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713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该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和第二触觉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觉针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第二触觉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第一转轴上还铰接有刻度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顶端铰接有手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刻度尺迅速确定两触觉针之间的距离,且便于确定以一个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的知觉情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专利说明】-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
[0001] (一)【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
[0003](二)【背景技术】
[0004] 在神经内科,经常需要检查某区域的神经知觉情况以确定神经的损伤程度,通常 的做法是用触觉针刺激皮肤表面,检查各点皮肤的知觉情况,并通过直尺来测量各点的间 距,这种操作方式比较麻烦,工作量大。目前技术中,有些知觉测量装置是将触觉针滑动固 定在尺体上,虽然可方便测得各点的间距,可是在对一部分区域进行测量时,无法做到以一 个点为中心,对其周围进行知觉检查,需要来回移动尺体,操作起来也是相对比较麻烦。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的神经内科用检查器。
[0007]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和第二触觉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觉 针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第二触觉针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第 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第一转轴上还铰接有刻度尺,第一支撑杆和第二 支撑杆顶端铰接有手柄。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刻度尺迅速确定两触觉针之间的距离,且便于 确定以一个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的知觉情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 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0]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第一触觉针,2第二触觉针,3第一转轴,4第一支撑杆,5第二转轴,6第二 支撑杆,7锁紧螺母,8刻度尺,9手柄。
[0014](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5]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 2,第一触觉针1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支撑杆4相连接,第二触觉针2通过第二转轴5与 第二支撑杆6相连接,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7,第一转轴3上还铰 接有刻度尺8,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顶端铰接有手柄9。
[0016]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拉开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松 开锁紧螺母7,使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在重力作用下绕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自 然下垂,此时,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与皮肤垂直,同时转动刻度尺8,使刻度尺8与 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垂直,拧紧锁紧螺母7,此时刻度尺8上量出的距离,即是第一 触觉针1与第二触觉针2的距离,即可判定坏死神经的范围大小。再次改变第一支撑杆4 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角度时,要重新松开锁紧螺母7,以保证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 分别与皮肤垂直,且与刻度尺8垂直,此时的刻度尺8量出的距离才是确定的两点间距。此 夕卜,还可以将其中一个支撑杆和触觉针置于皮肤一点处作为中心点,手握手柄,拉开另一支 撑杆,像圆规一样,可快速确定以中心点为中心的周围区域皮肤的知觉情况,快速确定两触 觉针之间的距离。
【权利要求】
1. 一种神经内科用检查器,包括第一触觉针(1)和第二触觉针(2),其特征是:所述第 一触觉针(1)通过第一转轴(3)与第一支撑杆(4)相连接,第二触觉针(2)通过第二转轴 (5)与第二支撑杆(6)相连接,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7),第一 转轴(3 )上还铰接有刻度尺(8 ),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 )顶端铰接有手柄(9 )。
【文档编号】A61B5/107GK203861226SQ201420277724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郭轩东, 李志春, 徐梅 申请人:郭轩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