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髋臼拉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05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髋臼拉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臼拉钩结构,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的手柄,弯折连接部和钩体部;所述的钩体部整体呈凹圆弧形状,凹圆弧弧长为3cm,凹圆弧半径2.5cm,且钩体部表面为锯齿状面;所述的手柄整体呈尾部粗,前部细的圆台形状,手柄表面加工有防滑的滚花,手柄尾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弯折连接部为半径4~5cm的圆弧形。所述的拉钩部设计成圆弧形的齿状结构,适合髋臼的形态特点且抓持效果好,不易造成髋臼损伤;所述的手柄设计成圆台形状利于医生抓持,且抓持角度较容易调整,不会阻挡主刀医师的视野,利于手术的高效、顺利进行。
【专利说明】一种髋臼拉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手术用具领域,具体涉及髋臼拉钩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暴露髋白的时候,临床上普遍使用霍夫曼 拉钩,但是霍夫曼拉钩并不完全符合髋白的解剖特点,给手术暴露带来困难。故而发明一种 针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特殊设计的拉钩是关节外科医师的愿望。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 理,使用方便且适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髋白拉钩结构。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髋臼拉钩结构,包括 有依次一体成型的手柄,弯折连接部和钩体部;所述的钩体部整体呈凹圆弧形状,凹圆弧弧 长为3cm,凹圆弧半径2. 5cm,且钩体部表面为锅齿状面;所述的手柄整体呈尾部粗,前部细 的圆台形状,手柄表面加工有防滑的滚花,手柄尾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弯折连接部为半径 4~5cm的圆弧形。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拉钩部设计成圆弧形的齿 状结构,适合髋白的形态特点且抓持效果好,不易造成髋白损伤;所述的手柄设计成圆台形 状利于医生抓持,且抓持角度较容易调整,不会阻挡主刀医师的视野,利于手术的高效、顺 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髋臼拉钩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髋臼拉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09]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髋臼拉钩结构,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的 手柄1,弯折连接部2和钩体部3 ;所述的钩体部整体呈凹圆弧形状,凹圆弧弧长为3cm,凹 圆弧半径2. 5cm,且钩体部表面为锯齿状面4;所述的手柄整体呈尾部粗,前部细的圆台形 状,手柄表面加工有防滑的滚花,手柄尾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弯折连接部为半径4~5cm的 圆弧形。
[0010] 所述手柄尾部直径为1. 5cm,前部直径为1cm;所述的锅齿状面4的锅齿齿高为 2?3mm〇
【权利要求】
1. 一种髋白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的手柄,弯折连接部和钩体 部;所述的钩体部整体呈凹圆弧形状,凹圆弧弧长为3cm,凹圆弧半径2. 5cm,且钩体部表面 为锯齿状面;所述的手柄整体呈尾部粗,前部细的圆台形状,手柄表面加工有防滑的滚花, 手柄尾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弯折连接部为半径4~5cm的圆弧形。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3861285SQ201420304455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9日
【发明者】王波, 季卫平, 屠凯凯, 蔡乐益 申请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