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摆动的甩脂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985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双向摆动的甩脂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包括:作为底座的下支架;上支架;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分别与上支架的前后侧中间处、下支架的前后侧中间处铰接,上述横向移动机构相对于上述上支架、上述下支架,均在上支架前侧面所处竖直平面内转动;两个具有偏心轮的驱动装置,其中一个偏心轮与上述上支架的左段或右段铰接,另一个偏心轮与上述上支架的中段铰接,上述两个驱动装置交替运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甩脂机双向摆动的驱动模式。
【专利说明】双向摆动的甩脂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甩脂机,尤其是双向摆动的甩脂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工作中智能化越来越得到普及,使得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体力行为所占比例得到了下降,于此同时人们参与锻炼健身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两者结合使得人们富贵病的比例不断提升。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甩脂机绝大部分都是甩脂机左右段循环上下摆动的驱动模式,SP甩脂机的运动模式较为简单,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多种运动模式并存的甩脂机对甩脂机性能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实现了甩脂机双向摆动的驱动模式。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包括:
[0007]作为底座的下支架;
[0008]上支架;
[0009]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分别与上支架的前后侧中间处、下支架的前后侧中间处铰接,上述横向移动机构相对于上述上支架、上述下支架,均在上支架前侧面所处竖直平面内转动;
[0010]两个具有偏心轮的驱动装置,其中一个偏心轮与上述上支架的左段或右段铰接,另一个偏心轮与上述上支架的中段铰接,上述两个驱动装置交替运行。
[0011]进一步地,上述两个驱动装置分别记为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偏心轮、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转杆,上述第一偏心轮穿过上述第一转杆,上述第一转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上述第一偏心轮与上述上支架的左段或右段铰接,上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制动上述第一偏心轮;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偏心轮、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转杆、铰接片,上述第二偏心轮穿过上述第二转杆,上述第二转杆沿前后方向设置,上述铰接片一端固定连接上述第二偏心轮,另一端与上述上支架的中段铰接。
[0012]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轮、第一皮带轮,上述第一减速轮套装固定在上述第一转杆,上述第一皮带轮装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上述第一减速轮,上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轮、第二皮带轮,上述第二减速轮套装固定在上述第二转杆,上述第二皮带轮装配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上述第二减速轮。
[0013]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偏心轮顶部设置有前后向的通孔,上述上支架底部对应第一偏心轮处设置有两个具有通孔的连接板,上述两个连接板的通孔分别对准上述第一偏心轮通孔的前后面,通过螺栓铰接。
[0014]进一步地,上述上支架的中段中心处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横杆,上述横杆两端穿过固定设置在上支架的架体,上述铰接片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并通过通孔滑动套于上述横杆。
[0015]进一步地,上述下支架的前后侧各设置有两个转杆座,并且上述转杆座均设置有通孔,上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上述下支架的前后侧对应的转杆座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上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上述下支架的前后侧对应的转杆座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0016]进一步地,上述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均包括下部设置有通孔的移动板,上述下支架的前后侧的正中间均设置有铰接槽,上述铰接槽的槽向沿左右方向并且铰接槽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通孔,上述移动板的底部插入上述铰接槽,并设置螺栓穿过铰接槽的两个通孔、移动板下部的通孔。
[0017]进一步地,上述移动板的上部均设置有通孔,上述上支架的前后侧正中间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并且往上述上支架外侧延伸的铰接杆,上述两个铰接杆均插入对应的移动板的上部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9]相比原先甩脂机只能左右两段上下摆动的驱动模式,本技术方案使得甩脂机还可以左右方向进行晃动,两套不同方向的驱动组合使得甩脂机的运动幅度得到了提升,增强了甩脂的性能;同时结构设计较为精巧,在对左右段上下摆动无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了左右摆动的功能,使用效果较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案例双向摆动的甩脂机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实施案例下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施案例第一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施案例第一偏心轮与上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施案例上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A方向的视角示意图;
[0026]图7为图1A方向的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图1为本实施案例双向摆动的甩脂机的正视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包括:下支架1,其作为整个甩脂机的底座;上支架2 ;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分别与上支架2的前后侧中间处、下支架I的前后侧中间处铰接,横向移动机构相对于上支架2、下支架1,均在上支架前侧面所处竖直平面内转动;两个具有偏心轮的驱动装置。
[0029]图2为本实施案例下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并结合图1,两个驱动装置分别记为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偏心轮32、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转杆33,第一偏心轮32穿过第一转杆33,第一转杆33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偏心轮32与上支架2的左段,第一驱动电机3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制动第一偏心轮32。
[0030]参照图7并结合图2,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1、第二偏心轮42、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转杆43、铰接片420,第二偏心轮42穿过第二转杆43,第二转杆43沿前后方向设置,铰接片420 —端固定连接第二偏心轮42,另一端与上支架2的中段铰接。
[0031]对于第一、第二驱动装置,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轮34、第一皮带轮35,第一减速轮34套装固定在第一转杆33,第一皮带轮35装配于第一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310和第一减速轮34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轮44、第二皮带轮45,第二减速轮44套装固定在第二转杆43,第二皮带轮45装配于第二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410和第二减速轮44。
[0032]在本实施案例中,对于第一、第二驱动装置,减速轮均只设置有一个,也可设置多个减速轮,进行分级减速。
[0033]图3为本实施案例第一偏心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案例第一偏心轮与上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参照图3、图4,第一偏心轮32顶部设置有前后向的通孔320,上支架2底部对应第一偏心轮处设置有两个具有通孔的连接板21,两个连接板21的通孔分别对准上述第一偏心轮32的通孔320的前后面,通过螺栓铰接。
[0034]图5为本实施案例上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5A方向的视角示意图,参照图5、图6并结合图2,上支架2的中段中心处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横杆22,横杆22两端穿过固定设置在上支架2的架体23,铰接片420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并通过通孔滑动套于横杆22。
[0035]图7为图1A方向的视角示意图,参照图7并结合图1、图2,下支架I的前后侧各设置有两个转杆座11,转杆座11均设置有通孔,第一转杆33的两端分别插入下支架I的前后侧对应的转杆座11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第二转杆43的两端分别插入下支架I的前后侧对应的转杆座11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0036]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均包括下部设置有通孔的移动板5,下支架I的前后侧的正中间均设置有铰接槽12,铰接槽12的槽向沿左右方向并且铰接槽12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通孔,移动板5的底部插入铰接槽12,并设置螺栓穿过铰接槽12的两个通孔、移动板5下部的通孔。
[0037]移动板5的上部均设置有通孔,上支架2的前后侧正中间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并且往上支架2外侧延伸的铰接杆24,两个铰接杆24均插入对应的移动板5的上部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0038]铰接片420与第二偏心轮42的连接为固定连接,而与横杆22的连接为铰接,即实现了第二偏心轮42受驱动后在上支架前侧面所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并配合横向移动机构(移动板5能使得上支架2相对于下支架I进行左右移动,上下移动的幅度较小),上支架2可在左右方向晃动,而在上下方向的摆动幅度较小。
[0039]而第一偏心轮32受驱动后,并配合横向移动机构(移动板5铰接在上支架2的前后侧正中间处,即上支架2可围绕2个铰接点的连线转动),实现了上支架2左右段的上下摆动,对两组制动模式的交替使用,使得甩脂机能够无间隙地作左右段上下摆动,左后晃动。
[0040]同时,横向移动机构的移动板5由于下部由铰接槽12加紧,因此在移动板5在起到辅助上支架2相对于下支架I作转动时,其结构稳定性较高。
[0041]本实用新型,双向摆动的甩脂机,相比原先甩脂机只能左右两段上下摆动的驱动模式,本技术方案使得甩脂机还可以左右方向进行晃动,两套不同方向的驱动组合使得甩脂机的运动幅度得到了提升,增强了甩脂的性能;同时结构设计较为精巧,在对左右段上下摆动无影响的情况下实现了左右摆动的功能,使用效果较佳。
[004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底座的下支架; 上支架; 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分别与上支架的前后侧中间处、下支架的前后侧中间处铰接,所述横向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上支架、所述下支架,均在上支架前侧面所处竖直平面内转动; 两个具有偏心轮的驱动装置,其中一个偏心轮与所述上支架的左段或右段铰接,另一个偏心轮与所述上支架的中段铰接,所述两个驱动装置交替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装置分别记为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偏心轮、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偏心轮穿过所述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偏心轮与所述上支架的左段或右段铰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制动所述第一偏心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偏心轮、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转杆、铰接片,所述第二偏心轮穿过所述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铰接片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偏心轮,另一端与所述上支架的中段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轮、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减速轮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一转杆,所述第一皮带轮装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减速轮,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轮、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减速轮套装固定在所述第二转杆,所述第二皮带轮装配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减速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轮顶部设置有前后向的通孔,所述上支架底部对应第一偏心轮处设置有两个具有通孔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的通孔分别对准所述第一偏心轮通孔的前后面,通过螺栓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中段中心处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穿过固定设置在上支架的架体,所述铰接片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并通过通孔滑动套于所述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的前后侧各设置有两个转杆座,并且所述转杆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下支架的前后侧对应的转杆座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下支架的前后侧对应的转杆座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横向移动机构均包括下部设置有通孔的移动板,所述下支架的前后侧的正中间均设置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槽向沿左右方向并且铰接槽的前后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移动板的底部插入所述铰接槽,并设置螺栓穿过铰接槽的两个通孔、移动板下部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摆动的甩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上部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上支架的前后侧正中间均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并且往所述上支架外侧延伸的铰接杆,所述两个铰接杆均插入对应的移动板的上部的通孔并与之滑动配合。
【文档编号】A61H1/00GK203970815SQ20142035344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韩志伟, 韩勇伟 申请人: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