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964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防护管体,防护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防护管体的封闭端端面的中心设有锥形透光筒体,且锥形透光筒体与防护管体相连的一端的直径大小小于防护管体的直径大小,在锥形透光筒体的锥顶部设有加药头,防护管体的敞口端通过锥形过渡筒体连接有直筒体,且锥形过渡筒体与防护管体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直筒体与锥形过渡筒体相连的一端内侧周向设有环形台阶。本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能有效地防止灼伤,能同时进行加药与治疗,阻止液体外泄,节约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缩短康复时间。
【专利说明】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在对妇科宫颈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的远红外光进行治疗,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发热器材所产生的远红外光对宫颈内的病灶部位进行消炎等治疗,但是该种治疗方法由于需将远红外探头直接插入宫颈内,远红外探头势必易受到宫颈内分泌物与病菌的污染,这样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且由于远红外探头具有一定的热量,操作时因探头均无防护而直接照射病灶,易对病灶和病灶周围产生灼伤的现象,故增加操作人员的难度又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另外,由于需要给宫颈管内加药作辅助时,因没有专用设备而增加操作人员的难度;因无法使加药、治疗同时进行,置换器械间隙无法阻止液体外泄,既延长了治疗时间,又使药液造成浪费。
[0003]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膜保护隔离套[申请号:201210574418.4],它是一套在医学治疗仪医疗端外部的聚乙烯膜套筒;聚乙烯膜光导子保护隔离套套在治疗器前端的一头为密封头,套在治疗器后端的一头是敞口 ;所述的密封头为圆头。
[0004]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例如防止使用时发生交叉感染,但是该方案未能彻底解决上述全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防灼伤和治疗与加药无法同时进行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防灼伤且能同时进行加药与治疗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包括呈筒状的防护管体,所述的防护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管体的封闭端端面的中心轴向设有与防护管体相连通的锥形透光筒体,且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与防护管体相连的一端的直径大小小于防护管体的直径大小,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与防护管体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小,在锥形透光筒体的锥顶部设有与锥形透光筒体内部相连通且呈空心半球形的加药头,所述的防护管体的敞口端通过锥形过渡筒体连接有直筒体,且所述的锥形过渡筒体与防护管体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的直筒体与锥形过渡筒体相连的一端内侧周向设有环形台阶。该结构中,使用时需要加药辅助时,可把药液涂抹在加药头前端,然后将防护管体插于病灶部位,将远红外探头插入防护管体内,即可进行常规的治疗使用,使得加药、治疗能同时进行,节省治疗时间,且防护管体端部能够阻止液体外泄,远红外探头不直接接触病灶部位,能有效地防止灼伤现象,另外,锥形透光筒体能对远红外光源进行聚焦,这样能有效地保持治疗效果。
[0007]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的外锥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面。显然,该结构使得光源聚焦效果更好。
[0008]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防护管体封闭端的周向外侧与端面之间设有弧形过渡部。这样能有效地防止防护管体插入时对宫颈内壁产生损伤。
[0009]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与加药头均由透光材料制成。优选地,这里的透光材料应选用不影响远红外光的传导的材料,例如聚乙烯材料。
[0010]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防护管体的中心线、锥形透光筒体的中心线、加药头的中心线、锥形过渡筒体的中心线与直筒体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加药头、锥形过渡筒体、直筒体均与防护管体连为一体式结构。该结构使得本防护器的防护效果更好且各部位连接牢固,强度高。
[0011]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防护管体内设有与防护管体同轴设置且呈一端开口的碗状结构的反光罩,所述的反光罩内侧设有反光膜,所述的反光罩的开口端朝向锥形透光筒体且所述的反光罩开口端周向外侧与防护管体的端面相连,在反光罩底部中心开有供红外探头插入的通孔,且所述的通孔连接有设置在防护管体内的导向结构。该结构中,通过将远红外探头插入通孔,反光罩大大提高远红外光的利用率,使其更加集中。
[0012]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轴向设置在防护管体内且呈锥形筒状的导向筒体,且所述的导向筒体的小头端与通孔相连通,所述的导向筒体的大头端周向外侧与防护管体连为一体。导向筒体能便于将远红外探头插入通孔内。
[0013]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导向筒体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与通孔的直径大小相等。
[0014]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反光罩开口端的周边与锥形透光筒体端部周边相连。这样能使远红外光源能全部进入锥形透光筒体内。
[0015]在上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中,所述的反光罩的中心线与导向筒体的中心线均和防护管体位于同一直线上。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使患者的病灶和病灶周围不被远红外直接照射,能有效地防止灼伤,能同时进行加药与治疗,阻止液体外泄,节约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缩短康复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0]图中,防护管体1、弧形过渡部11、锥形透光筒体2、弧形面21、加药头3、锥形过渡筒体4、直筒体5、环形台阶51、反光罩6、通孔61、导向筒体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2所示,本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包括呈筒状的防护管体1,防护管体1 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防护管体1的封闭端端面的中心轴向设有与防护管体1相连通的锥形透光筒体2,且锥形透光筒体2与防护管体1相连的一端的直径大小小于防护管体1的直径大小,锥形透光筒体2与防护管体1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小,在锥形透光筒体2的锥顶部设有与锥形透光筒体2内部相连通且呈空心半球形的加药头3,防护管体1的敞口端通过锥形过渡筒体4连接有直筒体5,且锥形过渡筒体4与防护管体1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直筒体5与锥形过渡筒体4相连的一端内侧周向设有环形台阶51,使用时需要加药辅助时,可把药液涂抹在加药头3前端,然后将防护管体1插于病灶部位,将远红外探头插入防护管体1内,即可进行常规的治疗使用,使得加药、治疗能同时进行,节省治疗时间,且防护管体1端部能够阻止液体外泄,远红外探头不直接接触病灶部位,能有效地防止灼伤现象,另外,锥形透光筒体2能对远红外光源进行聚焦,这样能有效地保持治疗效果。
[0022]本实施例中,为了远红外光源聚焦效果更好,这里的锥形透光筒体2的外锥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面21。进一步地,在防护管体1封闭端的周向外侧与端面之间设有弧形过渡部11,这样能有效地防止防护管体1插入时对宫颈内壁产生损伤。这里的锥形透光筒体2与加药头3均由透光材料制成,优选地,透光材料应选用不影响远红外光的传导的材料,例如聚乙烯材料。另外,这里的防护管体1的中心线、锥形透光筒体2的中心线、加药头3的中心线、锥形过渡筒体4的中心线与直筒体5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锥形透光筒体2、加药头3、锥形过渡筒体4、直筒体5均与防护管体1连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本防护器的防护效果更好且各部位连接牢固,强度高。
[0023]如图3所示,作为更优化的方案,这里的防护管体1内设有与防护管体1同轴设置且呈一端开口的碗状结构的反光罩6,反光罩6内侧设有反光膜,反光罩6的开口端朝向锥形透光筒体2且反光罩6开口端周向外侧与防护管体1的端面相连,在反光罩6底部中心开有供红外探头插入的通孔61,且通孔61连接有设置在防护管体1内的导向结构,即通过将远红外探头插入通孔61,反光罩6大大提高远红外光的利用率,使其更加集中。其中,这里的导向结构包括轴向设置在防护管体1内且呈锥形筒状的导向筒体7,且导向筒体7的小头端与通孔61相连通,导向筒体7的大头端周向外侧与防护管体1连为一体,使得导向筒体7能便于将远红外探头插入通孔61内。优选地,这里的导向筒体7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与通孔61的直径大小相等。为了使得远红外光源能全部进入锥形透光筒体2内,这里的反光罩6开口端的周边与锥形透光筒体2端部周边相连。另外,这里的反光罩6的中心线与导向筒体7的中心线均和防护管体1位于同一直线上。
[002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防护管体1、弧形过渡部11、锥形透光筒体2、弧形面21、力口药头3、锥形过渡筒体4、直筒体5、环形台阶51、反光罩6、通孔61、导向筒体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包括呈筒状的防护管体(1),所述的防护管体(I) 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管体(I)的封闭端端面的中心轴向设有与防护管体(I)相连通的锥形透光筒体(2),且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2)与防护管体(I)相连的一端的直径大小小于防护管体(I)的直径大小,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2)与防护管体(I)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小,在锥形透光筒体(2)的锥顶部设有与锥形透光筒体(2)内部相连通且呈空心半球形的加药头(3),所述的防护管体(I)的敞口端通过锥形过渡筒体(4)连接有直筒体(5),且所述的锥形过渡筒体(4)与防护管体(I)相连一端的直径至另一端的直径逐渐变大,所述的直筒体(5)与锥形过渡筒体(4)相连的一端内侧周向设有环形台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2)的外锥面呈向内凹陷的弧形面(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管体(I)封闭端的周向外侧与端面之间设有弧形过渡部(U)。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2)与加药头(3)均由透光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管体(I)的中心线、锥形透光筒体(2)的中心线、加药头(3)的中心线、锥形过渡筒体(4)的中心线与直筒体(5)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锥形透光筒体(2)、加药头(3)、锥形过渡筒体(4)、直筒体(5)均与防护管体(I)连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管体(I)内设有与防护管体(I)同轴设置且呈一端开口的碗状结构的反光罩(6),所述的反光罩(6)内侧设有反光膜,所述的反光罩(6)的开口端朝向锥形透光筒体(2)且所述的反光罩(6)开口端周向外侧与防护管体(I)的端面相连,在反光罩(6)底部中心开有供红外探头插入的通孔(61),且所述的通孔(61)连接有设置在防护管体(I)内的导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结构包括轴向设置在防护管体⑴内且呈锥形筒状的导向筒体(7),且所述的导向筒体(7)的小头端与通孔(61)相连通,所述的导向筒体(7)的大头端周向外侧与防护管体⑴连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筒体(7)的小头端的直径大小与通孔¢1)的直径大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罩(6)开口端的周边与锥形透光筒体(2)端部周边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宫颈治疗灼伤防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罩(6)的中心线与导向筒体(7)的中心线均和防护管体(I)位于同一直线上。
【文档编号】A61M31/00GK204034053SQ201420347709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焦亚桂, 焦大勇, 刘海龙 申请人:江苏怡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