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64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胃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留置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在所述胃管主体外包裹有可充气膨胀的扩张段,所述扩张段位于所述胃管主体的病人端;所述扩张段通过一充气管与外界充气装置连接;在所述胃管主体内壁设置有一可绕其与管壁连接部分转动的阻液板;在所述胃管主体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阻挡,所述第一阻挡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向胃管的体内侧翻转并与所述阻液板共同构成防倒流的密闭阻隔;在所述胃管主体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阻挡,所述第二阻挡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过于向胃管体外侧翻转。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快速插入胃部,而且还可以防止食物返流。
【专利说明】—种留置胃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胃管。

【背景技术】
[0002]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向昏迷的病人进食水或食物,胃管就是一种常用的引流器械。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用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脱出,导致误吸。
[0003]由于胃管材质偏软,对于昏迷病人并不利于置管,经常是鼻腔插入盘绕在口腔中。而且,胃内贯入的液体由于胃部运动可能导致食物沿着胃管返流,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食物的返流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胃管,不仅插入方便而且可以防止食物返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留置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在所述胃管主体外包裹有可充气膨胀的扩张段,所述扩张段位于所述胃管主体的病人端;所述扩张段通过一充气管与外界充气装置连接;在所述胃管主体内壁设置有一可绕其与管壁连接部分转动的阻液板;在所述胃管主体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阻挡,所述第一阻挡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向胃管的体内侧翻转并与所述阻液板共同构成防倒流的密闭阻隔;在所述胃管主体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阻挡,所述第二阻挡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过于向胃管体外侧翻转。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设置于所述阻液板的管壁连接部分的对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阻挡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胃管主体的半径,所述阻液板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胃管主体的半径,所述第二阻挡和所述阻液板在管壁上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胃管主体的半径的0.8-1.2倍,所述第二阻挡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为所述胃管主体的半径的0.8-1.2倍。
[0009]优选的,所述扩张段充气后呈现前小后大的锥形。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充气管向扩张段充气,从而使得病人端在不失去弹性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硬度,从而在不伤喉部的同时实现快速插入。本实用新型阻液板、第一阻挡和第二阻挡的配合作用,可以很好地防止食物返流。
[0011]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快速插入胃部,而且还可以防止食物返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此【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入食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胃内食物返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留置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在所述胃管主体I外包裹有可充气膨胀的扩张段2,所述扩张段2位于所述胃管主体I的病人端;所述扩张段2通过一充气管3与外界充气装置连接;在所述胃管主体I内壁设置有一可绕其与管壁连接部分转动的阻液板11 ;在所述胃管主体I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阻挡12,所述第一阻挡12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11向胃管的体内侧翻转并与所述阻液板11共同构成防倒流的密闭阻隔;在所述胃管主体I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阻挡13,所述第二阻挡13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11过于向胃管体外侧翻转。
[0019]本实施例使用时,通过充气管3向扩张段2充气,从而使得病人端在不失去弹性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硬度,从而在不伤喉部的同时实现快速插入。所述的病人端实际就是靠近体内患处的一端,具体到本实施来讲就是深入到胃内的一段,它位于整个胃管的前段。本实施例使用完毕时,将扩张段2的气体放到从而取出。
[0020]为了进一步方便插入胃管,所述扩张段2充气后呈现前小后大的锥形。
[0021]为了更好的导入食物和防止食物返流,所述第一阻挡12设置于所述阻液板11的管壁连接部分的对面。当然,经过 申请人:的实践可知,所述第一阻挡12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所述阻液板11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所述第二阻挡13和所述阻液板11在管壁上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的0.8-1.2倍,所述第二阻挡13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为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的0.8-1.2倍。
[0022]如图2所示,通过胃管向胃部注入食物时,阻液板11被食物冲击到达第二阻挡13,食物在第一阻挡12和阻液板11中间的间隙流过进入到胃内。当遇到返流时,如图3所示,胃中的食物冲击阻液板11使其到达第一阻挡12共同构成防倒流的密闭阻隔,进而防止返流。本实用新型阻液板11、第一阻挡12和第二阻挡13的配合作用,可以很好地防止食物返流。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留置胃管,包括胃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胃管主体(I)外包裹有可充气膨胀的扩张段(2),所述扩张段(2)位于所述胃管主体(I)的病人端;所述扩张段(2)通过一充气管(3)与外界充气装置连接;在所述胃管主体(I)内壁设置有一可绕其与管壁连接部分转动的阻液板(11);在所述胃管主体(I)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一阻挡(12),所述第一阻挡(12)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11)向胃管的体内侧翻转并与所述阻液板(11)共同构成防倒流的密闭阻隔;在所述胃管主体(I)的内壁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阻挡(13),所述第二阻挡(13 )用于阻挡所述阻液板(11)过于向胃管体外侧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挡(12)设置于所述阻液板(11)的管壁连接部分的对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留置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挡(12)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所述阻液板(11)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所述第二阻挡(13)和所述阻液板(11)在管壁上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的0.8-1.2倍,所述第二阻挡(13)的外边缘距离管壁的最大距离为所述胃管主体(I)的半径的 0.8-1.2 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胃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张段(2)充气后呈现前小后大的锥形。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3954223SQ20142029564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张华 , 王云, 杏玲芝, 江乔, 周缨 申请人:张华 , 王云, 杏玲芝, 江乔, 周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