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78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套,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在一起,第一钳臂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凹面第一钳口,第二钳臂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凸面且可沿铰接轴转动的第二钳口,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内侧均设有防滑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尾端设有相互啮合的倒齿,外形与钳子头部匹配的钳套套在钳子头部。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夹持不牢和消毒不便的问题,不但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消除了交叉感染的隐患。
【专利说明】—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
[0003]【背景技术】:
[0004]拔牙钳是口腔医学中用来拔除受损牙齿的一种必备工具,在拔牙钳临床使用中存在下面的问题:一方面,拔牙钳夹持不牢,这不但增加了拔牙的技术难度,还加重了对患处的伤害,从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消毒,不但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一旦消毒不彻底便会留下交叉感染的隐患。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专利克服了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套,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在一起,第一钳臂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凹面第一钳口,第二钳臂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凸面且可沿铰接轴转动的第二钳口,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内侧均设有防滑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尾端设有相互啮合的倒齿,外形与钳子头部匹配的钳套套在钳子头部。
[0008]所述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上的手持部位均设有防滑涂层。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着力解决拔牙钳夹持不牢和消毒不便的问题,钳口的防滑纹可以直接有效的防止夹持松动;内侧分别设有凹面核凸面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结合可转动的第二钳口可以使钳口和牙齿实现完美贴合,最大程度的增加了钳口与牙齿的接触面积,防止松动;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尾端的倒齿可以避免因医生手部疲劳造成的夹持不牢。这些设计不但降低了拔牙的技术难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减轻对患处的伤害,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另外,每次使用时更换钳套,不但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消除了交叉感染的隐患。
[0010]【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包括第一钳臂6、第二钳臂5和钳套3,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6和第二钳臂5铰接在一起,第一钳臂6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凹面第一钳口 4,第二钳臂5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凸面且可沿铰接轴转动的第二钳口 1,第一钳口4和第二钳口 I内侧均设有防滑纹2,第一钳臂6和第二钳臂5的尾端设有相互啮合的倒齿7,外形与钳子头部匹配的钳套3套在钳子头部。所述的第一钳臂6和第二钳臂5上的手持部位均设有防滑涂层。
[0014]本实用新型着力解决拔牙钳夹持不牢和消毒不便的问题,钳口的防滑纹2可以直接有效的防止夹持松动;内侧分别设有凹面和凸面第一钳口 4和第二钳口 1,结合可转动的第二钳口 I可以使钳口和牙齿实现完美贴合,最大程度的增加了钳口与牙齿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防止松动;第一钳臂6和第二钳臂5尾端的倒齿7可以避免因医生手部疲劳造成的夹持不牢。这些设计不但降低了拔牙的技术难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减轻对患处的伤害,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另外,每次使用时更换钳套3,不但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消除了交叉感染的隐患。
【权利要求】
1.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包括第一钳臂、第二钳臂和钳套,其特征在于: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铰接在一起,第一钳臂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凹面第一钳口,第二钳臂的头部设有内侧为弧形凸面且可沿铰接轴转动的第二钳口,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内侧均设有防滑纹,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的尾端设有相互啮合的倒齿,外形与钳子头部匹配的钳套套在钳子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新型医用拔牙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上的手持部位均设有防滑涂层。
【文档编号】A61C3/14GK203829070SQ20142024221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孙颖 申请人:孙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