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脉止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836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压脉止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一种压脉止血装置。适合任何年龄段或者任意胖瘦病人血液透析上机前压脉寻找穿刺部或者下机后针对穿刺部位止血,扣件方便对准穿刺部消毒压迫止血,避免消毒药棉滑离穿刺部引起感染。本实用新型中,包括:两条扁平带和一对夹持件;扁平带第一端部内侧缝制有一粘齿段,粘齿段外延设置有手持部,第二端部外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粘齿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粘布段长度,中部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放置消毒药棉的扣件,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活动连接有一弹性夹带;夹持件包括一厚垫和与一扁平片,其中,该扁平片一端与厚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扁平片另一端上的翘端通过其上的卡孔与厚垫的另一端上的卡扣活动连接。
【专利说明】
压脉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脉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等急症、重症抢救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血液净化,需要有血管通路以保证足够的血流量(血管通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治疗,是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命线”)。血液净化(如血液透析治疗)操作时需进行血管穿刺,穿刺前,需要用压脉带扎系于预定穿刺部位上端,在穿刺时,由于穿刺针直径较粗,每次透析结束时,需采取措施对粗大的针孔压迫止血,止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管通路的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脉止血装置,适合任何年龄段或者任意胖瘦病人血液透析上机前压脉寻找穿刺部或者下机后针对穿刺部位止血,扣件方便对准穿刺部消毒压迫止血,避免消毒药棉滑离穿刺部引起感染,弹性夹带里面可以放置一个或多个纽扣或者纱布块等压迫垫件,从而更方便直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一对夹持件通过其上的扁平片分别活动夹持在中部的左右两侧,以使扣件位置上的消毒药棉快速对应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消毒。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压脉止血装置,包括:两条扁平带和一对夹持件;
[0005]扁平带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该两端部之间的中部,其中,第一端部内侧缝制有一粘齿段,粘齿段外延设置有手持部,第二端部外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粘齿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粘布段长度,中部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消毒药棉的扣件,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活动连接有一弹性夹带;
[0006]夹持件包括一厚垫和与一扁平片,其中,该扁平片一端与厚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扁平片另一端上的翘端通过其上的卡孔与厚垫的另一端上的卡扣活动连接;
[0007]—对夹持件通过其上的扁平片分别活动夹持在中部的左右两侧。
[0008]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0009]第二端部外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与第一端部内侧缝制有一粘齿段,适合任何年龄段或者任意胖瘦病人血液透析上机前压脉寻找穿刺部或者下机后针对穿刺部位止血;中部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放置消毒药棉的扣件方便对准穿刺部消毒压迫止血,避免消毒药棉滑离穿刺部引起感染;同时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活动连接有一弹性夹带里面可以放置一个或多个纽扣或者纱布块等压迫垫件,从而更方便直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一对夹持件通过其上的扁平片分别活动夹持在中部的左右两侧,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在病患下机止血时,将扁平带中部左右两侧对应手臂两侧夹紧固定,以使扣件位置上的消毒药棉快速对应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消毒,待将粘齿段与粘布段相粘之后或者相粘后调节松紧度时,再通过扁平片上翘端上卡孔与厚垫上的卡扣脱卡将夹持件卸离扁平带。
[0010]进一步地,弹性夹带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扁平带的宽度,在压迫止血的压力之下,多余宽度夹带部分可以形成一包覆垫件的包覆层,从而可以避免夹带里面所增加的纽扣或纱布块等压迫垫件的滑动,以安全固定压迫垫件,保证压迫止血的效果。
[0011]进一步地,中部透明,且扣件的直径小于中部宽度的二分之一,方便医护人员或者患者随时观测穿刺部位的止血情况,以便调节扁平带的松紧度。
[0012]进一步地,相对较长的红色动脉带和相对较短的蓝色静脉带结合使用,颜色和长度上进行区分,方便快捷地对应选择扁平带,以血液透析上下机时对穿刺部位的压脉止血。
[0013]进一步地,红色动脉带的第二端部外侧沿设置有标记性间距刻度,可以分时段相对应地选择放松间距,以减少血液透析下机后病患因放松尺度不对所造成的动脉渗血概率,尤其对首次穿刺病人及老年病人而,可以方便调整动脉带的松紧度,使病患舒适且安全。
[0014]进一步地,将标记性间距刻度设置为黄色,便于识别和读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 (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压脉止血装置扁平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1 (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压脉止血装置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压脉止血装置扁平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脉止血装置。图1是该压脉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压脉止血装置包括:两条扁平带(a和b)和一对夹持件(c和d);
[0021]扁平带(a或b)包括第一端部1、第二端部3和位于该两端部之间的中部2,其中,第一端部I内侧(即使用时贴近人体皮肤一侧)缝制有一粘齿段11,粘齿段11外延设置有手持部12,第二端部3外侧(即使用时不贴近人体皮肤一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31,粘齿段11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粘布段31的长度,中部2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消毒药棉的扣件21,中部2外侧对应扣件21的位置两侧(211和212)活动连接有一弹性夹带
[22];
[0022]夹持件(c或d)包括一厚垫4和与一扁平片5,其中,该扁平片5—端51与厚垫4的一端41固定连接,扁平片5另一端52上的翘端521通过其上的卡孔5211与厚垫4的另一端42上的卡扣421活动连接;
[0023]一对夹持件(c和d)通过其上的扁平片5分别活动夹持在中部2的左右两侧。
[0024]第二端部外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与第一端部内侧缝制有一粘齿段,适合任何年龄段或者任意胖瘦病人血液透析上机前压脉寻找穿刺部或者下机后针对穿刺部位止血。中部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放置消毒药棉的扣件方便对准穿刺部消毒压迫止血,避免消毒药棉滑离穿刺部引起感染。同时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活动连接有一弹性夹带里面可以放置一个或多个纽扣或者纱布块等压迫垫件,从而更方便直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一对夹持件通过其上的扁平片分别活动夹持在中部的左右两侧,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在病患下机止血时,将扁平带中部左右两侧对应手臂两侧夹紧固定,以使扣件位置上的消毒药棉快速对应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消毒,待将粘齿段与粘布段相粘之后或者相粘后调节松紧度时,再通过扁平片上翘端上卡孔与厚垫上的卡扣脱卡将夹持件卸离扁平带,粘齿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粘布段长度,便于扁平带的松紧度微调。
[0025]此外,可以理解,可以在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分别缝制有粘布,在弹性夹带两端对应缝制粘齿,通过粘齿与粘布的粘合和撕扯,实现弹性夹带与中部外侧的活动连接,以在弹性夹带下侧放置或者取出压迫垫件。或者将弹性夹带一端直接缝制在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中的一侧,弹性夹带另一端缝制有粘齿,在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中的另一侧缝制有粘布,通过粘齿与粘布的粘合和撕扯,实现弹性夹带与中部外侧的活动连接,以在弹性夹带下侧放置或者取出压迫垫件。
[0026]在输液或者上机前进行压脉时,对应估测病患手臂对侧宽度,将一对夹持件上的扁平片绕中部左右两侧夹持,其中,左右两侧夹持长度为所估测的对侧宽度,使厚垫位于扁平带的上侧并通过扁平片翘端上的卡孔与厚垫的卡扣卡住固定在夹持件上,然后扣件位置对准穿刺部位的上部,单手捏住手持部,选取对应的粘布段,通过扁平带上粘齿段和该粘布段的粘合,实现输液或穿刺前的压脉。穿刺后,通过捏住手持部将扁平带上粘齿段和该粘布段撕离,取下扁平带。
[0027]在血透下机后止血时,先在扣件位置放置消毒药棉或者纱布,对应估测病患手臂对侧宽度,将一对夹持件上的扁平片绕中部左右两侧夹持,其中,左右两侧夹持长度为所估测的对侧宽度,使厚垫位于扁平带的上侧并通过扁平片翘端上的卡孔与厚垫的卡扣卡住固定在夹持件上,然后扣件位置对准穿刺部位的上部,单手捏住手持部,选取对应的粘布段,通过扁平带上粘齿段和该粘布段的粘合,实现扁平带的止血,然后可以将翘端上的卡孔脱卡于厚垫的卡扣,抽离于扁平带,为达到较佳和较直接的止血效果,期间可以在弹性夹带与中部之间对应扣件的位置放置纽扣或纱布块等压迫垫件。一般而言,对于动脉止血,需要间隔时段放松扁平带止血,以避免血栓的形成,所以在对应的时段,逐渐调整扁平带的松紧,或者视穿刺部位的止血压迫效果,相应调整压迫垫件的厚度或个数。
[002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压脉止血装置。图2是该压脉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弹性夹带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扁平带的宽度,在压迫止血的压力之下,多余宽度夹带部分可以形成一包覆垫件的包覆层,从而可以避免夹带里面所增加的纽扣或纱布块等压迫垫件的滑动,以安全固定压迫垫件,保证压迫止血的效果。中部透明,且扣件的直径小于中部宽度的二分之一,方便医护人员或者患者随时观测穿刺部位的止血情况,以便调节扁平带的松紧度。相对较长的红色动脉带和相对较短的蓝色静脉带结合使用,颜色和长度上进行区分,方便快捷地对应选择扁平带,以血液透析上下机时对穿刺部位的压脉止血。红色动脉带的第二端部外侧沿设置有标记性间距刻度,可以分时段相对应地选择放松间距,以减少血液透析下机后病患因放松尺度不对所造成的动脉渗血概率,尤其对首次穿刺病人及老年病人而,可以方便调整动脉带的松紧度,使病患舒适且安全。将标记性间距刻度设置为黄色,便于识别和读取。具体地说:
[0030]弹性夹带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扁平带的宽度。
[0031]此外,可以理解,一般地,弹性夹带的宽度大于扁平带宽宽度约0.5厘米至1.5厘米,优选地,为0.8厘米或I厘米。
[0032]中部透明,且扣件的直径小于中部宽度的二分之一。
[0033]此外,可以理解,在需要观测的时候,按压中部外侧将弹性夹带一端松开,然后通过透明的中部,随时观测穿刺部位周围的血液循环状况。
[0034]优选地,扣件的直径可以为中部宽度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五分之
O
[0035]如图2所示,扁平带(a或b)对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侧部(al和a2),该侧部al通过折叠层6与对应的侧边沿连接,该侧部bl通过折叠层7与对应的侧边沿连接。
[0036]此外,可以理解,扁平带对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侧部,该侧部通过折叠层与对应的侧边沿连接,不用时,可以通过折叠层翻转折叠在扁平带的外侧,使用时,可以展开折叠层及侧部,以实现扁平带的宽度可调,从而满足不同的患者需求。
[0037]一条扁平带为红色动脉带,另一条扁平带为蓝色静脉带,且蓝色静脉带的长度大于红色动脉带的长度。
[0038]此外,可以理解,一般地,由于静脉血为暗红色以及动脉血为鲜红色,所以相对应地将作为动脉带的扁平带设置为红色,将作为静脉带的扁平带设置为蓝色,以使用时对应区分。同时,由于一般人的静脉部分的手臂周长大于动脉的的手臂周长,所以相对应地使得静脉带长度大于动脉带的长度。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蓝色静脉带的长度范围为30厘米至35厘米,宽为3厘米至5厘米,优选地,长度为30厘米,32厘米、33厘米或34厘米,宽度为4厘米。蓝色动脉带的长度范围为32厘米至41厘米,宽为3厘米至5厘米,优选地,长度为32厘米,34厘米、36厘米、38厘米或40厘米,宽度为4厘米。同时由于第二端部外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使用时可以实现扁平带的长度可调。
[0040]红色动脉带的第二端部外侧沿设置有标记性间距刻度。
[0041]此外,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蓝色静脉带的第二端部外侧沿也可以设置有标记性间距刻度,使用时以方便调整静脉带的松紧度。
[0042]标记性间距刻度设置为黄色。
[0043]此外,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标记性间距刻度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与红色或者黄色容易区分的颜色,比如白色。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5]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扁平带和一对夹持件; 所述扁平带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该两端部之间的中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内侧缝制有一粘齿段,粘齿段外延设置有手持部,所述第二端部外侧间隔缝制有至少两粘布段,粘齿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粘布段长度,所述中部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消毒药棉的扣件,中部外侧对应扣件的位置两侧活动连接有一弹性夹带; 所述夹持件包括一厚垫和与一扁平片,其中,该扁平片一端与厚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扁平片另一端上的翘端通过其上的卡孔与厚垫的另一端上的卡扣活动连接; 所述一对夹持件通过其上的扁平片分别活动夹持在中部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带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扁平带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透明,且所述扣件的直径小于中部宽度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带对侧边沿分别设置有侧部,该侧部通过折叠层与对应的侧边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条所述扁平带为红色动脉带,另一条所述扁平带为蓝色静脉带,且蓝色静脉带的长度大于红色动脉带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动脉带的第二端部外侧沿设置有标记性间距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脉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性间距刻度设置为黄色。
【文档编号】A61B17/132GK203988213SQ20142031348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杨国彬, 胡静 申请人:杨国彬, 胡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