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636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包括有上层包覆层、保温层、电热层、艾绒层和棉布层。电热层是热源层,在电热层的下面设置有艾绒层,以天然艾绒所具有的祛湿和补阳气特性,通过电热层的热源使艾绒更好地发挥作用。艾绒层的下面设置有棉布层,电热层的上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说的保温层采用石棉类无机物保温材料制作,在保温层的上面设置有上层包覆层,所说的上层包覆层采用柔软性布料制作。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采用中药艾绒经加热后驱寒祛湿的原理,以安全加热的形式对职业病的发作部位,尤其是对腰膝部位进行养护。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职业病养护装置。 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矿山作业人员,尤其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常年在阴冷环境工作,很容易发生阴冷 受寒腰膝酸痛的职业性病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针对矿山作业人员祛 除腰膝阴寒病痛的方便使用的产品,尤其是并没有专门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方便使用 的产品。中国专利201320064817. 6公开了"一种矿山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经实验得 知,这种养护装置是采用电热产生蒸汽,再用蒸汽实施养护,结构比较复杂,尤其在使用过 程在一直处于通电的状态,所以危险性较大,尤其在仅使用蒸汽进行熏疗的条件下,作用并 不能令人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职业病养护装置,采用中药加热驱寒祛湿的原理,以安全加热的形式对职业病的发作部位, 尤其是对腰膝部位进行养护。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包括有上层包覆层、 保温层、电热层、艾绒层和棉布层。电热层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 养护装置的热源层,采用现有技术的暖手宝电热结构,在现有技术暖手宝四面散热的条件 下,一次电热启动可以持续使用一个小时左右,尤其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热启动后呈柔软 状态的电热宝电热装置,对热敷部位的适应性较好。在所说的电热层的下面设置有艾绒层, 以天然艾绒所具有的祛湿和补阳气特性,通过电热层的热源使艾绒更好地发挥作用。艾绒 层的下面设置有棉布层,电热层的上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说的保温层采用石棉类无机物保 温材料制作,在保温层的上面设置有上层包覆层,所说的上层包覆层采用柔软性布料制作。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 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 装置,采用中药艾绒经加热后驱寒祛湿的原理,以安全加热的形式对职业病的发作部位,尤 其是对腰膝部位进行养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 一上层包覆层2-保温层3-电热层4一艾绒层5-棉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职业病养护装置,包括有上层包覆层1、保温层2、电热层3、艾绒层4和棉布层5。电热层3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的热源层,采用现有技术的暖手 宝电热结构,在现有技术暖手宝四面散热的条件下,一次电热启动可以持续使用一个小时 左右,尤其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热启动后呈柔软状态的电热宝电热装置,对热敷部位的适 应性较好。在所说的电热层3的下面设置有艾绒层4,以天然艾绒所具有的祛湿和补阳气特 性,通过电热层3的热源使艾绒更好地发挥作用。艾绒层4的下面设置有棉布层5,电热层 3的上面设置有保温层2,所说的保温层2采用石棉类无机物保温材料制作,在保温层2的 上面设置有上层包覆层1,所说的上层包覆层1采用柔软性布料制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 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采用中药艾绒经加热后驱 寒祛湿的原理,以安全加热的形式对职业病的发作部位,尤其是对腰膝部位进行养护。
【权利要求】
1. 一种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职业病养护装置,包括有上层包覆层(1)、保温层(2)、电热 层(3)、艾绒层(4)和棉布层(5),其特征在于电热层(3)是热源层,在所说的电热层(3)的 下面设置有艾绒层(4),艾绒层(4)的下面设置有棉布层(5),电热层(3)的上面设置有保温 层(2 ),在保温层(2 )的上面设置有上层包覆层(1 ),所说的上层包覆层(1)采用柔软性布料 制作。
【文档编号】A61F7/08GK203898540SQ20142025729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王兴霞 申请人:王兴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