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灸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灸盒,包括多个灸盒单元1,多个灸盒单元1之间依次以铰接方式连接;至少有一对相邻灸盒单元1之间能够在单列位置和并排位置之间相对转动,且相邻灸盒单元1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搭扣组件2;当处于单列位置时,相邻灸盒单元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当处于并排位置时,相邻灸盒单元1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且搭扣组件2之间能够扣合以将相邻灸盒单元1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在并排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灸盒单元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折叠手段改变灸盒的整体长度,从而实现了同一个器具既可以用于局部病变、单个穴位或经络部位的施灸,也可以用于病变部位广泛或多条经络、多个穴位部位的施灸。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式灸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医疗保健工具,具体地,涉及一种折叠式灸盒。
【背景技术】
[0002]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或通过针体传热至体表腧穴的灸法,是中国的传统特色疗法。艾灸疗法是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可以广泛用于中医所属的脏腑病和经络病,尤其对临床常见的颈肩腰背腿痛以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疾患具有显著的疗效。
[0003]灸盒是临床中用于施灸的器具,其方法是用灸盒盛放点燃的艾绒或艾条在穴位或特定部位上进行熨灸或熏灸,对慢性虚弱性病症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灸盒的种类很多,有的是仅针对局部腧穴、病变或一个穴位进行施灸的体积较小的器具,还有的是针对需要多经络多腧穴大面积施灸的体积较大的器具。
[0004]但目前的灸盒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用于施灸背部的灸盒因为长度较长,所以不能同时适用于儿童、妇女等胸腹部宽度较窄的部位;而对于仅针对一个穴位进行施灸的体积较小的器具,若将其放置于肩部等位置容易滑落,且需要逐个放置导致使用不便;并且目前行医时,为了对不同部位施灸,需要携带长度不同的多个灸盒,便携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灸盒。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灸盒,包括多个灸盒单元1,所述多个灸盒单元I之间依次以铰接方式连接;
[0007]至少有一对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能够在单列位置和并排位置之间相对转动,且相邻灸盒单元I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搭扣组件2 ;
[0008]当处于单列位置时,所述相邻灸盒单元I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
[0009]当处于并排位置时,所述相邻灸盒单元I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且搭扣组件2之间能够扣合以将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在并排位置。
[0010]优选地,所述的铰接方式连接,具体为: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通过合页3连接。
[0011]优选地,当处于单列位置时,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的端面4之间存在空隙5,且所述相对的端面4均设置有通气孔6 ;
[0012]当处于并排位置时,分布在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的侧面7上的相应通气孔6之间的轴线同轴。
[0013]优选地,至少有一部分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方式连接,具体为: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通过插销或者拼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5]优选地,灸盒单元I包括盒体101、盒盖102,其中,盒盖102装设在盒体101上端开口处,盒盖102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3,盒盖102的底面覆盖有金属箔片104,盒体101内设置有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将盒体101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容物空间。
[0016]优选地,盒盖102上的通孔103内安装有金属环状部,金属环状部105向下延伸出多个金属爪片106,其中,所述金属爪片呈弧形弯曲朝向金属环状部105的轴线。
[0017]优选地,盒体101的上端与盒盖102的下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相吸引的磁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1、灸盒单元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折叠手段改变灸盒的整体长度,从而实现了同一个器具即可以适用于肩周、背部经络等部位的施灸,也可以适用于儿童或妇女胸腹等宽度较窄部位的施灸。
[0020]2、因折叠而相互靠近的灸盒盒体侧面之间留有空隙,从而保证了该面通气孔中空气的流通。
[0021]3、灸盒单元之间能够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灸盒单元的数量,以改变灸盒的整体长度。
[0022]4、灸盒单元的盒盖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金属爪片,进而可以固定夹持住不同直径粗细的艾条。
[0023]5、灸盒单元的盒盖背面覆盖设置有金属箔片(例如锡纸),从而可以将热辐射反射至人体,防止热量的扩散丢失。
[0024]6、灸盒单元的盒体与盒盖之间通过磁铁,施灸使用过程中盒盖不会掉落影响治疗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灸盒单元的数量为3个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灸盒单元的数量为4个以上时的整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灸盒单元;2-搭扣组件;
[0032]101-盒体;3-合页;
[0033]102-盒盖;4-端面;
[0034]103-通孔;5-空隙;
[0035]104-金属箔片; 6-通气孔;
[0036]105-金属环状部;7-相对的侧面;
[0037]106-金属爪片; 8-相背的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9]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灸盒,包括两个灸盒单元1,这两个灸盒单元I之间以铰接方式连接,其中,铰接部件为合页3,两个灸盒单元I在一侧面通过合页3连接。
[0040]具体地,如图2所示,灸盒单元I包括盒体101、盒盖102,其中,盒盖102装设在盒体101上端开口处,盒盖102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3,盒盖102的底面覆盖有金属箔片104,盒体101内设置有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将盒体101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容物空间,这样,下部容物空间可以放置粗盐和姜末等辅助物。盒盖102上的通孔103内安装有金属环状部,金属环状部105向下延伸出多个金属爪片106,其中,所述金属爪片呈弧形弯曲朝向金属环状部105的轴线,从而可以夹持不同直径的艾条进行施灸。盒体101的上端与盒盖102的下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相吸引的磁铁,以防止灸盒倾斜导致盒盖掉落。
[004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图1中示出的这两个灸盒单元I作为一对相邻灸盒单元,两者之间能够在单列位置和并排位置之间相对转动,且相邻灸盒单元I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搭扣组件2 ;当处于单列位置时,所述相邻灸盒单元I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从而整个灸盒的长度变长,此时可以适用于双肩以及后背经络等的施灸;通过合页3进行折叠操作后,相邻灸盒单元I处于并排位置,此时,所述相邻灸盒单元I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且搭扣组件2之间能够扣合以将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在并排位置,这样,所述折叠式灸盒的长度变小,从而可以适用于胸腹部的施灸。
[0042]关于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连接部件,在优选例中,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包括可以采用插销或者拼接件来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相邻的两个灸盒单元I可以分别安装有插销杆和插销孔,当插销杆插入插销孔后,由于插销杆能够在插销孔内自由转动,因此相邻的两个灸盒单元I之间即实现了铰接的连接方式,而为了延伸灸盒的长度,可以依次通过拼接方式加装多个灸盒单元,拼接方式可以采用滑扣插入滑槽这样的契合方式。
[0043]图1中示出的是两个灸盒单元的结构,接下来如图3所示,示出了 3个灸盒单元的结构,根据实际需要,灸盒单元I的数量还可以增加,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接下来由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例,本优选例可以视为对图1所示实施例的改进和变化,其中灸盒单元I的数量为4个以上,为示意简化起见,完整的灸盒单元仅画出两个,图4中的虚线标识相邻灸盒单元的延伸。如图4所示,当处于单列位置时,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的端面4之间存在空隙5,且所述相对的端面4均设置有通气孔6,其目的是:(I)当处于单列位置时,通过设计间隙5,从而所述相对的端面4上通气孔6仍可以利用空隙5实现空气流通,以将灸盒内的温度保持在适当范围内;(2)通过增大空隙5的设计宽度,可以避免对空隙5下方的部位进行施灸,例如可以仅对双肩进行施灸且不对双肩之间的颈椎施灸。
[0045]更为优选地,当处于并排位置时,分布在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的侧面7上的相应通气孔6之间的轴线同轴,且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相背的侧面8均为完整的盒壁,即盒壁不设置有通气孔6。其目的是:(I)相对的侧面7上的相应通气孔6之间的轴线同轴,从而通气孔6之间不会封闭,而是可以继续保持空气流通,从而调节灸盒内的温度;(2)传统的灸盒于四周均开设有通气孔,这样在清理艾条灰时容易导致从通气孔中倾倒出艾条灰,因此本优选例中,可以从没有通气孔6的一侧倾倒艾条灰,从而保持了施灸场所的干净。
[00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灸盒单元(I); 所述多个灸盒单元(I)之间依次以铰接方式连接; 其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能够在单列位置和并排位置之间相对转动,且相邻灸盒单元(I)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搭扣组件(2); 当处于单列位置时,所述相邻灸盒单元(I)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 当处于并排位置时,所述相邻灸盒单元(I)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同轴,且搭扣组件(2)之间能够扣合以将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位置锁定在并排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方式连接,具体为: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通过合页(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 当处于单列位置时,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的端面(4)之间存在空隙(5),且所述相对的端面⑷均设置有通气孔(6); 当处于并排位置时,分布在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的相对的侧面(7)上的相应通气孔(6)之间的轴线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部分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方式连接,具体为:相邻灸盒单元(I)之间通过插销或者拼接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灸盒单元(I)包括盒体(101)、盒盖(102); 其中,盒盖(102)装设在盒体(101)上端开口处,盒盖(102)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3),盒盖(102)的底面覆盖有金属箔片(104); 盒体(101)内设置有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将盒体(101)内的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容物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盒盖(102)上的通孔(103)内安装有金属环状部,金属环状部(105)向下延伸出多个金属爪片(106),其中,所述金属爪片呈弧形弯曲朝向金属环状部(105)的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灸盒,其特征在于,盒体(101)的上端与盒盖(102)的下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相吸引的磁铁。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970893SQ201420356087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吴耀持, 张蓉, 黄承飞, 吴迪菲 申请人:吴耀持, 张蓉, 黄承飞, 吴迪菲