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注塞安装在注射筒内,注射针安装在注射筒的前端,针帽套装在注射针上,注塞的长度小于注射筒的长度,注塞的上端内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有锁槽,针帽的外部有锁条,针帽的外部可以插入注塞上端的安装孔内,针帽的外部插入注塞上端的安装孔内后,针帽上的锁条的前端卡入安装孔内的锁槽里,使针帽与注塞锁定成一体,只有将针帽从注射针上拔出插入到注塞上部的安装孔里,推动针帽才能使注塞前端到达注射筒的底部,将药物全部注射到病人体内,针帽插入到注塞里后,锁条与锁槽配合将两者锁成一体不能拆卸,不能重复使用,注射完成后,可将注射针取下放入针孔里,注射针不暴露在外,不会伤害护士和回收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疗器具,是一种注射器,具体是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使用的注射器要求是一次性使用,使用一次后必 须报废。但有由于现有的注射器可以回收利用,所以有的不法分子常常将应该报废的注射 器回收后进行重复利用,给病人造成重大生命安全;现有的注射器使用后注射针暴露在外, 存子使用后注射针容易伤害护士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防 止使用后的注射针伤害给病人注射的护士。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注塞、注射筒、注射针、针帽,注塞安装在注 射筒内,注射针安装在注射筒的前端,针帽里有针孔,针帽套装在注射针上,使注射针处于 针孔里,注塞的长度小于注射筒的长度,注塞全部进入注射筒时,注塞的前端不能到达注射 筒的底部,使其注射筒还留有空腔,注塞的上端内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有锁槽,针帽的 外部有锁条,针帽的外部可以插入注塞上端的安装孔内,针帽的外部插入注塞上端的安装 孔内后,针帽上的锁条的前端卡入安装孔内的锁槽里,使针帽与注塞锁定成一体。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注塞全部进入注射筒时,注塞的前端不能到达注 射筒的底部,使其注射筒还留有空腔,不能完成注射工作,只有将针帽从注射针上拔出插入 到注塞上部的安装孔里,推动针帽才能使注塞前端到达注射筒的底部,将药物全部注射到 病人体内,针帽插入到注塞里后,锁条与锁槽配合将两者锁成一体不能拆卸,所以不能重复 使用,彻底消除了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注射完成后,给病人注射的护士可将注射针取下放 入针孔里,注射针不暴露在外,不会伤害护士和回收者,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社会 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结构图。
[0007] 图2是从图1中将件7取下安装到件3上后的结构图。
[0008] 图3是注射完成后将件6取下装入件7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0]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注塞3、注射筒5、注射针6、针帽7,注塞3安 装在注射筒5内,注射针6安装在注射筒5的前端,针帽7里有针孔8,针帽7套装在注射针 6上,使注射针6处于针孔8里,注塞3的长度小于注射筒5的长度,注塞3全部进入注射筒 5时,注塞3的前端不能到达注射筒5的底部,使其注射筒5还留有空腔4,即使将注塞3的 上端全部放入注射筒5里也不能消除空腔4,注塞3的上端内有安装孔1,所述安装孔1内 有锁槽2,针帽7的外部有锁条9,锁条9与锁槽2配套,针帽7的外部可以插入注塞3上端 的安装孔1内,针帽7的外部插入注塞3上端的安装孔1内后,针帽7上的锁条9的前端卡 入安装孔1内的锁槽2里,使针帽7与注塞3锁定成一体,锁定成一体后不能再将其拆卸。 针帽7与注射3连接成一体后,注射时推动针帽7的上端可将柱塞3的前端推到注射筒的 底部,能将药物全部推入病人体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不能重复使用的注射器,包括注塞(3)、注射筒(5)、注射针(6)、针帽(7),注塞 (3)安装在注射筒(5)内,注射针(6)安装在注射筒(5)的前端,针帽(7)里有针孔(8),针 帽(7)套装在注射针(6)上,使注射针(6)处于针孔⑶里,其特征是:注塞(3)的长度小于 注射筒(5)的长度,注塞(3)全部进入注射筒(5)时,注塞(3)的前端不能到达注射筒(5) 的底部,使其注射筒(5)还留有空腔(4),注塞(3)的上端内有安装孔(1),所述安装孔(1) 内有锁槽(2),针帽(7)的外部有锁条(9),针帽(7)的外部可以插入注塞(3)上端的安装 孔(1)内,针帽(7)的外部插入注塞(3)上端的安装孔(1)内后,针帽(7)上的锁条(9)的 前端卡入安装孔(1)内的锁槽(2)里,使针帽(7)与注塞(3)锁定成一体。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3874220SQ20142029667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1日
【发明者】王洪光 申请人:王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