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底座、托部以及支架,所述底座一端与托部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档位杆,所述托部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活动套,所述支架一端与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托部以及支架可以构成封闭三角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调节患肢各部位的高度,并对患肢加以固定,使患肢保持在合适位置上的肢体骨科康复托架。
【专利说明】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肢体骨折或者肢体手术患者,早期治疗期间,当患者卧床休息时,需要将患肢抬高。目前将患肢抬高常用的方法是用枕头或被褥垫在患肢下面,这样一方面容易使病床变得拥挤杂乱,使患者感觉不够舒适,另一方面,由于枕头或被褥尺寸较为单一且容易变形,以致难以随意将患肢各部位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并一直保持该高度位置,影响康复速度,再一方面,由于患肢只是简单地放置在枕头或被褥上,极易移位,当患者不小心或入睡时,患肢容易从枕头或被褥上滑落,造成二次损伤。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患肢各部位的高度,并对患肢加以固定,使患肢保持在合适位置上的肢体骨科康复托架。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托部以及支架,所述底座一端与托部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档位杆,所述托部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活动套,所述支架一端与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托部以及支架构成封闭三角形。
[0005]进一步,所述托部与底座连接处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托部铰接,连接件另一端与底座铰接。
[0006]进一步,所述托部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托部铰接。
[0007]进一步,所述档位杆为两对。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性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够通过调节连接件,以及调节支架与档位杆的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具有四种不同的高度,使患肢的受伤肢体处于合适的位置。并且通过挡板对患肢加以固定,能够防止患肢移位滑落而造成二次损伤,有效对患肢进行保护,加快康复速度。
[001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底座,2-托部,3-档位杆,4-横梁,5-支架,6-连接件,7-挡板,8-铰接套,9-活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所示,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包括底座1、托部2以及支架5,所述底座I 一端与托部2 —端铰接,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档位杆3,所述托部2上设置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上设置有活动套9,所述支架3 —端与活动套9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托部2以及支架5可以构成封闭三角形。所述托部2与底座I连接处还设置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一端与托部2铰接,连接件6另一端与底座I铰接。所述托部2两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与托部2铰接。所述档位杆3为两对。
[0015]使用时,先打开挡板7,将患者的受伤肢体摆放在托部2上,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来对托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托架高度的调节,可以选择支架5与两对档位杆3其中的一对配合来调节,还可以调节连接件6来调节托架高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具有四种不同的高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托部以及支架,所述底座一端与托部一端铰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档位杆,所述托部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活动套,所述支架一端与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托部以及支架构成封闭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部与底座连接处还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托部铰接,连接件另一端与底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部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托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骨科康复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杆为两对。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3829192SQ201420219850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30日
【发明者】杨明莹, 王海峰, 杨永恒, 韩雨廷, 倪红, 袁薇, 古启启 申请人:杨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