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990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器,包括外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用于容纳艾条的内套体,所述内套体的顶端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套体的底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底端;所述内套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经所述外壳体器壁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处设置有抽气设备,所述内套体上设置有可启闭的排气口;在所述抽气设备的作用下,所述内套体内的烟雾适于经所述排气口并流经所述外壳体底部后由所述抽气口排出。该艾灸器可先实现艾灸烟雾中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的充分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然后对烟雾进行净化,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说明】一种艾灸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艾条燃烧能缓慢持续释放出热量,所产生的热量除了能够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强化新陈代谢外,还可对身体上的穴位进行刺激、疏通经络;而且,艾条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各类有效活性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起镇静作用,其中,烟雾中的硒还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传统的方法是直接燃烧艾条对人体灸疗部位进行灼烤和熏蒸,但是传统方法的操作强度过高,不利于灸疗的大规模推广。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专供灸疗使用的艾灸器,其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括箱体及箱体内用于燃烧的艾条,但是,现有的艾灸器内艾条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容易外泄至器体外,这导致治疗场所经常充满烟雾,由于艾条燃烧的烟雾中含有大量PM2.5颗粒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长期在充满烟雾的环境下工作和治疗,容易危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呼吸道、肺部健康。
[0003]为了解决现有艾灸器外泄烟雾的问题,有研究者在艾灸器上设计了烟雾处理设备,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39689U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烟艾灸器,包括器体和艾条,器体的上部有排气口,排气口内装有排风扇,排气口的两侧分别装有电源和调控器,器体的中部有烟气处理装置,器体的下部在烟气处理装置下面装有可拆卸结构,烟气处理装置是由中心的液体吸收药物层和药物层周边的烟尘拦阻层和外部的气味吸收层构成,可拆卸结构是由可拆卸的外壳及其中心的折流管及外壳与折流管之间的耐温网构成,耐温网上部经艾条夹在可拆卸结构内装有艾条,折流管上部与液体吸收药物层下部相连并在同一中心线上。
[0004]上述艾灸器可对艾条燃烧后经折流管进入烟气处理装置的烟雾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吸附、去除了烟雾中的大部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但是,上述技术中进入折流管的烟雾中仍含有大量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该烟雾仍然适合供灸疗使用,将该烟雾直接送入烟气处理装置净化造成了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进入折流管的烟雾仍含有可用于治疗的大量活性成分和热量,直接进行烟气处理净化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进而提出一种充分利用艾条烟雾进行灸疗的艾灸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器,包括,
[0007]外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用于容纳艾条的内套体,所述内套体的顶端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套体的底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底端;
[0008]所述内套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经所述外壳体器壁与外界相连通;
[0009]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处设置有抽气设备,所述内套体上设置有可启闭的排气口;
[0010]在所述抽气设备的作用下,所述内套体内的烟雾适于经所述排气口并流经所述外壳体底部后由所述抽气口排出。
[0011]还包括滤网,所述内套体的底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平齐,所述滤网包覆在所述内套体与外壳体的底部;所述滤网与内套体的底部活动连接,用于将内套体中的灰烬由抽气口排出。
[0012]还包括,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套体之间,由所述排气口向下延伸至内套体下部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管口处设置有适于朝外部掀开的挡盖;由所述抽气口抽气时,所述挡盖朝外掀开,抽气停止时,所述挡盖密封住排气管管口。
[0013]还包括设置于内套体中、用于容纳艾条的容料腔,所述容料腔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容料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条的托架,所述容料腔的器壁与内套体顶端密封连接。
[0014]还包括上盖板,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顶端、内套体顶端与容料腔器壁。
[0015]还包括导向套筒、螺杆、齿轮组和微电机;所述导向套筒沿上盖板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于所述容料腔的外侧,所述容料腔适于沿导向套筒的内壁滑动;所述微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螺杆相连接,以带动螺杆旋转;所述螺杆伸入所述内套体中并与内套体密封连接,所述容料腔通过外侧壁上的固定螺母与所述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旋转时,所述容料腔适于通过所述固定螺母沿所述螺杆移动。
[0016]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套体的下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微电机相连接。
[0017]还包括烟雾净化设备,设置于所述抽气口与抽气设备之间;所述烟雾净化设备沿烟雾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相连通的过滤棉层、颗粒活性炭层和粉末活性炭层,所述抽气口与烟雾净化设备之间设置有风量控制阀。
[0018]还包括烟雾检测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挡盖为电磁挡盖,所述风量控制阀为电磁风量控制阀,所述烟雾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底端的外侧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抽气设备、电磁挡盖和电磁风量控制阀相连接。
[0019]连接烟雾净化设备与抽气口的管道为鹅颈管。
[00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I)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所述内套体的顶端与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套体的底端靠近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内套体和外壳体的底端用于与人体灸疗部位相接触,内套体下部进风口经外壳体器壁与外界相通,外界通风供氧使内套体中的艾条燃烧,产生富含有效成分的烟雾供灸疗使用;外壳体下部设置有抽气口,所述内套体上设置有可启闭的排气口,内套体中部分烟雾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烟雾在抽气设备作用下由开启的排气口进入外壳体的下部空间进行二次灸疗,充分利用艾条烟雾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之后由抽气口抽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进入折流管的烟雾虽仍含有大量有效成分和热量,但不得不直接净化后排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当停止抽气时,排气口关闭,艾条继续燃烧进行灸疗。
[0022]本实用新型的艾灸器既保留了传统艾灸灼烧、熏蒸的特点,又使艾条燃烧烟雾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得到充分利用,并且结构简单,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艾灸器,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套体之间,由所述排气口向下延伸至内套体下部设置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管口处设置有适于朝外部掀开的挡盖;由所述抽气口抽气时,所述挡盖朝外掀开,抽气停止时,所述挡盖密封住排气管管口。由排气管将内套体内的烟雾直接送至外壳体底部,用于二次灸治,之后再经抽气口抽出;挡盖可在抽气设备的负压作用下掀开,抽气结束负压作用消失后挡盖密封住排气管管口,从而优化了装置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可用性。所述抽气口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下端设置,这样使得抽出的烟雾尽量均匀地流经外壳体底部,从而实现了烟雾的二次灸疗利用。
[0024](3)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所述滤网与内套体的下端活动连接,当需要排除灰烬时,将滤网与内套体下端相分离,在抽气设备作用下,灰烬由抽气口抽出,操作简单。
[0025](4)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还包括导向套筒、螺杆、齿轮组和微电机,导向套筒沿上盖板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于容料腔的外侧,容料腔能够沿着导向套筒的内壁进行滑动,微电机通过齿轮组与螺杆相连接以带动螺杆旋转,螺杆伸入所述内套体中并与内套体密封连接以防止漏烟,容料腔外侧壁上的固定螺母旋定在螺杆上,螺杆旋转时带动固定螺母和与之相连的容料腔沿螺杆上下移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内套体的下端并通过第一控制器与微电机相连接。螺杆的旋转运动取决于温度传感器检测结果与第一控制器内预置温度的比较,当检测温度高于预置温度值,螺杆带动容料腔内的艾条向上移动,至两者温度相等则停止运动,同样,当检测温度低于预置温度,螺杆带动艾条向下移动,当两者温度相等时移动停止。当需要进行雀灸时,启动控制器中的相关程序,容料腔连续地做上下移动。
[0026](5)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所述烟雾净化设备沿烟雾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相连通的过滤棉层、颗粒活性炭层和粉末活性炭层。二次灸疗后,艾条烟雾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已被充分利用,再将这部分烟雾经多层净化、过滤和吸附后,可去除其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特别是PM2.5颗粒,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其中,通过减小活性炭层的厚度可减少吸附量达到适量排放。还包括烟雾检测器和第二控制器,挡盖和风量控制阀均为电磁设备,烟雾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底端的外侧并通过第二控制器与抽气设备、电磁挡盖和电磁风量控制阀相连接;当烟雾检测器检测到外壳体下端有烟雾漏出时,通过第二控制器使挡盖开度加大,风量控制阀开度加大、抽气设备转速加大;当烟雾检测器没有信号输出,在第二控制器作用下挡盖、风量控制阀和抽气设备恢复到原来状态。将连接烟雾净化设备与抽气口的管道设置为鹅颈管,这样就无需人工手持艾灸器,只需将治疗部位贴合到外壳体及内套体底端即可进行灸治,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理解,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的主视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左视图中外壳体和内套体部分的视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壳体,2-内套体,3-进风口,4-抽气口,5-抽气设备,6-排气口,7-滤网,8-排气管,9-挡盖,10-容料腔,11-顶盖,12-托架,13-上盖板,14-导向套筒,15-螺杆,16-微电机,17-固定螺母,18-温度传感器,19-烟雾净化设备,20-过滤棉层,21-颗粒活性炭层,22-粉末活性炭层,23-风量控制阀,24-烟雾检测器,25-鹅颈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包括外壳体I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I内、用于容纳艾条的内套体2,所述内套体2的顶端与所述外壳体I的顶端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板13,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I顶端和内套体2顶端;所述内套体2的底端靠近所述外壳体I的底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体2底端与外壳体I的底端平齐;内套体2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 3,进风口 3经所述外壳体I器壁与外界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 3位于所述内套体2的底端;外壳体I的下部设置有抽气口 4,所述抽气口 4处设置有抽气设备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口 4设置于所述外壳体I的底端;所述内套体2上设置有可启闭的排气口6,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壳体I与内套体2之间,由所述排气口 6向下延伸至内套体2下部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的管口处设置有适于朝外部掀开的挡盖9 ;由所述抽气口 4抽气时,所述挡盖9朝外掀开,抽气停止时,所述挡盖9密封住排气管8管口 ;在所述抽气设备5的作用下,所述内套体2内的烟雾适于经所述排气口 6、排气管8并流经所述外壳体I底部后由所述抽气口 4排出。
[0032]使用时,内套体2和外壳体I的底端用于与人体灸疗部位相接触,内套体2下部进风口 3经外壳体I器壁与外界相通,外界通风供氧使内套体2中的艾条燃烧,产生富含有效成分的烟雾供灸疗使用;外壳体I下部设置有抽气口 4,所述内套体2上设置有可启闭的排气口 6和排气管8,内套体2中部分烟雾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烟雾在抽气设备5作用下由排气口 6、排气管8和开启的挡盖9进入外壳体I的下部空间进行二次灸疗,充分利用艾条烟雾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之后由抽气口 4抽出。
[00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艾灸器的适用性,如图1-2所示,还包括滤网7,所述内套体2的底端与所述外壳体I的底端平齐,所述滤网7包覆在所述内套体2与外壳体I的底部;所述滤网7与内套体2的底部活动连接,用于将内套体2中的灰烬由抽气口 4排出。还包括设置于内套体2中、用于容纳艾条的容料腔10,所述容料腔10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1,所述容料腔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条的托架12,所述容料腔10的器壁与内套体2顶端通过上盖板13密封连接。还包括导向套筒14、螺杆15、齿轮组和微电机16 ;所述导向套筒14沿上盖板13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于所述容料腔10的外侧,所述容料腔10适于沿导向套筒14的内壁滑动;所述微电机16通过齿轮组与螺杆15相连接,以带动螺杆15旋转;所述螺杆15伸入所述内套体2中并与内套体2密封连接,所述容料腔10外侧壁上的固定螺母17旋入螺杆15中,所述螺杆15旋转时,所述容料腔10适于通过所述固定螺母17沿所述螺杆15上下移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8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18设置于所述内套体2的下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微电机16相连接,螺杆15的旋转运动取决于温度传感器18检测结果与第一控制器内预置温度的比较,当检测温度高于预置温度值,螺杆15带动容料腔10内的艾条向上移动,至两者温度相等则停止运动,同样,当检测温度低于预置温度,螺杆15带动艾条向下移动,当两者温度相等时移动停止。当需要进行雀灸时,启动控制器中的相关程序,容料腔10连续地做上下移动。还包括烟雾净化设备19,设置于所述抽气口 4与抽气设备5之间;所述烟雾净化设备19沿烟雾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相连通的过滤棉层20、颗粒活性炭层21和粉末活性炭层22,所述抽气口4与烟雾净化设备19之间设置有风量控制阀23。二次灸疗后,艾条烟雾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热量已被充分利用,再将这部分烟雾经多层净化、过滤和吸附后,可去除其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物,特别是PM2.5颗粒,以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还包括烟雾检测器24和第二控制器,所述挡盖9为电磁挡盖9,所述风量控制阀23为电磁风量控制阀23,所述所述烟雾检测器24设置于所述外壳体I底端的外侧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抽气设备5、电磁挡盖9和电磁风量控制阀23相连接。当烟雾检测器24检测到外壳体I下端有烟雾漏出时,通过第二控制器使挡盖9开度加大,风量控制阀23开度加大、抽气设备5转速加大;当烟雾检测器24没有信号输出,在第二控制器作用下挡盖9、风量控制阀23和抽气设备5恢复到原来状态。连接烟雾净化设备19与抽气口 4的管道为鹅颈管25,无需人工手持艾灸器,只需将治疗部位贴合到外壳体I及内套体2底端即可进行灸治。
[0034]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I)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I)内、用于容纳艾条的内套体(2),所述内套体(2)的顶端与所述外壳体(I)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内套体(2)的底端靠近所述外壳体(I)的底端; 所述内套体(2 )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 3 ),所述进风口( 3 )经所述外壳体(I)器壁与外界相连通; 所述外壳体(I)的下部设置有抽气口(4),所述抽气口(4)处设置有抽气设备(5),所述内套体(2)上设置有可启闭的排气口(6); 在所述抽气设备(5)的作用下,所述内套体(2)内的烟雾适于经所述排气口(6)并流经所述外壳体(I)底部后由所述抽气口(4)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7),所述内套体(2)的底端与所述外壳体(I)的底端平齐,所述滤网(7)包覆在所述内套体(2)与外壳体(I)的底部;所述滤网(7)与内套体(2)的底部活动连接,用于将内套体(2)中的灰烬由抽气口(4)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外壳体(I)与内套体(2)之间,由所述排气口(6)向下延伸至内套体(2)下部的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的管口处设置有适于朝外部掀开的挡盖(9);由所述抽气口(4)抽气时,所述挡盖(9)朝外掀开,抽气停止时,所述挡盖(9)密封住排气管(8)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内套体(2)中、用于容纳艾条的容料腔(10),所述容料腔(10)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1),所述容料腔(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条的托架(12),所述容料腔(10 )的器壁与内套体(2 )顶端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13),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体(I)顶端、内套体(2 )顶端与容料腔(10 )器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套筒(14)、螺杆(15)、齿轮组和微电机(16);所述导向套筒(14)沿上盖板(13)的顶部向上延伸设置于所述容料腔(10)的外侧,所述容料腔(10)适于沿导向套筒(14)的内壁滑动;所述微电机(16)通过齿轮组与螺杆(15)相连接,以带动螺杆(15)旋转;所述螺杆(15)伸入所述内套体(2)中并与内套体(2)密封连接,所述容料腔(10)通过外侧壁上的固定螺母(17)与所述螺杆(15)相连接;所述螺杆(15)旋转时,所述容料腔(10)适于通过所述固定螺母(17)沿所述螺杆(15)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8)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18)设置于所述内套体(2)的下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微电机(1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雾净化设备(19),设置于所述抽气口(4)与抽气设备(5)之间;所述烟雾净化设备(19)沿烟雾流动的方向依次包括相连通的过滤棉层(20)、颗粒活性炭层(21)和粉末活性炭层(22),所述抽气口(4)与烟雾净化设备(19 )之间设置有风量控制阀(23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雾检测器(24)和第二控制器,所述挡盖(9 )为电磁挡盖(9 ),所述风量控制阀(23 )为电磁风量控制阀(23 ),所述烟雾检测器(24)设置于所述外壳体(I)底端的外侧并通过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抽气设备(5)、电磁挡盖(9 )和电磁风量控制阀(23 )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烟雾净化设备(19)与抽气口(4)的管道为鹅颈管(25)。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4072741SQ20142035465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魏雷生, 魏家强 申请人:魏雷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