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7667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主要由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腋托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部的套筒组成,所述套筒与截肢者前臂残端相配适。使用时,截肢者的前臂残端插入到套筒中,可有效控制拐杖前后的摆动,进而达到患者在前臂截肢的情况下实现对拐杖姿态有效控制的目的。
【专利说明】 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拐杖一般由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腋托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部的握手组成,这种拐杖适合腿部受伤的患者使用,然而,我们发现,这种普通的拐杖对于腿部伤残的前臂截肢患者而言则难以使用,因为在前臂截肢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握手实现对拐杖姿态的有效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该拐杖很好地解决了前臂截肢患者无法使用普通拐杖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主要由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腋托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部的套筒组成,所述套筒与截肢者前臂残端相配适。
[0006]进一步,还包括肩带,所述肩带的两端分别与腋托的前后两端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套筒的开口处呈圆形,靠近开口处的位置呈椭圆形。
[0008]进一步,所述腋托与套筒之间的距离可调。
[0009]进一步,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残端的弹性材料。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主要由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腋托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部的套筒组成,所述套筒与截肢者前臂残端相配适。使用时,截肢者的前臂残端插入到套筒中,可有效控制拐杖前后的摆动,进而达到患者在前臂截肢的情况下实现对拐杖姿态有效控制的目的。另外,将所述套筒的开口处呈圆形,靠近开口处的位置呈椭圆形,使得套筒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起到不易脱落和保护残肢的作用,并提高了对拐杖姿态控制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主要由支撑杆1、设置在支撑杆I顶端的腋托2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部的套筒3组成,所述套筒3与截肢者前臂残端相配适。优选的,当支撑杆I竖向设置时,所述套筒3的开口应朝向水平方向。使用时,截肢者的前臂残端插入到套筒中,可有效控制拐杖前后的摆动,进而达到患者在前臂截肢的情况下实现对拐杖姿态有效控制的目的。
[001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肩带4,所述肩带4的两端分别与腋托2的前后两端连接。设置肩带4可分担前臂残端承受的拐杖重力作用,进而保护前臂残端,使之不会摩擦受伤。
[001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3的开口处呈圆形,靠近开口处的位置呈椭圆形。上述结构设置符合前臂残端的人体工学结构,提高了对拐杖姿态控制的稳定性。
[001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腋托2与套筒3之间的距离可调,具体地,可使套筒3的外侧壁与支撑杆滑动配合。将所述腋托2与套筒3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可调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拐杖能够适应不同上臂长度的患者使用。
[001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残端的弹性材料,以进一步提闻对如臂残端的保护力度。
[00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支撑杆(I)、设置在支撑杆(I)顶端的腋托(2)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上部的套筒(3)组成,所述套筒(3)与截肢者前臀残端相配适。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望带(4),所述肩带(4)的两端分别与腋托(2)的前后两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开口处呈圆形,靠近开口处的位置呈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腋托(2)与套筒(3)之间的距离可调。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便前臂截肢者使用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保护残端的弹性材料。
【文档编号】A61H3/02GK203915398SQ20142029647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骏杰 申请人:刘骏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