿的食量而调节奶瓶容积,从而在婴儿成长过程中减少奶瓶的开支及碳排放量,而且成本低廉,技术简单,易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2是附图1中A-A放大图
[0010]附图中的标记为:1-可折叠容积腔、2-把手一、3-弹簧、4-固定销片、5-放生奶嘴、6-奶嘴固定圈、7-防尘盖、8-把手二、9-转动轴、10-奶瓶瓶体、11-容积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成长奶瓶,如附图所示,包括奶瓶瓶体10,在奶瓶瓶体10中间段设置可折叠容积腔1,在可折叠容积腔I上、下两端的奶瓶瓶体10上分别设有把手一 2和把手二 8,该把手一 2为一侧设置波浪线的插杆,把手二 8为圆管状结构,把手一 2与把手二 8相互对应配合,在把手二 8上设有容积固定装置11,该容积固定装置11包括弹簧3和固定销片4,固定销片4通过转动轴9固定在把手二 8的端口处,其中固定销片4的插入端插入把手二 8内并与把手一 2外侧螺纹线配合,固定销片4的压入端设置在把手二8夕卜,弹簧3设置在把手二 8内并与固定销片4的插入端配合。
[0013]具体使用时,首先压下固定销片的压入端,使得固定销片的插入端与把手一脱离(此固定销片绕转动轴转动),调节可折叠容积腔的高度满足奶瓶的体积,然后松手,固定销片的插入端在弹簧的弹力下回到原有位置并又与把手一的波浪线配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成长奶瓶,包括奶瓶瓶体(10),其特征在于:在奶瓶瓶体(10)中间段设置可折叠容积腔(I ),在可折叠容积腔(I)上、下两端的奶瓶瓶体(10)上分别设有把手一(2)和把手二(8),该把手一(2)为一侧设置波浪线的插杆,把手二(8)为圆管状结构,把手一(2)与把手二( 8 )相互对应配合,在把手二( 8 )上设有容积固定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长奶瓶,其特征在于:该容积固定装置(11)包括弹簧(3)和固定销片(4),固定销片(4)通过转动轴(9)固定在把手二(8)的端口处,其中固定销片(4)的插入端插入把手二(8)内并与把手一(2)外侧螺纹线配合,固定销片(4)的压入端设置在把手二( 8 )外,弹簧(3 )设置在把手二( 8 )内并与固定销片(4)的插入端配合。
【文档编号】A61J9/00GK203829339SQ201420217790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王龙 申请人:贵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