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315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包括中空圆柱型保护筒,设在保护筒内壁的柔性套和与保护筒下部固定连接的支架,保护筒外壁开有豁口,豁口将保护筒内部与保护筒外部直接连通,豁口内安装有可拆卸排气扇,排气扇旁连接有电池;保护筒与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健身球;柔性套内壁上侧设置有托玛琳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能够提高内瘘稳健成熟的速度,保持病患处干燥,并能促进病人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改善病人体质,减轻病患处肿胀;同时,可拆卸的排气扇能够更方便地听诊或者触摸病患处,简单美观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

【背景技术】
[0002]动静脉造瘘术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动静脉造瘘术多选择在前臂远端桡动脉和头静脉位置直接吻合,其中手术后的护理尤为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003]术后观察:密切观察内瘘是否通畅,可触摸内瘘静脉端血管有无震颤并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同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内瘘侧手臂肢端血供情况,吻合口处有无血肿、渗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0004]术后早期护理:术后抬高内瘘侧肢至水平以上30°,卧位,以利静脉血回流,减轻肢体肿胀,敷料包扎不宜过紧。为避免寒冷刺激血管引起血管痉挛,室温保持在20°C?25°C为宜。
[0005]促使内瘘成熟的护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尽快使静脉动脉化,术后I?2周,如伤口愈合良好,可用术侧手捏橡皮健身球,每次lOmin,,也可于拆线后在吻合口以上近心端行湿热敷,每次20?30min,促进内瘘扩张,血液流畅。
[0006]卫生宣教:嘱患者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干燥,以防感染,并教会患者定时检测内瘘通畅的方法。
[0007]现有专利:201220745346.0 (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公开了一种保护吻合口部位不被损伤、避免术肢受压、内瘘堵塞的动静脉造瘘术后保护装置,但是该装置不能保证患者手臂皮肤干燥,而且,使用该装置不能方便的使医生对病人内瘘静脉端血管进行触摸,并无法用听诊器听诊该处是否有血管杂音。
实用新型内容
[0008]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保护吻合口部位不被损伤、避免术肢受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干燥患者内瘘侧手臂干燥,并能方便医生对患者内瘘静脉端进行触摸,或用听诊器听诊内瘘处的血管杂音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
[0009]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包括中空圆柱型保护筒,设在保护筒内壁的柔性套和与保护筒下部固定连接的支架,保护筒外壁开有豁口,豁口将保护筒内部与保护筒外部直接连通,豁口内安装有可拆卸排气扇,排气扇旁连接有电池;保护筒与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健身球;柔性套内壁上侧设置有托玛琳石。
[0010]优选方案如下:
[0011]支架其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为20-40°,更优选为30°。这个角度使患者放置手臂位置更为舒适,减轻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回流受阻的不适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臂肿胀。
[0012]柔性套内侧底部设有软垫。软垫前端设置有与手腕弧度相对应的波浪型凸起,以保证手掌掌心和上臂在一个平面内,促进静脉回流,保证血液循环通畅。
[0013]托玛琳石个数为20-30个。托玛琳石有助于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并促进病人新陈代谢,增强患者体质。
[0014]健身球为橡胶材质,且健身球表面有凸点,可以使病人功能性锻炼的基础上,对手掌内的穴位进行一定程度的按摩,促进病人血液流畅。
[0015]豁口为正方形或圆形,方便按照排气扇进行安装。豁口尺寸为边长为5.5-7.5cm的正方形或半径为4_5cm的圆形。
[0016]其中,设置的排气扇将保护筒内保持干燥,防止病人伤口感染;同时,由于排气扇为可拆卸设置,将排气扇卸下后,医生在豁口处可以直接对病人的内瘘部进行触摸,以判断病人血管处有无震颤,也可以在豁口处放置听诊器听诊内瘘处有无血管杂音。
[00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能够提高内瘘稳健成熟的速度,保持病患处干燥,并能促进病人新陈代谢,血液循环,改善病人体质,减轻病患处肿胀;同时,可拆卸的排气扇能够更方便地听诊或者触摸病患处,简单美观实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保护筒,2、健身球,3、支架,4、软垫,5、托玛琳石,6、柔性套,7、排气扇,8、电池,9、豁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包括中空圆柱型保护筒1,设在保护筒I内壁的柔性套6和与保护筒I下部固定连接的支架3,保护筒I外壁开有豁口 9,豁口 9将保护筒I内部与保护筒I外部直接连通,豁口 9内安装有可拆卸排气扇7,排气扇7旁连接有电池8 ;保护筒I与支架3连接处设置有健身球2 ;柔性套6内壁上侧设置有托玛琳石5。
[0023]支架3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为30°。这个角度使患者放置手臂位置更为舒适,减轻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回流受阻的不适感,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臂肿胀。
[0024]柔性套6内侧底部设有软垫4。软垫4前端设置有与手腕弧度相对应的波浪型凸起,以保证手掌掌心和上臂在一个平面内,促进静脉回流,保证血液循环通畅。
[0025]托玛琳石5个数为20个。托玛琳5石有助于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并促进病人新陈代谢,增强患者体质。
[0026]健身球2为橡胶材质,且健身球2表面有凸点,可以使病人功能性锻炼的基础上,对手掌内的穴位进行一定程度的按摩,促进病人血液流畅。
[0027]其中,豁口 9处为边长为5.5cm的正方形设计,设置的排气扇7将保护筒内保持干燥,防止病人伤口感染;同时,由于排气扇7为可拆卸设置,将排气扇7卸下后,医生在豁口9处可以直接对病人的内瘘部进行触摸,以判断病人血管处有无震颤,也可以在豁口 9处放置听诊器听诊内瘘处有无血管杂音。
【权利要求】
1.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包括中空圆柱型保护筒,设在保护筒内壁的柔性套和与保护筒下部固定连接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保护筒外壁开有豁口,豁口将保护筒内部与保护筒外部直接连通,豁口内安装有可拆卸排气扇,排气扇旁连接有电池;保护筒与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健身球;柔性套内壁上侧设置有托玛琳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其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其上部支撑面与底面夹角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套内侧底部设有软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前端设置有波浪型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玛琳石个数为20-30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身球为橡胶材质,且健身球表面有凸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豁口为正方形或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动静脉造瘘术后的护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豁口尺寸为边长为5.5-7.5cm的正方形或半径为4_5cm的圆形。
【文档编号】A61F5/00GK203953892SQ201420312301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郝娟芝, 单文红 申请人:青岛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